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理性共情
作品:《追凶神探2》 派出所接手了黄毛这摊子事情,二人就先行离开了。路上,宋未然给庄波看了这张图片,庄波扫一眼就明白了,道:“这是哪个小天才琢磨出来的犯罪手法还原?”
“是张勤。要不要去见他一面?”
庄波考虑了一下,“你来问话吧,我在旁边听着。”
“行。”
宋未然联系了一下张勤,他现在正在图书馆,二人赶到后,张勤从图书馆走出来,问:“有什么进展了吗?警察姐姐。”
“有一点进展,有人匿名拍下了这个……”宋未然给他看那张照片。
张勤露出惊讶的表情,“这是我的笔记,我在推理案件,还没有完成,所以没有告诉你们。”
宋未然问:“你认为,凶器是从卫生间的透气窗射进去,刺中李丹的后背的?”
“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别的可能,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再离奇,也是真相。”张勤很装X的把一根手指搭在鼻梁上,仿佛一位揭开真相的侦探一样。
庄波被这孩子气的举动逗笑了。
张勤有点生气地看向他,“大哥,你是谁啊?我怎么没见过你?为什么要嘲笑我?”
“不好意思,我不是警察,算是个顾问吧。我刚才笑的是,你想出来的手法操作难度过高,而且,弹射匕首需要多大的动能?这种动能必须要用到工具,那么就会在凶器上留下痕迹,匕首弹射到墙上,也会留下痕迹,但现场可没有发现这样的痕迹。”
“那是警方调查的不够细致,我相信我的推理是正确的。”
“如果你要推理,就要保持一颗谦和的心,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东西。”
“说的你好像很会推理一样。”
“我推理一般,只是比较擅长观察。比如说你最近住在别人宿舍,相当拘谨,你没有地方晒衣服,于是跑到图书馆,在暖气上烘干外套,不过袖子还有点湿。为了还原犯罪手法,你真的购买了一把小刀,并曾将它放在胸前口袋里,导致口袋底部的线被划破了。似乎在实验的时候,你还割伤了自己的手指,看起来是三天前的伤。你去过潮湿的地方,因为你的鞋底沾了一些泥。”
张勤一脸震惊地看看自己身上,然后皱起眉,“看来你有两把刷子,观察得很细致。你猜对了,我是买了一把小刀,在河边摆了几个木箱反复投掷它,还原犯罪手法,不过最后一次扔的时候,小刀进了河里。”
“凭心而论,你的实验靠谱吗?”
“靠谱!”
“你扔了几次才打中目标?”
张勤咬起嘴唇,尴尬地承认,“一……一百五十多次。”
“看,这几率有多小,更何况,从外面甩进卫生间的刀子,刺入的深度和角度是可以被辨别出来的。你或许喜欢看悬疑作品,羡慕侦探推理案情时的意气风发,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大多数这种侦探破案的剧情,都是作者对警察强行降智来营造出来的。小说中的案件,和现实中的案件,其差距就如同书本知识和现实经验一样。你应该相信专业人士的专业素养,这种素养是靠知识和经验的日积月累,绝非天生一颗好脑子,或者灵光一现就行,破案大多数时候是繁琐、无聊,以及消耗耐心的劳动。”
张勤神情复杂,似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苍白地反驳说:“但你自己不也是个顾问吗?你也是靠脑子在帮助警察的。”
“我以前是警察,而且我查案更多的还是依靠证据,不是臆想。如果你想帮助我们,不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线索。”
张勤看看宋未然,欲言又止,庄波察觉到这一点,说:“看来你打算单独和我谈,没问题。未然,你去帮我遛会儿狗,它一来到校园就很兴奋,没见过这么大的操场。”
芋头听见“遛”这个字,就开心地蹦起来,绕着宋未然撒欢。
宋未然小声提醒:“前辈,案情可不能透露。”
“放心,我自有分寸。”
张勤请庄波到图书馆里面,这儿有个小的水吧,张勤准备请他喝饮料,庄波只要了一瓶矿泉水。
坐下来后,张勤问:“请问,大哥,你怎么称呼?”
“我叫庄波。”
“庄……波?这什么名字啊!好吧,也许像你这样的侦探总是比较有个性一点,我承认你刚才的一番话让我刮目相看,但是我仍然不相信你能提出更好的密室杀人的手法还原。”
庄波审视着对方,认为这是一个很认真也很骄傲的小伙子,想要他开口就得先让他折服。庄波说:“我可以稍微透露一下我的推理,但是你得保密,能做到吗?”
张勤点头。
庄波说了一下那番推理,听完之后,张勤的眼睛瞪大了,“就这么简单?”
“越简单,往往越可行。死者在外面受伤,进入密室后死亡,这种手法并不是头一次出现,就是所谓的延迟杀人。”
“可是……可是……”张勤似乎不愿意承认庄波的推理更接近真相,仍在寻找破绽,“人怎么会感觉不到后背上插把刀呢?”
“在大剂量的药物作用下是会发生的,这一点,也许你可以为我提供些旁证,你和李丹生活在一起,就算不知道他有嗑药的怪癖,也一定目击过他的一些反常的举动。”
张勤回忆着,“我确实早就注意到他抽屉里的止咳药了,有点太多了。还有,他跑进卫生间呕吐,我似乎也见过一两次。有一次他半夜呕吐回来,感觉他的身体像不听使唤一样,半天爬不上床,还是我扶了他一把。可他居然在嗑药,我真的想象不到!”
庄波感慨,“药是苦的,只有心里更加苦涩的人,才能吞下那么多苦药。”
“我……我很难理解。”
“人与人本来就很难彼此理解,你可以不必从感情上共情,而是从理性上共情。”
“理性上共情?那还叫共情吗?”
“心理学就是一种理性共情,人的情绪变化也是可观测、可推理的,比如你在宋警官面前表示得有些僵硬,当我提问的时候,你欲言又止,我想你这个年龄的孩子会特别在意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所以我提出和你单独谈谈,恐怕有些话,你和我说会比较容易开口。”
张勤低着头不说话。
“我看了一下口供记录,在去年丢电脑前后,你对李丹的态度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在那之后你似乎更关心他了。为什么?你看上去可不像一个很有共情能力的人,那么,促使你态度转变的就是愧疚……”
庄波观察着张勤的反应,张勤突然抬起头看着他,显得十分惊讶。
庄波暗想,猜中了。
他继续往下推理:“所以,造成李丹电脑被没收的元凶,就是你,对吧?而这件事情,你是不好意思对宋警官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