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落地遭劫

作品:《重生1990:搞钱搞事样样行

    经过长达11个小时漫长等待,一行人在深夜时分抵达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扬。


    此时的莫斯科夜空已是一片漆黑,潮湿的夜风夹杂着异国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隐约传来几声俄语的叫嚷。


    “先找个地方住下!”


    哗啦啦!!!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玻璃碎裂的巨响。


    航站楼免税店的橱窗玻璃轰然倒塌,几个黑影冲了出去,怀里抱着酒瓶和罐头。


    机扬警卫连忙吹着哨子在后面追,却被黑暗中飞来的砖头砸中,踉跄着摔倒。


    "快走!别在这逗留!"


    张舒催促着,一行人刚走到转角。


    不远处有二十多个年轻人正用铁棍敲击着路灯杆,他们身上的皮夹克用红漆涂着"CCCP"的字母。


    有个戴耳钉的男孩突然抡起棍子,把电话亭的玻璃砸出蛛网状的裂痕。


    妈的!


    一群智障,就跟神经病似的,张舒在心里暗骂。


    突然,陈冲的背包被人扯住。


    一个满脸胡茬的男人凑过来。


    "美元!"


    男人用生硬的英语喊着,手指已经摸向他的口袋。


    “我尼玛!生抢啊!”


    苟子强刚要上前,阴影里又冒出三个裹着野战服的壮汉,其中一人直接拿着马卡洛夫手枪为准众人。


    “陈冲,把背包给他们!”


    张舒赶忙喊道,生怕苟子强一冲动将局面恶化。


    他随即转向领头的拿枪男子,用蹩脚的俄语说道:“伙计!我们是来莫斯科留学的,里面只有些衣物。”


    此时的苏联经济崩溃,物资短缺,社会秩序瓦解,如同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


    在这种剧烈动荡的环境下,苏联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充满矛盾,既渴望从他们身上获取利益,又因长期封闭而对外来者充满戒心。


    而对不同的“外国人”他们内心的想法也不一样。


    由于苏联官方长期宣传西方是“腐朽的资本主义世界”,部分民众受此影响。


    凭什么米国人可以享受特权,而苏联人却排队买不到面包,这就导致他们对米国、西欧人既羡慕又敌视。


    而他们对东欧人的态度就相对比较随和了,因为他们认为东欧“更穷”不如苏联。


    而对华夏人的态度就比较复杂了,多以好奇、贪婪、歧视为主。


    80年代中苏关系刚回暖,普通苏联人对中国人既陌生又好奇。老一辈可能记得“中苏友谊”,但年轻人受西方影响,会带有偏见。


    到了90年,华夏倒爷崛起,他们在莫斯科大肆倒卖服装、日用品生意,苏联人依赖他们的货物,但也认为他们非常狡猾。


    张舒他们要是看起来像有钱的华夏倒爷,很有可能会被这群人扒的裤衩子都不剩。


    要是敢报警,苏联警方只会过来在扒一次。


    至于抓人,那就想太多了。


    所以在对方手持真理的情况下,他只能尽量释放善意,表示自己学生的身份。


    当张舒说出这句话时,几名劫匪对视一眼。


    那个满脸胡茬的劫匪粗暴地翻完陈冲的背包,发现真只有几件旧衣服后,愤愤不平地将背包狠狠摔在地上。


    本以为来了几条大鱼,结果都是些穷酸学生。


    “他妈的!”


    领头的持枪男子咒骂着,他显然对这次"收获"极度不满,枪口在张舒身上来回游移。


    “你的包拿给我看看!”


    “好好好!”


    张舒满口答应,转身作势要卸下背包。


    就在扭头的一瞬间,他用盐市方言对几人说了句:“准备动手。”


    听到这话,苟子强、陆真和陈冲三人的肌肉瞬间绷紧。


    劫匪要是只抢陈冲的一些衣服也就罢了,但这群劫匪显然已经在这里蹲守多时,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这些"亚洲肥羊"。


    更致命的是,他的背包里藏着大笔美金。


    这既是救命钱,也可能成为催命符。


    至于主动把钱交给劫匪,指望他们发善心放人,他可不会这么天真。


    张舒清楚,这帮亡命徒要是发现他们身无分文,说不定真能放他们一马。


    可要是翻出那几沓美钞,接下来等着他们的必然是绑架勒索,甚至直接灭口。


    在莫斯科郊外这种三不管地带,把命交到劫匪手里?


    那不是他的作风!!


    “快点!别耍花样!”


    领头劫匪上前几步用枪口狠狠戳了戳张舒的头颅。


    张舒缓慢卸下背包,他的动作刻意放得很慢,以示意自己没有任何威胁。


    余光扫过众人的位置。


    苟子强站在右侧两米处,陆真紧挨着陈冲,四人恰好形成一个松散的半圆。


    对面四个劫匪,一人持枪,两人拿着猎刀,胡茬男空着手,当然不能排除他们身上有其他武器。


    “动作快点!”


    满脸胡茬的劫匪不耐烦地踹了一脚地上的背包。


    张舒的手指在背包搭扣上微微发颤,表露出极度的恐惧,但他的心跳却异常平稳。


    在这个时期的莫斯科,这样的抢劫案每天要发生几十起。


    警察他们自己正忙着倒卖军火,可没时间管这点小事。


    “是是是,我这就打开...”


    张舒用结结巴巴的俄语说着,突然改用盐城方言快速低语:“苟子强右二,陆真左一,陈冲胡茬男。”


    背包拉链发出刺耳的"嘶啦"声,他故意将开口转向月光最亮的方向。


    就在领头劫匪伸长脖子的一瞬间,他猛地将整包美钞抛向空中。


    “美元!”


    “Баксы!”


    惊呼声中,漫天绿钞如同受惊的鸟群般散开。


    四个劫匪的视线本能地追随着飞舞的钞票,持枪者的枪口出现了偏移。


    张舒的右手猛的窜出,拇指精准卡进马卡洛夫手枪的击锤凹槽。


    苏联制造的这型手枪有个致命缺陷,击锤待击状态下极易走火。


    他用力一扳,劫匪吃痛松手的瞬间,左手已经握住滑套完成了夺枪动作。


    “砰!”


    第一发子弹擦着领头劫匪的耳廓射入他身后同伙的肩膀。


    张舒没有浪费这声枪响带来的震慑效果,一个侧步贴近劫匪,枪柄狠狠砸在对方太阳穴上。


    左侧已经传来猎刀挥舞的破空声,苟子强他们已经按计划扑向了持刀的劫匪。


    他顺势下蹲,马卡洛夫的枪管从腋下穿出,第二发子命中三米外举刀者的大腿。


    “啊!我的…..”


    惨叫声被第三声枪响打断。


    张舒这次瞄准的是脚踝,跳弹在泥泞中炸开一朵泥花,正好溅在最后一个持刀劫匪的脸上。


    整个过程不超过七秒。


    月光下,张舒保持着射击姿势,手枪的枪口在两个还能站立的劫匪之间平稳移动。


    他的呼吸甚至没有急促,只有左手手背上一道细长的刀痕在渗血,那是夺枪时被滑套割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