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文化遗产

作品:《什么胜天半子,请叫我汉东王!

    李达康心烦意乱,他很累,自己坚持底线,不给王大路开后门,在妻子眼里就是绝情。


    他不想吵,欧阳箐也不愿意跟他吵,只是旧事重提,一再刺激着李达康。


    “没有王大路,你能坐在这里?我知道你想进市委常委,现在是关键时期,可你连他的面都不愿意见,是不是过分了?”


    “你不帮他我可以理解,反正我已经看透了,也不指望你做些什么。可人家大老远的来一趟,朋友之间连顿饭都不请,这总不至于吧?”


    李达康哑口无言,沉默许久才道:“等这段时间忙完,我亲自登门道歉,这总可以了吧?”


    见他那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欧阳箐心中滚滚怒火如潮水般翻涌,可她到底还是没把难听的话说出来,只是感到无语至极。


    “我知道,你维护自己的政治羽毛,不想沾上任何一丝污点。你心里瞧不起祁同伟,又想追赶他,那就祝你一辈子都追不上他!”


    她这话比直截了当的怒骂还要来得伤人,李达康果然变了脸色,十指紧攥,面色阴沉,搞不懂她为什么非要扯到别人身上。


    女人啊,就是喜欢比较攀比,道理也讲不通。


    可惜欧阳箐并不给他发火的机会,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彻耳边,便直接砸门而去。


    李达康坐在沙发上,弯着腰,心情相当恶劣。


    他倒想看看,大路集团非要掺和政府项目,祁同伟到底有没有那么大度,愿意给王大路这么个机会。


    别人不知道三生集团是什么背景,他李达康能不知道吗。


    祁同伟表面光鲜亮丽,背地里是什么人,他可比王大路之流要更为了解。


    有三生集团在,李达康就不相信,王大路不听自己的劝告,还真能从人家手里抢肉吃。


    “肉是有的,关键这么多家企业人人都想吃一口,该怎么分?”


    李达康沉思之余,远在吕州的祁同伟,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


    他已经向外放出了风声,三生集团不会参与阳江路旧城改造。


    消息放出去后,吕州是百家争鸣,不少的中小企业都踊跃参与,人人都想吃肉。


    今天是视察阳江路老城区的一天,祁同伟带队来到此处,一路走一路看,也不忘和身边的几人商量。


    易学习好奇道:“政府公开招标,谁中标了谁来负责,这些问题,常务好像多虑了。”


    “不,你不理解。”祁同伟摇了摇头,对他的说法可不敢苟同,“正是因为公开招标,为了中标,我才担心有人在这其中乱来。何况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得不慎重考虑。”


    他的担心并非是空穴来风,这件事也很快得到了应验。


    当考察团队来到老城区,这里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人。这些人也不做什么过激的举动,就是自备板凳在那里静坐示威。


    祁同伟心一沉,在扬的其他领导干部脸色也很难看。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好像是反对整改。”城建局局长出面给出答复。


    祁同伟颇为不满,“好像?”


    这件事有些不太对劲,阳江路老城区改造前几年就在提,而且是居住在当地的原住民向政府上访提出的诉求。


    目前政府终于开始处理这部分的工作,对当地的居民而言,恰好是达成了他们了他们一开始的目标,重视他们一开始的需求。


    这个时候出来反对,反对什么?


    “过去看看。”祁同伟先将疑问压进心里,带队走上前。


    很快,对面的人群里也有人起身走来。


    此人自我介绍叫周斯泰,大学教授,已经退休赋闲在家,七十有二,每个月都领着一笔不俗的退休金。


    “周教授,你们反对整改?我不太理解,这是当地居民一开始的诉求,请您指教一番。”


    “指教不敢当,倒是想请教常务,政府是要把老城区推倒重建吗?”周斯泰年纪虽大,精神倒是不错。


    祁同伟的态度依旧平静,“政府的公示信息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保护性开发,我们的目的是改造,不是拆迁。”


    “不用扯这些虚的,什么叫保护性开发?”周斯泰一边说,一边转头指着身后的古建筑群。


    沿河两岸,小桥流水人家,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美学,在阳光下宛若一幅出色的水墨画。


    “你们看看,多少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大片大片的苏式园林建筑,美轮美奂,动人心魄。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文化古城,你们忍心去破坏吗。”


    祁同伟听明白了,“你们是担心开发商在改造过程中,破坏当地的文化遗迹和文化产物?”


    “是!”周斯泰很是干脆的点头承认了,“我知道,祁常务你还算是和其他的政府领导有些许差别,至少你不逃避,敢出来面对群众。”


    “我们今天在这里等你,就是想要告诉常务,要仔细分辨那些是民众的声音,那些又是假借民众之手,在这其中混淆视听,颠倒黑白!”


    祁同伟神情凝重,但还是保持着礼貌客气。


    “周教授,你的话我听不明白。”


    “不明白是吧?那我就告诉你,前几年,当地的居民确实希望政府改造当地的生存环境,可前年、去年,有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以“危房改造”为由,收走了这里的很多房子,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破坏。”


    说到这里,周斯泰再度质问政府,“敢问常务,这些企业的行为得到政府允许了吗?你们的整改工作完成后,到底是当地居民获利了,还是那些企业获利了,政府应该给我们一个解释。”


    祁同伟对这些情况是知道的,也做足了前期的调研工作。


    这一次,他选择站在企业的一方。


    “我明白了,这样吧,我们今天来本来就是为做群众调研工作的,大家有着什么样的问题,也别在这里坐着了。”


    “政府马上组织会议,有什么事,我们在会上一一解决,落实清楚了群众的各种诉求和意见,再来谈起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