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太团结可不行

作品:《重生1990:搞钱搞事样样行

    黄贵小心翼翼的摸了摸光秃秃的头顶。


    随即,他从后脑勺引来仅有的一小撮,轻轻覆盖在光秃秃的额前,试图遮住日渐扩大的平原。


    “小张,具体怎么操作,能不能给叔透个底。不瞒你说,钱都在我家婆娘那边,要是没有个合适的理由,你知道的…..”


    黄贵很聪明,他寻了个由头,想要先问清楚张舒做什么项目。


    等他研究透了,确保万无一失后,在决定要不要做。


    万一张舒不靠谱伙同别人坑他一把,或者他的项目不挣钱,他可不能把身家性命一股脑托出去。


    然,张舒丝毫不买账,脸色立马垮了下来。


    “黄叔,你这家庭地位不行啊!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能做主的人太多,你要是这样我都不敢带你了。


    说实话,我真不差你那2万块钱,要不你还是先跟婶子商量好,咱们再谈。”


    没想到这秃子还端起架子来了!


    要不是看他有点利用价值,都懒得带他发财!


    先晾晾他再说!


    张舒说完便重新走了回去,朝着正在数钱的年轻人开口道:“同志,钱没错吧?”


    “没错,没错,刚好九千八!这是收据你拿好!”


    张舒接过收据,转手塞给站在身旁的秦秀秀,“妈,等过阵子,你拿这个去派出所,把几个妹妹的户口给落了。”


    秦秀秀用力捏着那张薄薄的收据,九千八百块,如果不是儿子,她无论如何也给不起。


    想起超生的初衷,她有些愧疚的低下了头。


    这个时期,超生罚款(社会抚养费)与户口登记直接挂钩。


    如果没有缴纳超生罚款,超生儿童是没法正常上户口的。


    90年各地出台各种配套政策,要求公安部门在办理新生儿落户时,必须查验《计划生育证明》或《超生罚款缴纳证明》。


    另外,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计生达标是硬指标,这就导致下面的工作人员在执行时,极端严格。


    超生儿童落户,必须要持乡镇计生办出具的“已接受处理证明”,否则派出所不予办理。


    当然,相比于80年代的胡乱强制性结扎,90年显得稍微“文明”了些,绝大多数以罚款为主。


    这种制度,使罚款成为上户口的“准入门槛”,直至2010年后才逐步取消。


    见张舒起身返回了家,黄贵没法淡定了。


    这小子怎么一言不合就撂蹶子,不能多聊几句吗?


    他朝身后的工作人员说道:“你们先回镇里,我跟小张还有点业务上的事情要沟通。”


    听到声后有动静,张舒扭过头,见黄贵居然跟了进来。


    “黄叔,你这是?”


    张舒没想到他这么没定力,稍微冷落下就受不了,他还没发力呢!


    黄贵搓着手靠近了些,“小张,你刚才把话就说了一半,下面怎么操作,继续跟叔说说呗。”


    张舒摇头拒绝了,“这是商业机密,哪能随便乱说!”


    他把话说的很直接,就是告诉黄贵,别想那些歪心思,想上车就赶紧回家取钱。


    黄贵仍不死心,掏出烟给张舒点上,“那就不说机密,挑些能讲的说说,好让咱也涨涨见识。”


    黄贵把姿态摆的很低,张舒家的罚款已经足额缴纳,俩人本身已经没有太多的交集,现在全靠他一张厚脸支撑着。


    张舒歪头吐了个烟圈,看着白雾在阳光里散成细碎的珠子,心里有些感慨。


    黄贵带人扒房催罚款的样子还在眼前,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如今他却低三下四来讨生意经,两人的地位彻底颠倒。


    不过他还有点佩服黄贵,起码这人放的下脸面。


    “你想知道什么?”张舒弹了弹烟灰问道。


    黄贵往前探着身子,秃脑门在阳光下有些反光。


    “我想知道,你说的那个项目,可以确保我能挣到钱吗?”


    张舒眯着眼笑出了声,“包你能赚钱的,只有银行。


    要有这想法,我劝你还是在银行里存个定期,这样最稳妥。至于做生意什么的,还是算了。”


    黄贵下意识摸了摸秃头,干笑两声。


    其实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在镇上混了大半辈子,今天这话说的确实有失水准。


    这时,张建军和赵磊走了进来。


    天刚亮,赵磊正发愁怎么跟张舒开口,就在村委会门口碰上张建军来提交申请。


    虽说张建军在家没什么发言权,但好歹是张舒他爹。


    实打实的关系错不了,赵磊赶紧借着这个由头,和张建军一起往回走。


    两人刚走到门口,就看见了黄贵。


    “哟,黄主任这是...来催罚款的?"


    赵磊认识黄贵,只是他有点纳闷,按道理来说,张舒不是交不起罚款的人啊!


    黄贵连忙摆摆手,“不是不是!我找小张有点私事,你们先聊,我在这儿等等。”


    赵磊一听就留了个心眼。


    他这次来是请张舒帮忙解决村里年轻人没工作的问题,没和张舒定下来之前,传得满城风雨会很麻烦。


    于是客气道:“这哪行啊,你先来的,你们先谈,我正好去门口转转。”


    黄贵有些尴尬,他也不想让赵磊知道,他想搭上张舒这条线。


    说出去太跌份儿了!


    黄贵瞄了一眼走出门的赵磊,沉声道:“小张,你有事要忙,我就不打扰了,我明晚再过来。”


    张舒没多说什么,只是简单的点头示意。


    黄贵前脚刚走,赵磊和张建军就回来了。


    没绕弯子,赵磊直接开门见山:"小舒,昨晚三强跟我说了你的情况,你这孩子,有大出息了啊!


    思来想去,我今天厚着脸皮来跑一趟。


    就是想问问,你那边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给村里待业的年轻人安排点工作?"


    张舒笑着给他递了根烟。


    “赵叔,这说的什么话,我也是下河村土生土长的,能帮衬老乡们一把义不容辞!不知道要我安排多少人?“


    张舒没急着应承下来,而是把人数的问题踢了回去。


    先让赵磊说个数,要是人数太多,超出他所能承受的范围,他也好拒绝。


    人数没确定好,说其他的都是空谈。


    不过在张舒的心里,他确实也想给老乡们提供工作机会。都是一个村的,能拉一把是一把。


    而且汽车厂清一色全是以前的员工,太团结了。


    出现问题,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向上汇报,而是相互包庇,这点很不利于张舒掌控局势。


    连个打小报告的人都没有,就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