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顾英华跪了

作品:《四合院:收走贾家房秦淮茹抵债

    大的孩子,读点书,过两年去当兵,兴许能有个好前途。


    顾处长说了,如今部队里也缺有文化的兵,有文化能提干的机会可就大了。


    看到大家这么热情,林家良几个人激动的泪都下来了。


    哪怕是城里,对教育也没这么大的热情啊。


    一般家庭都是上完小学就不让孩子上学了。


    哪有十六七岁孩子还想着进学校读书的?


    这让林家良他们忘记了自己之前遭受的待遇,忙的热火朝天的给孩子们登记,起名。


    顾英华连忙过去询问林家良。


    林家良考虑一下之后说道:“太小的孩子,还是暂时不收了。”


    “不过那些大的,收了吧。”


    “反正如今教室宿舍都足够。”


    “让他们念两年书,不指望他们升学,至少学点知识文化,有个小学文凭。”


    “到时候,不管是进城学手艺,去技工学校,还是当兵,都大有好处。”


    顾英华点点头:“行,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


    “嗯,夜校的事情也说一下,各个村来不方便,那就安排老师……”


    “嗯,这样吧,我下个任务,让知青们去各个村办夜校。”


    “办的好,效果好的,我给转正当老师的指标,或者回城的指标都行。”


    林家良当即点头,转身就去帮忙登记,如今没办法,人手太少了。


    就这么几个老师,阎解成他们那十个知青也都被叫过来帮忙了。


    可小两百个孩子的登记,都凑到一起了,也是十分忙碌。


    而林家良还有个专门的工作:起名!


    没错,起名!


    这个时代,孩子们起名多数很随意。


    别看这些村子起名还算可以,但是实际上,都是瞎起,按照族谱点着字来。


    有族谱的两个村,就是三山村和王山村。


    他们还好些。


    可其他两个村,还有顾英华打算扩展进来的周围的那些个村,甚至族谱都没了。


    有几个村子,虽然有族谱,却已经没人认识字……


    林家良他们不敢大意,看着各村的族谱,按照各家的族谱给他们起名。


    慢慢的,各个班级分好,看着学校里坐满了孩子,吴老生和几个村的老头们,背着手挨个教室看过去,满眼都是欣慰。


    教室里的孩子们都规规矩矩的坐在教室里,一个个坐的腰杆笔直,满脸神圣。


    村里的族老可都说了,这可是村里上百年都没有过的好机会。


    来到教学楼下面,几个老头都在抹眼泪。


    “小顾连长,我们几个村,上数一百年,也没个私塾,没个学堂,更没出过一个秀才。”


    “没想到,这新中国建立了,咱们这穷山僻壤,居然也能有自己的学校,还这么大,这么好。”


    “就算是槐树崖的刘家,都没这么好的房子。”


    “如今这么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好的老师……”


    “你放心,不管发生什么,我们几个村的人,就算是拼了命,也一定护着这些老师们。”


    顾英华轻轻点头。


    千百年来,读书从来都是出路。


    不管后来读书无用论,白卷英雄的出现有什么影响,但是真正的老百姓,懂的什么才是好的。


    这个社会,终究需要有知识的人来建设的。


    “孩子们大多数都要住在这里上课,各个村安排过来的做饭的,要叮嘱好,注意保证孩子们吃饱,不能吃坏了。”


    “另外,以后三山村的担子就要重一些了。”


    “学校在咱们三山村,那咱们三山村就得多出力。”


    “敌特活动还是猖獗,村里民兵也要安排站岗守夜。”


    “孩子们也还太小,不懂事,也要配合老师们管好。”


    “还有,就是咱们几个村富裕了,周围有些村子看着可眼红,也要注意。”


    “另外,我也说句实在话,不可能所有孩子都成才。”


    几个老头都是默默点头,听着顾英华说话。


    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天才,有些孩子能认识一些字,别做睁眼瞎就行了。


    有些孩子,能进入更高的学校深造。


    可这样的孩子,不敢说百里挑一,其实也差不多。


    真正聪慧的孩子,天资好的孩子,没那么多。


    这个时代,还不是后世教育普及的时代,几乎但凡想上学的都能上学。


    这个时代,依然是精英教育,需要优中选优。


    “我再说一次,也算是正式开学,正式给你们说一下,多数孩子,也就别做睁眼瞎。”


    “不要说,孩子送到这里来,就一定能考上学,能读书成才。”


    “成才道路千万条,当然,读书是基础。”


    “将来考不上学的,我那边有技工学校会开,到时候会来村里招生,能学一手技术,也能进城当工人,有个谋生的本事。”


    “能当兵的,我送去当兵,也算谋个前程。”


    隔壁村的一个老头突然给顾英华跪了。


    顾英华被吓了一跳。


    可其他几个老头跟着就要跪。


    顾英华连忙吓的“噗通”一下跪下去了,被这么多老人跪着还了得。


    “几位爷爷,你们别吓唬我啊。”


    可吴老生都跪了。


    结果就是顾英华急的面红耳赤,和几个老头面对面的跪在地上。


    吓的顾英华给他们磕头……


    旁边的陈卫红连忙跟着跪下了,他可是师父的徒弟。


    师父都跪了,他哪敢站着?


    好在林家良过来了,连忙过来把老头们拉起来。


    吴老生他们好歹算是起来了。


    看着顾英华,吴老生抹抹眼泪:“我就说嘛,我就说嘛!”


    “就算是全天下当官的都不是好人,小顾连长也是。”


    “小顾连长这是给咱们村子的子孙后代,都想好了出路啊。”


    其他几个村的老人也是连连抹眼泪。


    顾英华是想做点事情的。


    不过这个事情之后,顾英华感觉特别舒服。


    村里物资丰裕,各个村商定,每个月都提前把粮食送过来,每个月送一次粮食,一次肉,每周送一次蔬菜。


    村里富裕了,在这种事情上,很大方。


    各个村各自安排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妇来这里。


    女人给孩子们做饭,男人则是负责给孩子们吃饭去打柴,同时,他们还兼任校工,负责维护学校。


    吴老生的意思本来是打算三山村一起做,也省的各个村为这个还得出人,毕竟各家如今种蘑菇种果树种药,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少两口子劳动力,村里就少一分收入。


    可是顾英华拒绝了,各个村也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