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十五摇过春分就是外婆桥

作品:《开局认错人,我成了前女友妹夫?

    在外的游子,最害怕突然收到让自己赶紧回家的消息。


    那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而且往往都是不好的事情。


    周天听到这话,心里更是一紧。


    因为他真切的感同身受过。


    他的姥姥,就是在他大三那年去世的。


    只在姥姥身上感受过隔代亲的周天,听着妈妈电话里的哭声,一向吝啬泪水的周天,瞬间失控。


    周天轻轻抱住江雪儿:


    “别急,住院的话,具体情况还不知道,我现在就订最近的机票,你简单收拾一下,我们赶紧回去。”


    说完之后。


    周天才想起来,江雪儿现在坐不了飞机,刚准备说马上找朱哥小罗郑老师帮忙的时候。


    江雪儿啪嗒啪嗒的掉着眼泪说道:


    “我,我姐帮我们订好机票了。”


    如果此时只有江雪儿一个人,她应该会坚强很多。


    但心爱的人就在身边,就容易更加“软弱”。


    周天急忙又安慰江雪儿,然后才问道:


    “月儿有说具体情况么?”


    江雪儿摇头:


    “我问了,她说等我到家再说,她去机扬接我们。”


    听完这话,周天心里的感觉就很不好了。


    到家再说。


    那就说明情况很不好了。


    “几点的飞机,我们先赶紧收拾东西。”


    二十分钟后。


    周天背着包,紧紧拉着江雪儿的手下了楼。


    但刚下楼就发现有一辆商务车在楼下等着了。


    副驾上的人立刻下来表明了自己是江家的人,是来送他们上飞机的。


    周天点头感谢。


    这个时候,也没心情多问多想了。


    十二点之前,两个人一路畅通无阻,顺利坐上了飞往成都的航班。


    前往机扬的路上,江雪儿都几乎没怎么说话。


    直到这时,江雪儿才说起了关于她外婆的事情。


    这也难免让周天想起了自己已经离开的姥姥。


    他姥姥是在92岁时离世的。


    妈妈常常念叨,如果姥姥的腿没有摔坏,不能下床了。


    如果所有人照顾的更用心一点,姥姥是绝对能活到一百岁的。


    妈妈也常常念叨,自己不在那边,又总是上班,每年才回去看她几次。


    妈妈是带着愧疚的。


    愧疚自己没能常常陪在姥姥身边。


    更愧疚,没能来得及赶回去见到姥姥的最后一面。


    对于姥姥的过去。


    周天只能根据自己儿时的记忆还有妈妈的回忆来拼凑。


    姥姥这辈子吃了很多苦。


    一生共生养了八个孩子。


    两个儿子,六个女儿。


    最大跟最小的都是儿子。


    周天的妈妈排行老五,他的小姨在周天还未出生时就因为肺结核离世了。


    妈妈总说,周天未见过的那个小姨是长得最漂亮的,可惜生了病。


    而且这病,应该是他外公经常带人回家吃饭,他们这些孩子吃剩饭被传染的。


    当时小姨身体本就不好。


    姥姥姥爷也就更宠着一点。


    那时候的生活条件,真是白面馒头都很少吃。


    所以客人吃剩下的好吃食,都是挤着小姨跟小舅吃的。


    可谁想到,反而是弄巧成拙。


    这也是小舅跟姥爷关系不好的一个原因。


    小舅总觉得,都是姥爷总带陌生人回家吃饭,才导致小姨生病的。


    想起姥姥,就难免想起姥爷。


    从妈妈的口述中可以得知,周天的姥爷,在某方面,是与周天父亲有几分相似的。


    对待外人更加大方热情,而且懒惰。


    农活都多是姥姥做的,就更别说家务活跟带孩子了。


    周天是第三代年纪最小的孩子,最大的表哥已经五十多岁了。


    他记得小时候。


    爸爸跟妈妈常常骑着自行车带自己跟哥哥回姥姥家。


    那段路,很长,很荒凉,坎坷不平。


    一路上,话不断,妈妈的笑容也不断。


    那时,年幼的周天,对于距离没有概念。


    长大后才知道,那段看起来遥远漫长的路,其实也就十几公里。


    可不管长短,那是妈妈回家的路。


    那时候,爸爸在姥姥家待几天就会独自回去,留下他们一家三口在姥姥家待很久。


    那时候,他,妈妈,哥哥,姥姥,年纪最小的表哥表姐,就挤在一个土炕上,姥爷独自在另一个小屋。


    听妈妈说,他总跟表姐打架。


    这个表姐,也就是苗苗那小丫头的妈妈。


    他记得那时候姥姥家养了很多羊。


    表哥会给他展示,骑羊的本事,但那体型壮硕的公羊很不听话,每次都弄的表哥灰头土脸。


    他们会跟着去放羊,跟着去卖煮玉米,会跑去游野泳,会去...


