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鸭锁骨

作品:《追凶神探2

    听完法医的讲述之后,陶月月热情地说:“谢谢彭叔叔,你辛苦了!”


    庄波问:“彭法医,我注意到编织袋里有东西,是什么?”


    “比较杂乱,等下你自己看吧。”彭法医听见浴室那边的动静,“尸体正在往外抬,你们过来帮个忙?”


    “呃,我想吐……”庄波尴尬地说,但还是强忍着去帮了忙。


    彭法医心知肚明地笑了。


    最终尸体被装袋抬出去了,看着那个黑袋子离开门口,庄波长呼出一口气,感觉轻松多了。


    彭法医走进浴室里面,把编织袋拿出来,让庄波自己看,同时拍照。


    编织袋里有烟头,有一次性手套,有细小的骨头,还有一些已经沤烂的碎纸屑,庄波愣了一下,问:“这些是垃圾?”


    “看来是的。不过现在也是证物。”


    庄波拍完照,彭法医就将这些零碎的物品装进一个大的证物袋,拿走了。


    随着法医离开,采集结束的技术人员也陆续撤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左右,还不见陈实他们回来,庄波在屋里站得挺累,很快,他发现陶月月不见了,走到门口一看,陶月月正坐在台阶上看书,屁股下面垫了一块纸。


    看见他走出来,陶月月问:“你热不热啊?”


    “还好。”庄波的衬衫被汗打湿,又干了,现在则又打湿了。


    “想吃冰棒吗?”陶月月问。


    “现场能吃冰棒吗?”庄波好奇。


    “别滴到证物上不就行啦!”


    “你等着,我去买。”


    来到楼下,有不少小吃摊沿街摆开了,庄波发现其中有一个卖鸭锁骨的,他想起了袋子里的细小骨头,还有一次性手套。


    庄波上前说:“给我来半斤。”


    摊主说:“买一斤送半斤,不来一斤吗?”


    “半斤就行。”


    摊主给称了一下,庄波看着袋中的鸭锁骨和一次性手套,确认它们和编织袋中的一模一样,便道:“那个,大概十五到二十天前,楼上有人来你这买过鸭锁骨么?大约一斤的样子。”


    摊主苦笑,“这我怎么记得住?我这买卖哪天都有几十上百个人买。”


    庄波心想,也是,现在完全不知道凶手的特征,也没法打听。


    他走开几步,突然想到什么,又返回来问摊主:“你再想想,是三男一女,就住六楼。”


    “我不知道啦!你是警察吧?听说上面死人了?”


    “哦,是的。”


    “你打听这个,莫非我卖的东西,在那叫什么……命案现场也有?你怀疑我?”摊主有点困惑地问。


    “不是不是,可能嫌疑人买过你的鸭锁骨,我看见了这个骨头,还有手套。你有印象吗?”


    摊主想了想,“你要这么说的话,之前一直有个女的来买,每次都是一斤半,但是却要四个手套,然后我大概十几天没看见她了。”


    “你是说,一斤半不够四个人吃?”


    “嗐,我再给你装一斤……”


    虽然庄波不要,但摊主硬是给庄波又装了一斤,然后说:“我这个鸭锁骨回味悠长,越吃越想吃,别说一斤半不够四个人吃,就是三斤都不够四个人吃的,你回去试试就知道了。”


    “来买鸭锁骨的女的长啥样?”庄波问道。


    “嗯,挺年轻的,挺漂亮的,头发是染过的,像是巧克力色吧!”


    “好的,谢谢。”


    稍后,庄波回去了,陶月月看见他手上的东西,愣了一下,“让你买冰棒……”


    “给!”庄波递了一个小雪生给陶月月。


    “谢谢。你那一袋是什么?”


    “是通往真相的钥匙!”


    庄波坐下来就开始啃鸭锁骨,他要亲身试试,一斤半到底够不够吃。


    这种食物实在是非常鸡肋,压根没多少肉,要啃半天才能啃下来一丝肉,但是调味很重,又麻又辣,吃起来倒是很过瘾,可能比起下饭,更适合下酒。


    连吃了三个,庄波的舌头又麻又辣,呼呼喘气,脸上直冒汗。


    陶月月已经吃完了冰棒,笑道:“真是爱装,还‘通往真相的钥匙’,我知道你在干嘛,你想看看这个和现场发现的骨头是不是同一种?来,我给你擦擦汗。”


    “呃,不用……”


    “来吧!”


    陶月月掏出一块纸巾,给庄波擦了汗,庄波说:“谢谢。”


    庄波看看袋子里面,还剩下四个,一斤半也就这么多,确实不够吃,主要这东西全是骨头压秤,根本没多少肉。


    一斤半也就差不多二十块钱,如果四个人啃一斤半,属实太寒酸了点。


    庄波脱掉手套,“行了,我知道结论了,这四个人都是穷鬼!经常嘬这个东西下饭……谢谢!”他接过陶月月递过来的第二张纸巾擦擦嘴。


    “好吃吗?”


    “又麻又辣,你要吗?”


    “我不吃!”陶月月笑着摇头,“刚吃了冰棒,再吃它,肯定要拉肚子的。”


    “一个人如果连吃都很省,就说明他是真的穷,这四名嫌疑人虽说是个诈骗团伙,恐怕也是被别人收割和利用的韭菜。”


    “都干上诈骗了,还过成这样,真是有点丢人。”陶月月嗤之以鼻。


    “我看过一些相关的纪实文学,这种团伙是一层套一层,只有站在最顶端的几个大骗子才能发财,其他人都是韭菜,只是大韭菜和小韭菜的区别而已。他们大多抛弃了家庭,断绝了正常社交,被没收了手机和身份证,整天和成员住在一起,打着鸡血,喊着口号,做着发财梦,实际上过着寒酸的生活,同时助纣为虐,不断地拉人头。”


    “人果然是生活在幻想中的动物。”陶月月笑着评价,“这群人一直都发不了财,难道不会清醒过来吗?”


    “恐怕不会,因为诈骗团伙设计了各种话术,来解释成员发不了财的原因,让他们的认知和现实能够保持自洽。大概类似‘实现财富自由之前的小小挫折’、‘挺过这一关就能翻身’这种话术,可是三年又三年,难道成员经历的永远是挫折吗,他们每年都会更新话术,给出新的解释,这些骗子非常擅长发明概念、灌输希望。也许有一些人会渐渐察觉哪里不对劲,开始怀疑,不过这是非常罕见的,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把拥有自省能力的人筛掉了,留下来的‘精兵强将’都是脑袋空空,等着别人填充幻想的行尸走肉。”


    “你呢?要是你进入这种诈骗团伙,会被洗脑吗?”陶月月好奇地问。


    庄波想了想,说:“我不能说一定不会,因为你身处诈骗团伙里面,他们会全方位地灌输扭曲的信息和观点。据说一些大学教授、企业家、作家也能被这样的团伙骗进去,可见只要手法合适,任何人都有可能上当。毕竟……”庄波指指自己的太阳穴,“幻想对人类来说,就像空气和水,是精神层面的必需品。它跟你聪不聪明没太大关系,那只是最基本的人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