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挡箭牌

作品:《四合院:收走贾家房秦淮茹抵债

    单论人口,都快赶上顾广志这边一个师的人口了。


    而且,他如果真的缺人,随便到县里喊一声,还能缺了人?


    虽然战争刚结束没多少年,但是河北也是人口大省。


    再不济,回工厂喊一声,工厂上万工人,就意味着近万家庭,如今家庭孩子都多,要找些人手那不要太容易。


    顾英华笑笑:“我要可靠的人。”


    “今年我们也没想到能这么顺利,摊子铺开的太大了,人手一下就捉襟见肘。”


    几个人都没说话,都看向了顾英华,等着看他的需求。


    徐政喜已经开始盘算,退役的这几百人,该怎么安排过去。


    顾英华要人是没错,可你也不能强制命令退役的这几百人都过去啊。


    人家没准还想回家乡呢?


    “第一个,我在三山公社那边,蘑菇出产超出预期,展开的速度也超出预期。”


    “加上公社的成立,我原本考虑的是十几个村子,没打算这么大。”


    “可现在,这一下搞到接近四十个村,槐树崖那个地方,我也准备利用起来。”


    “那就是正好四十个村。”


    “这蘑菇大量出产,等明年,水果也能有一定的产量。”


    “不管是蘑菇,还是水果,都是不耐储存的东西。”


    “我准备搞起几个农产品加工厂,如果不是大家都在种蘑菇,确实是有人手,但是如今各个村都在忙着种蘑菇,加工厂这边,可就没人可用了。”


    “甚至,如今各村种蘑菇种果树药材,都已经开始出现缺人的状态。”


    “但是我现在掌控力不足,县里的其他人口,我暂时不想用。”


    “退役的兄弟,如果不愿意回老家的,可以全部安排过去。”


    “那边发展很快,人手不足,缺乏劳动力,缺口很大。”


    “给农民待遇,但是这个待遇,又有些特殊。”


    顾英华和他们也不用客气,直接开口。


    他把三山村的待遇说了一遍,李三停眼睛亮了。


    其他几个人也都惊讶。


    顾英华不但有地方安置,还能保证他们过的好。


    徐政喜笑着说道:“你这哪里还是农民,你这是工人啊。”


    “而且,还享受工人和农民双重待遇,好的很啊。”


    “要不是我有这个职务,我都想去当个村支书了。”


    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三停不解的看着顾英华:“可这么好的待遇……是不是吹牛呢?”


    顾英华白了李三停一眼:“你什么时候听过我吹牛?”


    “这都是已经落实的。”


    顾广志却皱起了眉头。


    他摆摆手:“都先别说话。”


    他看着顾英华:“你这待遇这么好,不怕别人眼红吗?”


    “如今各处的经济状态,你不是不知道。”


    “你把这个地方搞成这个样子,别说周围的老百姓,就算是县里,省里,怕是都要红眼。”


    顾英华点点头:“我考虑到了。”


    “所以,我打算把这个地方搞的更好一些,搞成一个标杆。”


    几个人都愣了,这都眼红了,还要搞的更好?


    这脑子回路似乎有点不对?


    顾英华淡然一笑,就知道他们肯定无法理解。


    但是顾英华……


    “这是个门面啊。”


    “你说,咱们国家以后会不会有兄弟国家过来拜访参观什么的?”


    顾英华坏笑着说道。


    顾广志和徐政喜对视一眼,瞬间恍然。


    他这是要捏出一个国家的门面。


    可这让顾广志和徐政喜都皱着眉头低了头沉思。


    看到他们俩不说话,顾英华也停了下来。


    这个事情,风险很大。


    一旦做到那个程度,别的不说,肯定是要成为风头最大的那个。


    到时候,恐怕……


    顾广志慢慢抬起头,看着顾英华:“你可知道,你这么做,就是把自己放到枪口上了?”


    “你之前不是一直说要韬光养晦,低调发展吗?”


    “怎么到了这里又突然……”


    顾英华轻轻说道:“我们的革命,走的是什么道路?”


    说着,他的眼光看了周围一圈。


    李三停突然严肃说道:“农村包围城市?”


    顾广志微微点头。


    顾英华点点头:“农村,是我们的根基。”


    “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是一个农村农业生产为主的落后国家。”


    “我们的目标,肯定不是农业国家,我们要发展,要强大,必然要发展工业,但是农业也决不能落下。”


    “但是我们搞出农村这个试点,可不只是农村。”


    “而是我打算搞成工农联合体。”


    “说句实话,最重要的,现在农村这个名头,是最好的挡箭牌。”


    顾英华很清楚,其实这事,并不合适长久的发展,但是在这个时候,这是最好的保护伞。


    你养四只鸭子是资本主义,可老子把人集中起来,那就不是个人,那就是集体。


    集体养一百万鸭子,那就叫社会主义优越性。


    农村穷?


    我搞成工农联合,口号喊到云霄上,以工促农,以农稳工,将来,还能军地联合,联合广大无产阶级嘛……


    “所以,从开始,我就开始尝试,让县里和省里,把这里变成直管区。”


    “变成一个特殊的区域,实际上,这里是省里真正有权力管辖,县里只是挂个名,没有发言权的。”


    “除了蘑菇水果,我会尽量让这里的生产多样化起来,变成一个巨大的农业集体。”


    “不光产量高,还要质量好,提供给四九城,成为四九城供应区。”


    顾英华没敢说弄成特供区。


    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这个三山公社是孤立的个体,那很容易被各方瓜分抢食。


    但是……顾英华手中将来会掌控轧钢厂,把轧钢厂发展成机械厂,再有顾广志这边的支持,那就是铁三角。


    轧钢厂的技术,等到顾英华回归,在冶炼这方面,必将成为国内最强!


    一旦有了出产,顾英华会飞速想办法联系军供,给军队提供产品,比如提供关键性的金属材料,成为无法替代的存在,到时候谁都不敢动。


    有轧钢厂这头的技术压着,三山公社快速发展起来,成为地方明星,必然会得到保护,当然,这个保护,只能是顾英华不断提升的力量形成的群体力量。


    否则,没人护的住。


    顾英华看看徐政喜:“老徐,你怎么看?”


    徐政喜点了根烟,沉默的抽了大半根,突然把烟狠狠用力捏死在烟灰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