    周天不是不吃鱼,只是不喜欢吃鱼,但是,他会吃姥姥做的鱼。


    他记得,妈妈记得,姥姥做的面条,烙的饼,都特别好。


    姥姥有两个孙子,两个孙女,还有十几个外孙子外孙女。


    所以周天即便年纪最小,其实也并不会得到特殊的宠爱。


    或者说,这位老人,给了每个孙儿都差不多的爱。


    但不管如何。


    那慈祥的老人家,的确给了周天此生为数不多,很稀缺,很珍贵的隔代爱。


    他的确可能是一个有些缺爱的孩子。


    缺爱的孩子,的确会牢牢紧握,深深感恩,别人对他的好。


    这都是周天未上学之前,关于儿时,关于亲情,最美好的回忆。


    后来读小学,周天便跟着爸妈来到了姥姥家这边居住工作,借住在大舅空出来的房子里。


    姥爷时常会来看望生活条件最差的他家,带来一些吃的用的。


    姥爷偶尔会教育几句周天这个调皮不听话的小外孙,叮嘱成绩很好的他,要像哥哥一样用功才行。


    在周天初二的时候。


    姥爷病重,搬到了大舅舅的这个房子里。


    妈妈,舅舅,阿姨们都守在旁边。


    暂时没了住所的周天,就跟姥姥住了一起。


    那时已经八十岁的姥姥,身体还非常好。


    每天早上还会给周天做好饭,给他零花钱,在他骑车上学前,叮嘱他慢一点,放学了早点回家。


    后来,大学时。


    他们一家就搬回了现在的村子,现在的房子。


    独自一人的外婆,开始被两个舅舅轮流赡养。


    周天只记得,在某个冬天,把姥姥接到了家里。


    那时候的姥姥虽然腿脚不能动了,可身体还不错的,饭量不错,还能喝点白酒。


    那时候,姥姥已经不能自己上厕所了,需要有人搀扶着坐在被掏了一个洞的椅子上,用便盆接着。


    这一般都是妈妈帮忙的。


    但有次妈妈出去串门了。


    姥姥喊了几声妈妈的名字后,见出现的人是周天。


    固执的老太太不好意思让外孙帮自己上厕所。


    但周天也固执的觉得姥姥太拘束了。


    他搀扶着姥姥。


    姥姥埋怨着她自己:


    “哎,我这都一把年纪了还得给你们添麻烦,早点死了算了。”


    周天眼眶泛红:


    “可不能这么说,这个家就靠着您呢,没您也就容易散了,您能来,我跟我爸都可愿意了,你别看我爸喝多了说话总跑偏,但也总念叨,您跟姥爷,没少帮扶我们家。”


    老太太依旧固执,自责自己给小辈们带来的“麻烦”。


    过年前。


    小舅舅把姥姥接了回去。


    从这以后,周天每年也就只能见到姥姥一两次,也是最后的两三次。


    大三的冬天。


    他收到了妈妈的电话。


    姥姥不在了。


    那个固执的老太太,走的应该很痛苦。


    妈妈说,当时三姨刚看完她,然后就回家做饭了。


    根据人们的猜测,姥姥应该是喝药的时候被卡住了,身体不能动,当时家里又恰恰没人...


    妈妈说,在村子里,姥姥的葬礼算是很风光了,毕竟这么多儿女。


    妈妈说,家族虽然并不大,但来参加葬礼的人很多很多。


    都念着姥姥姥爷当初的好。


    姥姥,是个知道心疼人的老人。


    姥姥,是不容易的女人。


    那个冬天很冷很冷。


    刚下过雪。


    周天没了姥姥。


    周天的妈妈,没了妈妈。


    后来,周天跟妈妈,也就只能在梦里才能见到那个慈祥的老人了。


    ......


    “摇啊摇”


    “十五摇过春分就是外婆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