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赵立亭认输
作品:《谁说这顶流塌房了?》 此时此刻的大洋彼岸,正是凌晨时分。
房晓茴躺在床上。
平常的这个时间,她早早睡了。
但,今天她不知为何,总觉得睡不着,记忆中某个人,明明已经尘封了多年,却在今晚忽然间涌上心头,让她觉得有些焦躁不安,无法入眠。
既如此,她索性打开了国内的抖音。
平日里也喜欢看一些国内的消息。
毕竟,身在异乡,更易思乡。
或者,思人。
结果,就是这样的夜晚,她看着国内的抖音直播,同样的泪流满面。
“匆匆那年我们见过太少世面,只爱看同一张脸……”
房晓茴泪眼模糊,却十分同意这个说法。
那年,她只爱看一张脸。
那张帅气的脸,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清晰。
“那么莫名其妙,那么讨人欢喜,闹起来又太讨厌……”
他多讨厌啊,老是在闹。
“相爱那年活该匆匆因为我们不懂顽固的诺言……”
“只是分手的前言……”
“不怪那天太冷泪滴水成冰……”
房晓茴抹掉的泪水,再一次划落。就像当初那般。
“春风也一样没吹进凝固的照片……”
“不怪每一个人没能完整爱一遍……”
“是岁月善意落下,残缺的悬念……”
“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
“就像那年匆促刻下永远一起那样美丽的谣言……”
这一刻,记忆在凝固。
一切仿佛在这一刻定格。
房晓茴的眼前,浮现出来的,是那天刻下的那些字。
“如果过去还值得眷恋别太快冰释前嫌……”
“谁甘心就这样彼此无挂也无牵……”
是啊,怎么能甘心。
她以为她早彻底放下了,可这首歌告诉她,根本没有。
“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
元霜的声音一下子拉高,大家的情绪也同样随着元霜的声音被拉高,这一刻,情绪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回忆更加的清晰。
于宴和房晓茴,在这一刻,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同时坐直了身子。
“就像那年匆促刻下永远一起那样美丽的谣言……”
“如果过去还值得眷恋……别太快冰释前嫌……”
“谁甘心就这样彼此无挂也无牵……”
“我们要互相亏欠……”
“我们要藕断丝连……”
小提琴收尾,歌曲进入尾声,最后归于平静。
可于宴和房晓茴,却再也没有办法平静。
他们互相亏欠。
这是天意。
是天意,让她们用这样的方式,藕断丝连。
两人同一时间,翻开了通讯录。
那是多年前,班上的同学弄的群,把他们都拉了进去。
他们当时鬼使神差的添加了好友,却一句话都没说过。
而这一刻,他们都点开了对方的聊天框。
然后,几乎是同一时刻,给对方发了一句:在吗?
……
相似的场面,甚至不止一幕。
那些未曾释怀的人。
那些依旧没有冰释前嫌的人,这一刻,都纷纷的翻开了通讯录。
那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头像。
那个曾经令他们魂牵梦绕的人啊,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无数网友在动容。
他们,都被带回了那个曾经。
那些记忆中的人,变得异常的清晰。
那些悸动的心,变得异常的强烈。
这一刻,弹幕仿佛都变得沉默了。
那些对李星出言不逊的人,这一刻也都闭上了嘴巴。
兴许是键盘坏了。
“互相亏欠才是常态。”
李星叹了一口气。
“这首《匆匆那年》有感而发,用的是我给你找的主题,我想应该没有偏题吧。”
赵立亭沉默不语。
李星的话,让他没有办法回答。
甚至可以说,他这一刻,一点都不想回答。
他只想马上的下播。
这完全是在血虐。
如果说刚刚那首《演员》,他还能嘴硬一下,最多比他的《遗憾》略优。
但是这首《匆匆那年》就彻底的将他当场斩于马下。
同一个题材,人家完全的碾压你。
无论是那种共鸣,还是那种压抑无比的感觉,都完全的压他一头。
这已经完全的证实,李星是强于他的。
“我输了。”
赵立亭说了一句之后,直接关闭直播间。
这一瞬间,所有的网友才回过神来。
这是比试。
李星赢了。
彻底的赢了。
赵立亭输得彻底。
虽然,他重回巅峰。
但是,他碰到了妖怪。
弹幕在刷屏。
都是在刷李星哥哥。
这首《匆匆那年》注定要登顶的。
这首《演员》也注定要登顶的。
这个月的歌曲月榜,估计就是这俩杀得难解难分了。
“明天让元霜老师给你们录制完整版。”李星说道。
元霜看了他一眼,道:“费用怎么算?”
“咱俩这么熟,谈什么费用。”李星笑嘻嘻,“待会我让人跟你谈这个。”
“行。”
元霜笑道。
很少见。
她笑。
直播间,安雅的粉丝在闹了。
{李老师偏心!我们家安雅为什么没有新歌!}
{是啊,李老师,给我们家安雅安排一首新歌呗!}
{李老师,安雅可是你们家旗下的!给她安排新歌吧!}
李星看到这些弹幕,自然是连忙答应:“放心放心,安雅的新歌我也在筹备了,很快就会跟大家见面了的。”
元霜面色古怪的看着李星。
仿佛在看一个怪胎一样。
“你写歌怎么跟喝水一样?”
李星干咳一声,道:“还是有区别的,喝水没这么快。”
“噗嗤……”
安雅笑了。
元霜则是翻翻白眼。
直播间的网友们,都破口大骂!
{不要脸啊,李星!}
{还让不让人活了!}
{李星,你这样在词曲圈没人缘的,大家都把你当仇人了。}
{哈哈哈,词曲圈那个群现在一片寂静,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话说,有没有大佬直播一下词曲圈那个群,我想看。}
{破群一个,一群老古董,还有脸踢我们家元霜!}
{我有个疑问,群里面的人加起来,能拉出十首跟《匆匆那年》比划比划的歌吗?}
{我感觉会有点难。}
{怪不得他们不说话了。}
……
李星和赵立亭的比试,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人们觉得李星会赢,但是没有想到,会赢的这么夸张。
一下子拿出了两首歌,这让他们再也没有办法贸然的点评李星。
也更没有办法嘴硬李星是不是押题了。
因为,就算是背后有资本给他押题了,那也足够说明,李星背后的能量,词曲水平非常高。
随便押题都能搞出两首如此高质量的歌曲。
那岂不是说明,背后的人,实力非常强横?
再去纠结到底是不是背后有人,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
在他们眼中,不管信不信,就当这一切都是李星写的,反而会好受一些。
更何况,如今这个情况,相信李星有这个实力,反而更合情合理一些。
毕竟,如果李星背后有这样的能人,他为什么不自己发歌自己赚钱呢?
拿版权费,不比卖歌赚的更多?
那些一直说资本做局的人,这一刻,忽然发现,这种说辞,站不住脚了。
所以,他们只能沉默。
而李星的声势,也如同火箭升空一般,节节飙升!
随之飙升的,还有李星的文娱贡献值!
看着这些上涨的文娱贡献值,李星脸都要笑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