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边走边聊
作品:《追凶神探2》 小胡想了想,说:“我最近没见到他,他每天都是晚上来上大夜班,天亮之前就回去了。等我们到单位的时候,他生产的工件就摆在那里,也只有以这种形式,我们才能和他默契地配合。否则只要看到他那张欠兮兮的脸,听到他阴阳怪气的声音,我分分钟想揍他!对了,可不止我这么想啊!”
“好吧。”宋未然问完了,看向庄波,暗示他有什么要问的就赶紧问。
庄波说道:“你们每人每天生产的工件有记录吗?我想看看记录文件。”
“我去给你拿。”
不一会儿,小胡去而复返,拿来一个厚厚的、老旧的记件簿,里面的纸是活页的,庄波看了一下,并用手机将内容拍摄下来。
他合上本子,递还给了小胡,说:“最后一个问题,任兴夏是习惯用左手,还是习惯用右手?”
小胡听完,寻思了下,压低声音道:“等等,你这样问,是不是就等于是在怀疑他了?”
“你不要想多了,警察查案就是这样,没准我们遇到下一个人,还会问人家,你是左利手还是右利手呢。”宋未然解释道。
“呃,好吧。”小胡说,“他肯定是习惯用右手,车间里每个人都是,如果有谁是左撇子,我干了这么多年,肯定会注意到的。”
“好,谢谢。你想摸摸我的狗么?”庄波笑着问。
“嗯?可以吗?”
“当然可以。”
小胡也摸了摸芋头的脑袋,看到芋头清澈的大眼睛,他不禁面露微笑,然后辞别二人,回去工作了。
宋未然问:“前辈,记件簿上能看出什么端倪吗?”
庄波说:“任兴夏这几天的产量确实有些波动,但幅度不算大,不必拿这些数据去推导什么结论。不过,他的产量在一个月前有一个明显的低谷,看来那段时间不光合格率低,产量也很低。”
“还是因为夫妻吵架造成的吧,我想,直接找赵红娟问问就行了。”
“时间还早,去趟医院也行,不过在此之前……”宋未然低头检查起那些易拉罐烟灰缸。
“在找什么?”
“我想起来,任兴夏抽的是阿诗玛,好像还是其中比较贵的那种,我找找有没有烟头。”
“这种边角证据就甭找了,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吧!你听说过大便里面能淘出金子吧,理论上确实成立,但产能低到完全不匹配所投入的时间,所以几乎没人干这种工作。”
“我明白了。”宋未然点头,这可能就是庄波的智慧,把时间优先投入到关键证据上,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屎里淘金,难怪他总是讽刺罗大龙爱调查死者人际关系。
她记得没认识庄波之前,有个案子,罗大龙花了十天时间,顺藤摸瓜地找了一串人,最后只挖出一条和案件有关的情报:死者不吃牛肉。
老实说,虽然是查出了线索,但宋未然总是隐隐觉得时间花得太多了,对时间的利用率太低。
当她明白了庄波这种类似二八法则的侦查策略,才恍然大悟。
随后,二人去了医院,路上,庄波问:“对了,马丙梅铁盒子里的男士白袜子,你们查出来是谁的了吗?罗大龙去见‘情夫哥’的时候有没有问?”
“问了,但对方说不是他的袜子……”宋未然耸肩,“那个人神神秘秘的,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撒谎。”
“布片上的精斑是他的,他承认了吗?”
“承认了,但他矢口否认认识马丙梅,他声称自己去过一次赵红娟的家里,可是绝对没有接触过马丙梅。”
“这些问题,待会直接问赵红娟吧!”
宋未然忽然想明白了什么,她说:“前辈,你昨晚说的可能性,是不是指,凶手故意把精斑和白袜子放在马丙梅的铁盒子里,来嫁祸情夫哥?”
“也许不是嫁祸,而是这个情夫哥太神秘了,凶手想通过警方找出情夫哥。”
宋未然想起他们那天去情夫哥的出租屋的时候,身后悄悄出现的任兴夏的身影,以上推理能够实现的最重要前提就是——任兴夏就是凶手。
但是仔细一想,这杀人动机实在让人不寒而栗,甚至可以说是丧心病狂!
宋未然惊讶地瞪大眼睛,“……所以,他杀人只是为了借警方的手去查一个人?他和那几个死者是没有任何仇恨的?一个人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呢?!”
“别急,我们现在讨论这些,仍然有些跳跃,因为有些细节还没有完全确认。不过,假如其他人述说的任兴夏的‘事迹’属实,我想这个人是具备反社会人格的,他的脑回路是异于常人的。”
“怎么会……”宋未然诧异极了,她难以相信!
庄波提醒她:“未然,接触他的时候,记得要多加小心。”
去医院直接坐公交车就行,也没几站,但带着芋头不方便。
因为不算很远,庄波不想打车了,决定走路过去,顺便遛遛芋头。路上,二人又聊到了陶月月,宋未然感慨:“月月确实非常聪明,我也很喜欢她,跟她查案也特别痛快,但我总担心她会走上歧路。”
“因为她掌握的技能很多?”庄波问。
“她确实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聪慧,也许这只是一个普通人对聪明人的本能戒备吧。”
“像月月这样的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是纯理性和逻辑导向的,她会无视常人道德直觉上的是非对错,或者在我们认为不必追问的地方去追问为什么,所以你会感到一种她身上有一种无法预测的危险。”
“是这样的!”宋未然连连点头,觉得庄波简直就是自己的嘴替,不由佩服庄波的洞察人心。
“哈,但你大可放心,如果一个人坚定地相信理性和逻辑,她是不会走到邪路上的。她会在层层社会表象之下,试图找到某种内在的秩序,一旦亲自确认这个秩序的合理性,她的理性会告诉她,遵守它就是最不费力的生活方式。事无不可对人言,我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不能追问的禁区,如果有人告诉我,那是不能探究的知识,我反而会更加好奇,对我只会起到反作用。”
宋未然笑了,“我懂了,你能理解月月,是因为你们是一类人。你小时候一定被父母训斥过,说这个不要想太多,不要问为什么,对吗?”
“啊……对不起,前辈!”突然提到庄波的父母,宋未然说完反应过来,后悔自己的失言。
不过庄波并不在意,他笑笑说:“他们虽然不能解答我的为什么,但是会给我自由,让我自己去了解,这是对我很有益处的一方面。你知道吗,一个孩子如果从小被打压好奇心,久而久之,大脑中负责探索与思考的区域——前额叶皮层的活跃度就可能受到影响。这样长大之后,他更容易依赖固有的经验反应,而不善于深入分析和独立思考问题。”
说着,庄波指指自己的额头。
“是这样吗?”宋未然惊讶于这个知识点。
“大脑是被知识和语言不断塑造的。话说回来,有些理所当然的事情,仔细想想,其实又没有那么理所当然。比如叠被子,早上起来,被子整晚吸了你身体的水分和热气,早上起来马上叠起来封住,最利于螨虫滋生。相反,把它摊开晾一晾才是最健康的方式。”
“还好我不叠。”宋未然笑道。
庄波看着路上被家长接送的小孩,心想,陶月月性格的养成是受陈实的影响,虽然如今当上队长的陈实看着比较正经,但他知道当年的陈实比自己还不正经,可能这对陶月月来说是最好的言传身教吧。
所谓“听话、懂事”,很多时候是压抑与顺从的另一种说法。但许多父母,却把它当成孩子成长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