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太子妃吕氏恶毒的眼神!!

作品:《我在大明开医馆

    深夜,魏国公府。


    厅堂里灯火未熄。


    长子徐辉祖立在堂前,眉头微蹙。


    次子徐增寿不安地踱步。


    幼女徐妙锦支着下巴蜷在太师椅上,眼皮已经发沉。


    在阴云密布的朝局下,陛下突然急召,子女们颇为担忧。


    “老爷回府!”一声唱喏,让子女们都安下心神。


    徐达进屋,脱去外袍,子女们围了过来。


    “都坐。”徐达的声音很轻快。


    三人围拢过来,徐达目光扫过儿女紧绷的脸,开门见山。


    “陛下设的是家宴。马淳那孩子,是皇后娘娘失散多年的亲弟弟。”


    话如惊雷劈在死水里。


    徐增寿“腾”地窜起来,“谁?!”


    徐妙锦手一抖。


    连素来沉静的徐辉祖都倒抽一口气。


    喉结滚动几下,却发不出声音。


    徐增寿的声音劈了叉:“父亲辛辛苦苦才把兵权交还,躲开皇亲的漩涡!怎么绕来绕去,又和皇家做了亲家?”


    他急得跺脚,绕着厅柱打转,“马淳是咱们家女婿!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国舅!这……这不是把徐家往火上烤吗?”


    徐达沉默着。


    他端起凉透的残茶,呷了一口。


    微苦的茶汁反倒让头脑越发清明。


    他放下茶盏,“你们都想岔了。”


    三子女闻言又是一愣。


    这不是之前父亲的逻辑?


    与皇家结亲是不祥的征兆。难道此刻父亲也是破罐子破摔,反正长女已嫁,只能改变立场?


    徐达再次开口,解开了众子女的疑惑,“马淳与皇家别的亲贵不同。”


    “第一,他无兵权。”徐达竖起一根食指,“外戚不掌兵,这是本朝铁律。他手上握着的是银针药囊,不是刀兵虎符。”


    “第二,他不涉朝争。”第二根手指竖起,“你们见他几时钻营过权位?他眼睛里只有病入膏肓,没有官场沉浮!”


    徐辉祖的眼神终于定住。


    他重重点头:“姐夫……的确只爱埋首医书。”


    徐妙锦小声嘟囔:“姐夫连六品院判都推辞不做呢。”


    徐增寿这时候也觉得有道理。


    姐夫是国舅,而不是藩王,这天然就有一道藩篱隔着。


    徐达缓缓竖起第三指:“第三,陛下待皇后情深似海。这份情意,便是马淳最大的依仗。他只要安分治病救人,朝廷上下谁敢动皇后的手足?”


    厅里落针可闻。


    “第四,”他的声音陡然拔高,“身为国舅却不掌权,这反而是最安全的位置!荣耀在身,旋涡不沾。马淳是陛下与皇后放在心尖上要护着的人。”


    他看向徐增寿:“我们成了这样的人家亲眷,是避开了凶险,攀上了最稳当的靠山!”


    徐增寿怔在原地,脸上的惶急如潮水般退去。


    他慢慢跌坐回椅中,喃喃道:“竟……竟是这样……”


    徐妙锦跳了起来,眼中全是亮光:“姐夫以后是名正言顺的国舅爷了?那我们家……”


    “父亲是说,”徐辉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如释重负道,“姐夫这顶‘国舅’的帽子,非但不是枷锁,反是徐家的护身符?”


    徐达露出一夜以来第一个真切的微笑。


    那笑容里透着战场老帅洞穿迷雾的精明。


    “正是!他行他的医,得他的清名;我们守我们的门户,借着这层稳妥亲戚的屏障,安稳度日。”他抚了抚颔下短须,眼角的纹路舒展了些,“天底下再没有比这更两全的安排。”


    徐增寿一拍大腿:“明白了!就像守着粮草辎重的大营!不冲杀在前,却安如泰山!”


    徐达赞许地点头。


    徐妙锦眼珠一转,凑近扯了扯父亲的袖角:“那明日,我是不是该改口叫姐夫‘国舅老爷’了呀?”


    她声音里还带着孩子气的促狭。


    “胡闹!”徐辉祖板起脸,“既是一家人,越要守本分!”


    “辉祖说得对。”徐达收了笑,目光扫过儿女,“无论他位份如何变,马淳心性未改。你们待他如初,便是最好。不可骄纵,不可轻慢。这不仅是本分,亦是保家安身的智慧。”


    徐增寿咂摸着父亲的话,咧开嘴,那笑容竟有了往日没心没肺的样子:“得嘞!那往后见了姐夫……咱心里是国舅爷,嘴上还得是姐夫!”


    徐达没瞪他,只轻轻颔首。


    厅堂门被悄声推开。


    管事垂手立在廊下:“国公爷,两位公子,小姐,早膳备在东暖阁了。”


    一夜的惊涛骇浪、反复权衡,终于算是平息了。


    ……


    深夜的小青村医馆。


    徐妙云卸了钗环,倚在床头。


    马淳坐在床边,轻轻为她揉捏着有些浮肿的指节,动作舒缓。


    徐妙云看着丈夫专注的侧脸,眼底溢满安稳的暖意。


    父亲通透,丈夫本分,姐姐情深,陛下开明,这泼天富贵竟落得如此安稳。


    她心中最后一丝尘埃落定。


    “累了么?”马淳停下手,抬眼问她,“早些歇息?”


    徐妙云摇摇头,目光柔柔:“心里踏实,倒不觉得困。就想这么坐着,和你说说话。”


    马淳笑了笑,重新低下头,继续为她按摩。


    “今日入宫,除觐见了陛下和姐姐,还有一事。”


    “何事?”徐妙云见他语气有异,微微直起身。


    “给雄英复诊。”马淳缓缓道,“脉象强健,无虞。”


    “是好事。”徐妙云点头。


    马淳深吸一口气,抬眸看向妻子,“后来,我出来时遇见了太子妃。”


    “她……”马淳斟酌着词语,眉头微蹙,“她面色如常,温言和气。但她看我的那一眼……”


    他顿了顿,“那一眼里,寒意迫人。虽只一瞬,但决非善类。似是……憎恶?还是忌惮?说不清,但极冷,极沉。”


    马淳的话,像一枚石子投入徐妙云心湖。


    她微微一怔,随即,冰雪般的聪慧便已明了事情的关键。


    丈夫无需多言。


    只需“太子妃”、“寒意”几个字,徐妙云脑中顷刻间便如明镜般清澈。


    徐家长女,见识过朝堂暗流与内宅争斗的厉害,岂会不明丈夫未尽之意?


    父亲徐达交还兵权,何尝不是远祸全身?


    后宫朝堂,步步惊心。


    何况太子妃吕氏,她的儿子朱允炆……


    徐妙云瞬间明了。


    她轻轻抽出手,覆上马淳紧握的拳。


    “你是说……雄英?”


    马淳重重颔首。


    “是。”他沉声确认,“去年今日,本不该有如今这番光景。”


    无需更多解释,两人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