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没有技术的悲哀
作品:《四合院:开局截胡迎娶娄小娥》 还有一群装卸工过来协助。
“这几台机器,我已经修理好,都搬到车间去。”
修理好的机器,被装卸工搬走。
陈永民指挥维修师傅,开始拆卸机器。
易中海带着一群高级钳工到来。
机器坏了,易中海他们无法工作,任务重,要快速完成的话,就要把机器修理好。
一台台机器,在陈永民指挥之下修理好。
先修理的机器,都是小毛病,一些甚至调好参数,就可以运转了。
容易修理的机器,有五十多台,都被修理好了。
易中海这一群高级钳工,高高兴兴离开,回去工作了。
剩下的都是维修师傅。
一些十吨的机器,正常来说,需要滑轮协助,才可以把机器吊起来拆掉。
没有想到几个维修师傅,抬起来,就快速拆卸下来。
陈永民才发现,这一群维修工,也有武林高手,所以拆卸下来,速度非常快速。
在陈永民指点之下,一台台机器修炼好。
维修车间堆积如山的机器,竟然全部清空了。
很多老古董机器,陈永民重新设计一下。
有那么多高级钳工,缺少什么零件,都可以快速制造出来。
午饭铃声响起!
维修师傅们,都发出欢呼。
刚刚把全部机器修理好。
“干得不错,跟我来吃饭,这是厂里的奖励。”
“哇哈,副厂长最好了。”
冉秋叶在一边看着,看到陈永民指挥维修师傅修理机器,露出钦佩的神色。
越看陈永民,就越喜欢,这才是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来到第三食堂。
最热闹的就是第三食堂,因为是何雨柱主厨,大锅菜特别好吃。
来到包厢,是专门招待领导的。
陈永民进入包厢,何雨柱快速进来,满脸笑容。
“民哥好!”
陈永民咧嘴一笑。
“师傅们辛苦了,所以奖励一顿午餐,你做几个拿手好菜。”
“呵呵!好的!”何雨柱笑呵呵地说。
很快满桌子美味佳肴端上来。
杨厂长走进来。
维修工人吓得一跳,急忙站起来,满脸笑容,请杨厂长入座。
杨厂长心里五味杂陈,本想让陈永民背黑锅,都没有想到陈永民立大功。
“小民,快跟我到大门口。”
陈永民皱皱眉头,没有问什么,站起来,跟上去。
来到大门口。
红星轧钢厂的领导都在。
很快几辆小车行驶进来。
杨厂长带着一群干部走上去。
大领导从车上走下来。
“干得不错,上面决定给你提两个级别,好好干。”
杨厂长脸色极度难看。
陈永民和他的距离,就是正副厂长官职而已。
此刻陈永民虽然还是副厂长,但已经和杨厂长平级了。
红星轧钢厂机器坏掉,导致停工,工业部高度重视。
本来是兴师问罪了。
结果红星轧钢厂全面开工。
新增的十几个车间,由于没有机器,无法开始生产。
陈永民修理好那么多旧机器,而且修炼好的机器,精确度,比目前进口最先进的机器好高,所以都在新车间组装好,开始运营了。
杨厂长接听到大领导的电话,认为乌纱帽保不住了。
结果大领导先一步知道,红星轧钢厂的机器都搞定了。
因为很多急需机器开工的申请报告,逐渐被撤回来,问清楚才知道,陈永民在厂里修理机器,把很多报废的机器修理好了。
这可是大功一件,所以大领导亲自过来查看。
大领导不放心,眼见为实,所以到车间视察。
看到很多机器运转,确定了机器确实是修炼好了。
报废的机器,也可以修理好。
“小民,你这一次修理机器,为国家节约了五亿多外汇。干得不错,干得不错。”
大领导多次表扬陈永民。
毕竟解决了上头最头疼的难题,不仅仅是陈永民得到表彰,就连大领导也得到表彰。
陈永民心中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五个亿,这个年代那可是天文数字。
也为东方古国感到悲哀,被外国封锁技术,不值钱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也要几百万。
红星轧钢厂这些高精密机床,价格自然非常恐怖。
其实制造成本,也不过几千块,就敢要几千万一台。
技术落后就是悲哀,而且就算出钱,交了钱,一年半载得到机器,也是最快速的。
机器绝对不值五个亿,几百台精密机床,几千万是有的。
没有机器生产,损失就是特别大,五个亿还是算保守的,毕竟红星轧钢厂三万人停工,其中的损失,就是天文数字。
来到第三食堂。
何雨柱已经做好了好几桌菜肴。
大领导没有和杨厂长他们坐在一起,反而到维修师傅那一桌吃午饭。
“同志们,辛苦了,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大领导一脸和煦的笑容。
“不辛苦,领导辛苦了。”
“不辛苦,暂时没有困难。”
一个个维修师傅很惶恐不安,站起来笑脸相迎。
“领导,他们经过高强度培训,只要两个人配合,对于老大哥那边的高度精密机器,都可以修理。”陈永民帮维修师傅请功。
“太好了,祖国就是需要你们这些有才能的维修师傅。不知道小民,舍不得割爱?”大领导眉开眼笑,极度兴奋。
开国以来,都是从老大哥那边进口机器,很多机器都报废了。
不报废,也坏掉了。
以前是老大哥那边的专家修理,现在专家都回国了,坏掉的机器,就无法修理了。
“难道你想提拔他们,到其他工厂技术支援?”陈永民咧嘴一笑。
“呵呵!还是你通透,正是这个意思。”大领导笑呵呵地说。
“没问题,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调走。”陈永民特别开心。
毕竟这一群维修师傅,等于是他的半个徒弟。
如果调到其他工厂做技术员,等于人脉扩展。
“副厂长,我们还要跟你学习,不愿意离开红星轧钢厂。”
一个个修为师父极度不安。
毕竟他们自己几斤几两,心里非常明白。
留在红星轧钢厂,就有机会跟着陈永民学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