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寄生虫
作品:《追凶神探2》 第二天早上庄波去上班,感觉是充满期待感的,他对于真相也是有着异常浓烈的兴趣的。
眼下这个案子的真相处在半遮半掩、呼之欲出的状态,正是最让人期待的时候,庄波稍微get到了一些当警察的乐趣所在。
早上,他听说闻玲玲又吐了,陈实、徐晓东、小李送闻玲玲和李明到医院去做检查了。
庄波在办公桌上处理一些文书工作,这应该算是警察生涯比较无聊的部分了,除了要填各种表格之外,昨天和涉案人员的交谈,找人和抓捕的过程,都得一板一眼地写清楚,留作有据可查的档案,以及可能会出现在法庭上的证据。
这就像是一份枯燥干巴的日记,他当然不能写自己和陶月月的哲学对话,写上这东西就太不正经了。有些地方他记不清了,还得反复地回忆确认,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警察总是带着小本本随手记录,搞了半天是为了写报告啊!
庄波停笔思考,李明说的那些疯话,难道要一句一句都写上去吗?当时在公园听得时候觉得挺搞笑,现在要统统回忆起来,写到报告上,不得把人整疯了?
他不得已,只好客客气气地去请教一位老警察,老警察经验丰富地说:“你把能想到的全写上,然后在后面写一句:诸如此类的证词。犯罪嫌疑人疑似精神分裂,言辞混乱,缺乏条理……”
“哦,好的,谢谢。”庄波回到座位上。
搞定这一段之后,庄波在报告上写道:“我当时灵机一动,心想疯子也要吃东西……”写完感觉不妥,不够公文体,用笔划掉,琢磨片刻,重新写道:“考虑到犯罪嫌疑人虽精神状态异常,但仍具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庄侦查员遂决定以食物作为媒介,对其展开非强制性引导沟通。”一边写一边在心里吐槽,这玩意儿比葛大爷的台词更不像人话。
自然语言在写进报告的时候,被翻译成这种公文体,阅读的人再把公文体在脑内翻译成自然语言。
整个过程,就如同某种编程作业一样。
总算写完了,他甩着胳膊,长吁口气,苏成钢走过来,把一张表格放他面前,用指关节敲了敲,说:“你填的什么东西?这儿、这儿,还有这儿,你在写小说吗?赶紧重填!”
庄波咬咬牙,只好继续奋斗。
之后陈实回来了,庄波总算可以暂时逃避这些文书工作,陈实开了一个小会,他第一句话就让大伙非常吃惊:“两名嫌疑人感染了猪囊虫卵。”
“啥?”
“我们问了闻玲玲,他们是不是吃过生猪肉,闻玲玲说是的。因为公司有一个高管去过德国考查,吃过那里的生猪肉料理,一吃就上头,回来之后请鲍力,也就是李明吃过一次。这四人生活环境比较恶劣,付不起煤气费,没有冰箱,屋里锅碗瓢盆啥都没有,有一回挣了点钱,想改善生活,就买了一块猪肉,李明为了炫耀自己见过世面,就把猪肉切片,用白酒、酱油、小米辣、麻油弄个调料,教他们蘸着调料生吃。”
角落里传来一个声音,说:“这也不是地道德国吃法,更像芸南吃法。”
陈实顿了顿,道:“是的,确实更接近芸南某些少数民族聚集区的一种生猪肉吃法,德国吃法是要把猪肉绞碎,用的佐料也不一样;但不管哪种吃法,可能他们根本没条件那么讲究。闻玲玲说生猪肉虽然看着可怕,但是吃起来甜甜的,有嚼劲,很爽!他们当然担心过安全问题,不过李明说只要是新鲜的就没问题,而且还说白酒、生姜、辣椒都能杀虫。之后他们就经常买生猪肉吃,显然四人全部感染了猪囊虫卵。”
“为什么会越吃越想吃?”徐晓东问。
庄波说:“寄生虫会控制人的激素分泌,让宿主觉得吃生猪肉非常快乐,就像吸烟的人会被大脑内的尼古丁受体操纵一样。如此一来,宿主就会不断摄入生猪肉,为寄生虫增加同类数量,提高它们的种群优势。对了,我记得这种寄生虫发展到严重程度的时候,会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然后呢?”
陈实接过话茬,“会引发癫痫、幻觉、认知错乱、情绪紊乱,李明的发疯,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
苏成钢露出怀疑的神情,“小小寄生虫,能让一个人发疯?我听说芸南有人吃一辈子生猪肉也没事。李明发疯的主因,可能不是寄生虫吧?”
陈实点头,“所以我之后会做一个试验,让李明看各种证物以及我们模拟的凶器,看看他有什么反应,来推测他发疯之前经历了什么。他的理智已经崩溃了,但情绪唤起机制应该还是正常的。”
庄波问:“队长,要不要拆穿闻玲玲的谎言?”
苏成钢小声嘀咕一句:“就你聪明是吧。”
庄波暗想,这家伙就是在针对自己,他得找个机会给苏成钢一点颜色看看。
陈实说:“暂时不用,等我们掌握了更多证据的时候,再重新审她一次。”
之后,陈实分配任务,让庄波去查某一片的药店,他的搭档居然是苏成钢,庄波立即把厌恶表露在脸上,冷淡地说:“队长,我今天肚子疼,不方便外出。”
陈实看看苏成钢,看看庄波,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说:“那你留在队里,整理一下材料吧。”
大伙都走了,庄波一个人在办公室整理材料,感觉挺清闲。
但他也闲不下来,趁这功夫,他把这几天大伙儿查到的证据都看了一遍。
原来派出所那边几年前就在立案调查这个诈骗公司了,抓过一些人,剩下的残党一直东躲西藏。
这是一家炒作虚拟币的公司,诈骗公司是最喜欢蹭前沿科技产物,很早以前就有什么纳米鞋垫、引力波养生手环、量子能量水、区块链茶叶之类的;然后再前几年遍地都是以虚拟币作为噱头的皮包公司;听说现在又开始流行元宇宙了。反正就是各种换着姿势花式蹭热度,把九十年代的传销手法用各种前卫的东西包装,去收割一茬又一茬缺乏分辨能力的中老年人。
这家公司卖的“虚拟币”,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那些,而是他们自己开发的“全球保值大宝币”。
他们制作了一个假网站,币价涨得如同火箭升空,日线图看得人心潮澎湃。投资了“全球保值大宝币”的受害者每天看着资产翻倍、涨停、币价冲天,狂喜不已,但就是取不出来,每月只有一丁点蚊子腿似的分红。这其实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套路,套上了一层互联网新技术的皮。
据说这场骗局的创始人早就卷款上百亿跑路,最近才在海外落网。
神奇的是,她留下的系统还在各地运行,像章鱼被剁下来的触手,流着血在地上垂死挣扎。
系统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兼诈骗犯,可怜又可恨,每天想破了脑袋,想把帐户里价值几千万乃至上亿的“虚拟币”找人接盘。为此,他们继续疯狂地发展下线,坑害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