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老话说得好

作品:《重生1990:搞钱搞事样样行

    卢嘉慧一家三口刚走到村委会门口,就听见赵磊在里头哐哐拍桌子骂人。


    卢克华一把拉住她的胳膊:“闺女,你没惹赵书记生气吧?”


    卢嘉慧连忙摆手:“哪能啊!我刚抽中去厂里上班的名额,赵书记就让我喊你们过来了!”


    “那就好!”


    卢克华松了口气,扭头看向黄丽,“你说赵书记急吼吼找咱们干嘛?该不会想让嘉慧把名额退回去吧?”


    黄丽摇摇头:“应该不会!这名额本身就是他拿出来的,哪有送出去再往回要的道理?这不是纯纯多余吗?”


    卢克华挠挠头:“这倒也是啊……”


    上个月,他已经接到酒厂下达清退临时工的通知。


    没了工作,他只能窝在家里,跟着黄丽一起在地里干活。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张建军的正式工也要被人顶了。


    听到这个消息,他高兴的连扒三碗饭。


    没办法,太下饭了!


    这意味着,两人再次站到了同一起跑线,都是种地的,谁也别说谁。


    不过更让他开心的是,女儿运气不错。


    居然靠着抽签,直接进了市里汽车厂工作,虽说是私营企业,但人家工资比国营单位还要高。


    自己这么大年纪,怕是很难和张建军分出胜负了。


    不过女儿能稳稳压张舒一头,这让他心里舒坦不少。


    等到村委会里面安静下来,一家三口走了进去。


    “克华来啦,先坐,我给你们倒杯水!”


    卢克华心里“咯噔”一下。


    他立马察觉到事情不对劲,以往他来村委会可没这待遇。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试探着问:“老书记,你有话就直说,是不是嘉慧的进厂名额……”


    “先别急!”


    赵磊打断他,摸出大前门,抽出根烟递过来,问道:“你最近和张建军的关系怎么样?”


    这没头没脑的问题把卢克华问懵了。


    赵磊点上烟,吐了口白雾:“实话跟你说吧,这次招人的那家汽车厂老板就是张舒。去不去,你们自己拿主意。”


    赵磊的话如惊雷般在三人耳边炸响!


    卢克华害怕当场失态,连忙说道:“我…我们出去商量下!”


    一家三口走到村委会的院子里,找了棵大树底下的阴凉地儿。


    直到现在,卢嘉慧才明白过来,怪不得赵书记要让她回去通知爸妈,原来汽车厂的老板竟然是张舒!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她印象中的张舒是一个好吃懒做,整天惹是生非的二流子。


    怎么会一转眼就成老板了?


    而且是汽车厂!


    这肯定不是什么小厂!


    她看了眼爸妈,俩人还傻站在那儿,满脸都是不敢相信的表情。卢嘉慧没有打扰他们,只是静静的坐在一旁等着。


    整整过了五分钟….


    黄丽率先回过神,她咽了口唾沫,“克华,咱们怎么办?”


    声音打断了卢克华的思绪,她回头迎上女儿希冀的目光。


    “要不…….要不…..”


    拒绝女儿的话,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


    “爸!我不去上班了,反正是要嫁人的,工作再好也没用。”


    卢克华眼睛一瞪:“说什么浑话!你在农村种田找的对象,和在盐市厂里上班找的对象能一样吗?这是关系到你后半辈子的大事!”


    卢嘉慧咬着嘴唇,“可是你们闹的太僵了,这疙瘩都结十几年了!”


    “大人的恩怨,轮不到你们小辈掺和!”


    卢克华大手一挥,“你只管奔你的前程!”


    “哪有这么简单!”


    卢嘉慧眼眶泛红,“就算我不介意,人家张舒能不膈应?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往后咋相处?”


    卢克华从未像今天这般后悔过。


    他既恨自己的无能,又恨自己耽误了女儿的前程。


    现在想想,张建军好像从未针对过自己,一直都是他们夫妻俩在找茬。


    黄丽心中更是懊恼。


    她以前没少在背后编排张舒,当初要是留几分余地,现在也不至于把关系闹到这地步。


    夫妻俩对视一眼,卢克华咬牙说道:“咱们先回家,晚上我去找张建军谈谈,是打是骂我都认了。”


    “爸!其实在家种地也挺好的。”卢嘉慧撅着嘴道。


    黄丽没好气地训斥:“别废话!你爸做梦都想当正式工人,这些年不知道给人送了多少礼。


    现在想想,还是张建军活得明白,与其花钱送礼,不如多生几个儿子实在!”


    自从卢克华被辞退回家,黄丽越琢磨越后悔,把送礼的钱留着过日子,不知道要舒坦多少。


    张舒躺在沙发上一觉睡到下午四点半,要不是被尿憋醒,他还能再睡会!


    洗漱完,来到锅屋,秦秀秀正在灶台边和面。


    “妈!等房子建起来,记得让爸拉个电话,要不然联系起来太不方便了。”


    秦秀秀甩了甩沾满面粉的手:“没必要装电话吧?有事直接打到村委会就好了。”


    她掰着指头算了起来,“听隔壁村子大刘说,前些天他们村有户人家装了电话,光初装费就交了四千二,还得自己买电线杆。”


    张舒笑道:“放心吧,钱都准备好了,总是麻烦人家村委会也不好。通上电话后,咱们也能多说说话不是?”


    秦秀秀听了这话,一下子就心动了。


    对她来说,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能常和儿子聊聊天、说说话更重要呢?


    这时候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电话线路铺设不足,很多村庄都没有完善的电话网络,要安装电话需要从零开始规划和铺设线路,工程难度大、成本高。


    数千元的安装费以及电话机费和线路材料费,绝不是这个时期的农民所能承受的。


    然后还得拿上村里开的证明,去向邮电局提交安装申请,证明要安装电话的必要性(如工作需要或特殊身份)。


    接下来会有邮电局的人过来勘察,看看周边是否具备安装条件。


    如果村子比较偏,那不好意思,有钱也不给你装。


    最后就是磨人的等待了,等一两个月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还得托关系、送人情,才能安装。


    所以他才让老爸提前去打申请。


    在这会儿,想在家里装一部电话,比盖两层小洋楼还费劲!


    七月份,正是韭菜最嫩的时候,面已经和好,老妈已经开始剁馅。


    显然今晚的主食就是饺子了。


    老话说得好,好吃不过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