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甘国刑讼第一人(26)
作品:《快穿:人渣洗白攻略》 一个月前,甘蔡两国交战,甘国大胜,蔡国提出和谈。
然,蔡国使臣入京第三天,驿馆的使臣住处就发生了命案。
据当时驿馆的其他人说,是蔡国使臣与甘国官员发生了冲突争吵,后来动了手。
但等京兆尹的人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只有七具面目全非、唯有身上衣着和配饰可以分辨一二身份的尸体。
驿馆的小二一问三不知。
其他蔡国使臣众口一词,都说是甘国官员出口成脏,才导致了这一场冲突,一直要求甘国给他们一个交代。
甘王对此,自然不满。
蔡国虽然没了四个使臣,但他们甘国也没了三位肱骨之臣!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损失!
况且,事情原本真相如何,还未可知。
双方的和谈还没开始,就已经冲突不止了。
甘王虽然表面强势,但心里却也有些不安和焦躁。
他不想再起战争。
甘国如今才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不论是国力还是人力,都无法继续支撑,实在不宜在短时间之内再来一场。
所以,这件事情只能与蔡国商量解决办法,哪怕这个商议的过程并不让人痛快,甚至可能有些憋屈。
蔡国陈兵威胁,他也只能顶着。
若是事情无法解决,那就只能在和谈中让步了。
而这场战争本就是蔡国发起的,甘国如今胜了,甘王怎么可能甘心让步?
温游听明白了:
“陛下是觉得,使臣案是蔡国在其中做了文章?”
甘王点头:
“什么样的冲突,只毁人脸,其他地方一律不见伤痕?而且,怎么就那么巧,当时没别人在场,只有人听见争吵声?这些都是疑点。孤已经让人私下悄悄寻找那四个使臣了,只是事情过去了这么久,只怕未必能找到。”
其实,这也只是他的猜测。
其他官员都认为毁容可能确实是有意为之,但并不是为了掩盖什么,而是为了泄愤。
毕竟,杀几个使臣罢了,蔡国应该不会下不了手。
甘王也曾被这样的说法说服。
但他心里总还是带着一些期望。
若是能证明那几位死者并不是蔡国使臣,那么这件事是不是就能简单很多。
温游轻轻颔首,没再发表意见。
案件的具体情况,他还没有了解,现场也没有看过,这个时候的结论显得太过武断,也会给自己和其他人做出预设,影响之后的判断。
甘王说完,自己先叹了口气。
这些话,他先前并未对其他人说过。
并不是不信任其他人,而是身为一国君王,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需要稳住。
但此刻,不知为何,他像个终于找到家长作为靠山的孩子似的,将自己的担忧全部说了出来。
温游拱了拱手:
“请陛下放心,微臣必定竭尽全力。”
“好!孤等着温爱卿。”
“是。”
甘王亲自下的令,大理寺的人如今也巴不得将此事推出去,因此,温游很顺利地进入大理寺,接手了使臣案的调查。
四具尸体已经做过尸检。
但记录上的内容,却差点儿让温游眼前一黑。
这都记的什么?
[死者脸部损毁严重,无其他伤痕。]
这就完了?
这么敷衍的吗?
温游虽然说不信沈弓畅,但这个时候,京城中的仵作显然更不可信。
因此,他只能拜托沈弓畅帮忙。
只是温游没想到的是,尸检的第一步将他们俩差点儿击退的不是亲属的不同意,而是……
尸!臭!
没错!
大理寺的停尸房,连冰块都没有。
而且,这里放着的也不止是使臣案的死者。
整个停尸房里,苍蝇乱飞,地上还有蛆虫在爬,尸油遍地,臭气熏天。
而大理寺的解释是,其他地方的冰块都不够用,哪里能给死人?
温游很肯定,自己当时的脸色一定很黑!
因为他当时耗费了仅有的理智,才阻止自己骂人,甚至是揍人。
沈弓畅倒是一脸淡定,好似对于大理寺的做法已经习惯了。
他拿着自己的工具,嘴里含了不知道什么东西,又拿生姜在鼻子下面擦了擦,又给鞋子套上油纸袋,便淡定地走了进去。
温游看着他的背影,只觉得此刻的沈弓畅的身影真是无比伟岸高大。
他为自己之前说过的不相信他的话后悔两息。
嗯。
不能再多了。
毕竟,他是真不信他。
“沈仵作,那你先忙着,我让小池给你守门。我去案发现场看看。咱们回头再讨论情况。”
话没说完,转身就跑。
被留下的小温池:……
闻着空气中铺天盖地的臭味,小温池的小眉头皱得紧紧的。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一脸淡定的大理寺衙役,忍不住问:
“你们就不怕闹瘟疫吗?”
这一间停尸房,简直就是瘟疫滋生的天堂了!
他虽然没见过瘟疫,但也听他娘说过的。
死人多的地方,很容易闹瘟疫的。
衙役难得地垂了垂眸子,看了一眼这个个头小小的孩子:
“不用担心,这周围每天都会撒酒和石灰。而且,这地方一般不会有人进去的。里面的尸体隔一段时间就会送去城外义庄。有人认领的,就从义庄拉去下葬。没有人认领的,就在义庄再停七天,然后又义庄帮忙安葬。不会有你说的那种情况的。”
“从屋子里渗出来的臭味都这么严重了,怎么可能没问题啊?”
他站得离停尸房还有三米的距离呢,都能闻见!
“那是最近,使臣案没破,这些人只能停在这里。再加上还有其他案子,才弄成这样。往常这些尸体一般不会停留超过三天,案子就基本破了。”
当然,就算没破的,也没有人在乎。
毕竟他们大理寺参与的案件,都并不简单,其中必定涉及一些高官。
这些案子,随便找个替死鬼也就过去了,一般没有人会专门去深究的。
这次的使臣案,要不是王上下了严旨,这些尸体也不会在这里停留这么久。
当然,这些话都不足为外人道,衙役并没有说。
小温池却是一脸赞叹:
“果然是京城,这里的官也跟我大哥一样厉害,两三天就可以破案!”
衙役:……
尴尬地笑了笑,没再说话。
一时之间,他竟不知这孩子是在赞叹,还是在阴阳了。
小温池见他没再说话,也乖乖闭了嘴,没再言语。
温游几乎逃也似的跑出大理寺,当然也没忘记找个人给自己带路。
京都驿馆。
这里是其他国的人来宛城时常住的地方,是甘国礼部设置的,专门用来招待外宾的。
如今,因为出了使臣案,其他原本住在这里的人,大都已经离开了京都,或者是去了其他客栈居住。
还留在这里,只有寥寥几个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