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甘国刑讼第一人(1)
作品:《快穿:人渣洗白攻略》 一个人,如果拥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是好事?还是坏事?
甘国新元十三年的新科进士温游,充分向世人证明了,“聪慧”这两个字落在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身上,会是多么大的一场灾难。
他能迅速洞察每一个阴谋背后的人,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出证据。
但在一起起案件后面,是他升官发财的通道。
那些被冤枉、被诬陷的平民百姓,成了他向上爬的阶梯。
他凭一己之力掌控了半个朝堂所有人的把柄,藏在背后蛀空了这个在六国中本就算不上强大的国家。
而他的娘亲,哪怕积累了一生“悬壶济世”的美名,也仅仅只是在国破家亡以后,获得后世之人一声“教子无方”的感叹。
他的弟弟,那个自小被送到少林寺避劫弟弟,和自己的师兄弟们一起保卫家国,最后到底也没能避过十八岁的死劫。
*
“温游!温池!你们到底还吃不吃饭啦?做你们娘真倒霉啊,什么事都得为你们操心!我就说生儿子不如生头猪,还能有肉吃!吃个饭三催四请,要叫八百遍。不知道是谁饿肚子,谁要去上值……”
“娘娘娘,我们来了,来了。嘿嘿。”
温游兄弟俩在温母喊他们名字的时候,就赶紧往饭厅跑了。
没想到,还是慢了一步。
温母是个快嘴,说话又快又密,但做事也麻利。
城里的人都喜欢她。
看见两个儿子,温母将筷子放好:
“快点吃饭了!一天天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欠了你们老温家什么,要遭这份罪!老的说走就走,留下两个小的拖油瓶……”
兄弟俩互相对视一眼,然后默默坐下,拿起筷子,等着他们娘坐下给他们夹了菜,一家子这才安安静静地吃饭。
温父在温母生下小温池后不到两个月,突然生了一场大病,没能挺过去。
家里钱花了不少,药也用了不少,却没能将人救回来。
温母一个人撑着家里的小药庐,一个人拉扯着兄弟俩,还供温游读书。
好在书院院长知道他家的情况,为他减免了些学杂费,才让他得以继续读书。
但祸不单行。
温父走后,有个游方道士在温家药庐路过,讨了碗水喝,还了一卦。
卦象显示,温池命弱,十八岁有一死劫,需得自幼出家修善行结善果方能度过。
温母那时候差点儿将眼睛哭瞎了。
但这种事向来宁可信其有的。
好在少林寺便在城外的嵩山上,离家算不得太远,也能常见到。
温母便在游方道士的指点下,将小温池送到了少林寺。
小温池年纪还小的时候,温母便常出城去寺外义诊,看看儿子。
等小温池自己能跑能跳了,便常跟着师兄们下山进城看母亲。
母子俩虽分隔两地,但感情向来不错。
小温池这次下山,也是听说哥哥竟然被分到了他们燕州城当县令,这才回来的。
吃过饭,兄弟俩乖觉地收拾了碗筷。
温母出去后没多久便提了一个包袱进来,塞进大儿子怀里:
“这是娘给你准备的衣袍,第一天上任,还是要体面些的。别让人看了笑话。”
温游立刻咧着嘴,回给他娘一个超级无敌开心的表情:
“谢谢娘。”
温母本来打算走了,但想了想,还是又忍不住叮嘱他:
“燕州城里官员不少,而且个个都比你高,去上任了,记得多长点儿眼色,哪怕不能交好,也别得罪人,知道吗?”
“知道。娘,你就放心吧。你儿子向来有分寸的,您还不知道吗?您的病人应该快来了,您还是去前面看看吧。不用担心我。有小池陪着呢!他武功那么高,能保护我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托着他娘的肩膀,给他娘转了个方向,推着他娘出去了。
温母一边顺着儿子的力道往外走,一边还不忘唠叨:
“你是我儿子,我怎么可能不担心你?小池武功是高,可没什么心眼。要是人家玩起心眼来,他第一个败下阵。”
“好了好了,我知道啦。您快去吧。不然,您的病人怕是等不及啦!”
温母哼了一声,到底没再说什么,抬脚去了前面的药庐。
温游松了一口气,一转头,就对上抱着自己的棍子,正一脸愤怒瞪着他的弟弟。
温池咬着牙:
“温游,你是哥哥!我才六岁!你好意思让我保护你吗?!”
还有,他是小,不是傻!
为什么娘总说他没心眼?
温游“嘿嘿”一笑,握着弟弟的肩膀,往两人的卧室去:
“哎呀,咱俩是亲兄弟,就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啦。走走走,娘给我做了衣裳,肯定也有你的。一会儿你陪我去上任。咱们兄弟俩一出场,肯定吓破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胆!”
这话温池不信。
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小孩子,站在别人面前,很显然就是好欺负的对象,谁会被吓到?
就连燕州城里那些女孩子们,碰上他哥这样的,都能一拳一个好吧?
但有新衣服穿,他就暂时不扎他哥的心了。
毕竟,新衣服还在他哥手上呢。
他哥有衣质。
兄弟俩换了衣服,温游手里拿着一把扇子,装出风雅的模样迈着四方步,走出了温家药庐。
小温池看着他哥这样,拿小手捂着自己的脸,落后他哥一丈远,生怕被人发现他俩认识。
温游一边走,一边到处看着。
当然,燕州城有知州,城中事务皆有知州管理,并不设县令一职。
但燕州城的特殊就特殊在,城中有一县,名为燕县。
在很早以前,燕州城是一个整体。后来前朝末年,天下混乱纷争不断,燕州城被一分为二。
其中一部分由甘国占领,仍沿用燕州城的名号。
另一部分则由一个小国家占领,为燕国。
这个国家是真的小,国土就只有那么一小块。
当时的甘国也只是一个占据了大半燕州城的小国,再加上其他国家虎视眈眈,因此,两个国家相处得也还算和谐。
后来经过历任国君的不懈努力,甘国一点点扩大,吞并了不少小国,其中就包括了燕国。
甘国立刻将燕州城城墙还原。
但因为燕国人曾生活在这里多年,其中百姓并不愿意归入城内管辖,当时还闹出了不少事,最后甘国王上一怒之下干脆将这块地方重新命名为“燕县”。
既然不愿意当州城百姓,那就去当县城百姓吧!
不管当年燕县的百姓有多后悔。
但对于温游来说,此时的他,还是很舒坦的。
毕竟,虽然是叫燕县,但整体还是在知州的眼皮子底下被管着,生活的地方也依旧是在州城,燕县中的治安、经济条件等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