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甘国刑讼第一人(24)
作品:《快穿:人渣洗白攻略》 丫居然想跑!
美得他!
就是没想到,县令大人的弟弟看起来小小一个人儿,武功竟然这么高!
果然不愧是少林寺出来的。
温游一行人并没有避人耳目,因此,胡为被抓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胡家。
胡夫人沉着脸,让其他人下去,自己则立刻开始写信。
而温游这边倒是未曾想到的顺利。
胡为将所有罪责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至于动手的原因,也说是他见不得胡家的人受委屈,哪怕胡二的妻子只是胡夫人的陪嫁。
更多的,他就不愿意说了,只说是他私自行动,胡夫人她们并不知情。
胡夫人和胡二的妻子也都是同样的说辞。
案子到这里,凶手是抓到了,但幕后之人却完美隐身。
温游做完交接,便跟着王公公一行踏上了进京的路。
温母要守着家里的药庐,脱不开身。
小温池却跟着温游一起上了路。
临走前,徐知州还悄悄嘱咐温游:
“到了京城,圆滑一些,不要死心眼。胡为自尽,这桩案子就算是了结了,你也不要再挂念着了。你母亲,本官会让人帮你照顾一二。县衙的那些人,你也不必担心。本官既然答应了收下他们,就不会亏待他们的。”
温游拱了拱手,满目感激:
“下官多谢徐大人。”
徐知州只笑了笑,没再说话。
他虽嘱咐温游“圆滑一些”,但实际上,他心里很清楚,温游虽然年纪小,但行事老辣,比之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也只差一些经验了。
看看,他都答应帮了这么多忙,也只得到满腔感谢,连一句“日后报答”都不肯说。
官场上最忌讳的,便是一时冲动许下承诺。
温游能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智,这很好。
目送着温游等人的马车离开,徐知州眼底悄然划过一抹浅笑。
他的目光缓缓上移,看着远处的高山、蓝天、白云,仿佛穿过这些看到了那繁华热闹的京城。
有这么一个新人踏进京城,不知道在京城将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浪?
想想,还真有些期待呢!
就是可惜,没办法到现场一观,实在遗憾。
哈哈哈!
徐知州心情很好地回了州衙。
吴三等人立刻上山见礼。
徐知州看着眼前的这些人,不得不感叹一句:
“你们温县令是个有慧眼的。你们几个的能力,本官都已经知晓了。往后,你们就跟着本官吧!”
“是!”
将自己的所有班底都交出去的温游,此刻看着自己眼前的人,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沈弓畅,你为何在此?”
沈弓畅就是燕县先前的仵作。
因为燕县常年并没有什么大案子,他这个仵作一向很是清闲,也不常来衙门。
虽然一起共事了两年,但两人其实并不算熟悉。
“我以为,大人可能会需要我。”
依旧是那样清朗若清风般的声音,让温游看着对方那张粗犷的脸时,总感觉有些割裂感:
“你怎么就肯定我会需要你呢?京城那么大,不会缺仵作的。”
“但缺敢跟大人说实话的仵作。”
沈弓畅的声音很平静,但也很笃定。
出了燕州城后,甘国其他地方的路并不平整,马车晃晃悠悠的,颠得人屁股疼。
温游挪了挪屁股,努力忽略那点儿疼痛,面上装着淡定的样子:
“你觉得,我能相信一个连真实容貌、身份都不告诉我的人,会跟我说实话吗?”
家里银钱实在有限,租的马车都是最便宜的。
要不是意识到这个人跟着,他早就接受王公公的好意,跟王公公挤一辆马车去了。
若是“挤”,实际上王公公的马车一看就很宽敞舒坦,就算多他和小池两个人,估计看起来依旧是宽敞明亮的,不至于像他们这辆马车一样逼仄。
面对面坐着的两个人,腿都得分开。
要不是小池人小,恐怕这会儿马车都得被挤爆了。
温游浑身不舒坦,心情就不好,说出来的话就带了几分阴阳怪气。
沈弓畅却一点儿不在意,面上看起来依旧平静:
“等时机到了,大人自然就知道了。”
温游直接翻了个白眼:
“死装!”
然后便撇过头,不再看他,也摆出一副不想理他的样子。
沈弓畅倒是真的自在。
温游不想跟他说话,他当真就乖巧地闭了嘴。
队伍里突然多出一个人来,王公公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不过并没有管。
中途休息时,见到沈弓畅,也还客气地颔首打个招呼。
从燕州城到甘国京都的距离并不远。
一行人也并不赶路,该休息的时候就停下。
路上的速度也都很平稳。
就这么过了五天,便到达了甘国京都宛城。
宛城。
因着有王公公这么个招牌人物,温游一行进京的事,很快便传到了不少人的耳朵里。
各路人马按兵不动,悄悄观望。
王宫。
甘王眉头紧锁,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小花园。
花园里的花刚刚换了一茬,此时正开得鲜艳好看。
“陛下,蔡国已陈三万骑兵于边境,封锁了商贸,就等着开战了。咱们不能再等下去了。”
甘国丞相严罗已是花甲之年,须发皆白,但身体还很健朗,在朝中门生故旧不少,很得人敬重。
甘王对这位老丞相的感观却有些复杂。
毫无疑问,历经甘国两任王上的严罗是位合格的官员。
但在某些方面来说,他本人又显得过于固执己见到看不清形势,很多时候很让人头疼。
若非先王令他善待严罗,他早就罢相,换一个靠谱的人来了。
就像现在,严罗一心想让甘王下令,命令大理寺的人彻查,若有违抗便按欺君论处。
可现实是,这起案件一旦交给大理寺,就会无限期被拖延。
哪怕他可以规定时间,但那些官员并不在意会不会被罢官。
他知道那些人怎么想的。
不就是想着,罢官或者被怪罪,最多就是死他一个。
而如果招惹了那些人,可能会殃及满门吗?
甚至,他可以下令“不破案,以欺君论”,但如此一来,他这个王上怕是在百官中也没剩多少威望了。
严罗知道这一点吗?
他是知道的。
只是,他固执地认为,人都是怕死的,杀鸡儆猴之后,剩下的那些人不会也不敢再暗自拖延。
这样的情况,自然是最好的。
可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往往比人和狗的差距还大。
“严相稍安勿躁。本王请来的高手已经在路上了,很快就能进大理寺帮忙了。严相不如再等等……”
“陛下,王公公回来了。”
甘王的话刚说到一半,就听见外面的小太监通报。
甘王的话音一顿,满面喜色地起身,绕过桌案就要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