第223章 采购年货
作品:《渔猎兴安岭:重回黄金年代》 “借胡大哥吉言。”
许东风笑着回道。
从胡瑞这些人的反应,许东风自然能看得出来,这些人对歌舞厅都很满意。
有了这些人的实践,许东风对开业有了更大的信心。
带着众人全部体验一番后,许东风送走众人,接着叫来赵振,开始安排开业的事情。
时间定在了三天后,开业之前的宣传力度,也再次加大。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来到了歌舞厅开业的这一天。
从早上开始,歌舞厅外面就排起了长队,年轻男女都抱着好奇心来到歌舞厅。
第一天唱歌跳舞都是免费的,不过在歌舞厅内的吃喝,却需要额外的付费。
从早上到晚上,客源就从来没断过,直到晚上十点钟,客人才全部离开。
赵振盘点一番,这些客人的总消费额,竟然达到了恐怖的两万。
“许老弟,我们这是要发财了啊!”
歌舞厅内销售的食品饮料,价格要比外面高不少,利润显然也就多了。
两万的销售额,算下来竟然有一万五的利润。
一天一万五,一个月下来就是小五十万。
歌舞厅投资的总额差不多在九十万,也就是说两个月就能回本?
一开始还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的赵振,整个人激动的无以言喻内心的感受。
“这只是一个开始,等其他地方的人知道了,生意还会更加火爆。”
许东风笑着对赵振说道。
只是靠龙江市的这些人口,显然无法维持歌舞厅每天生意都这么火爆。
但他在准备开歌舞厅之前,就已经打听过了,附近的几个城市都没有,只要歌舞厅的名气打出去,根本不愁客源。
尤其是临近年关,辛苦了一年的年轻人,没有其他放松的娱乐方式,歌舞听听显然就是最好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日,歌舞厅的生意一直都很火爆,许东风看到歌舞厅逐渐走上了正轨,便交给赵振和黑子这些人打理。
临近年关,他也要开始张罗一下过年的事。
这是他重生归来过的第一个新年,许东风不但要过的热闹,还要让跟随他进山打猎的村里人,都过上一个好年。
这期间许东风和周志刚又接触了几次,陆续卖了几个老物件给周志刚。
许东风现在手里的钱,已经接近了百万。
而且还是分给郑军这些人之后,他自己获得的。
百万巨款放在这个年代,足够几辈人吃喝了。
但许东风很清楚,这些钱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快的赚钱才行。
毕竟过了这个春节后,国内的特殊时期应该就快要来了。
他提前就已经做好了规划,特殊时期到来之前,他会把手里的产业,提前出手。
只有平稳的度过了特殊时期,才能迎来时代的浪潮,跟随时代大潮一飞冲天。
留给他的时间其实并不多,这也是许东风一心想要多赚钱的原因。
只不过这些话他没办法对别人提起,毕竟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可是会给自己带来天大的麻烦。
许东风在家休息了几天,眼看着距离过年就剩几天了,许东风决定让饭店关门几天,给员工都放年假。
李敏一直在店里忙活,偶尔带出去,也总是挂念着店里的生意。
距离过年还有五天时间的时候,鲁海波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了。
许东风带着李敏和丫丫来到鲁海波的家里,两家人美美的吃了一顿。
饭后,李敏和丫丫陪着鲁海波的老婆儿子聊天玩耍,许东风则是和鲁海波聊起了开加工厂的事情。
鲁海波回老家的这些日子也没闲着,跑了几个路子,加工出来的成品,可以直接销过去。
“许老弟,销售的路子我这边打通了好几条,等过完年,咱们就抓紧把加工厂开起来。”
鲁海波说了一下自己回老家的事情后,一脸期待的对许东风说道。
这是鲁海波第一次转型,他对接下来和许东风的合作,还是很期待的。
其实许东风也很期待加工厂开起来,该跑的手续胡瑞基本上都帮他打通了,只等过完年,就能开起来。
两人畅聊了一番后,许东风接着把话题岔开,“我准备回村里过年,人多热闹,鲁大哥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
村里的房子现在已经修建起来了,就算是鲁海波一家三口一起去,也是有地方住的。
热热闹闹的过第一个春节,其实是许东风很早之前就有了心思。
村里人其实都很不错,仅有的几个坏人,也都得到了该有的惩罚,剩下的村民都很淳朴。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想让李敏感受一下被村民捧着说话的感觉。
前世李敏吃尽了苦头,到头来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上。
他现在有了能力,不但要让李敏过上好日子,还要让她成为人人都羡慕的对象。
“好啊,过新年就要热热闹闹,许老弟不嫌弃我们添麻烦,我肯定愿意去。”
鲁海波双眼一亮,忙不停的点头道。
他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很喜欢农村过年的那种氛围,只是这些年常年在外漂泊,没时间在家里好好的过春节。
如今决定了在这里安家,其实他还是很愿意去农村过年。
两人商量一番后,决定给村里多采购一些吃的喝的用的,许东风现在手里有钱,村民对他也都不错,许东风也不吝啬。
两人商量了一下采购清单后,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分头行动。
饭店不缺肉,肉食不用买,主要是采购一些糖果之类的小吃食。
一番忙碌下来,足足弄了好几大车,许东风找来几个牛车,拉着糖果之类的吃食,带着鲁海波一家回村。
得知许东风回村的消息,张二彪带着不少村民在村口等着,看到几辆车上拉着的糖果之类的吃食,张二彪和一帮村民,都是一脸的兴奋。
“东风,这些都是分给大伙的?”
张二彪难掩激动的问道。
平日里他们可都不舍得买这些东西,这要是分下去,每家都能得不少。
这对村民来说,可是不敢想象的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