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果然还是要面子的

作品:《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高素一口气将憋在心里的话全都倒了出来,然后紧张地看着李崇义,等待着他的指示。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只有冰鉴融化的水滴,偶尔发出“嘀嗒”一声轻响。


    李崇义听完高素的禀报,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波澜,仿佛那些汹涌的舆论与他毫无关系。


    他甚至重新开始缓缓转动起手中的铁胆,那“咕噜咕噜”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让人心焦。


    高素看着太师这副模样,心中更是忐忑不安,却又不敢催促。


    良久,李崇义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


    “何高轩,倒是好手段。”


    “知道明着斗不过,便玩起了这等煽动民心、制造舆论的把戏。”


    他抬眼看向焦急万分的胖子尚书,语气带着一丝训诫:


    “高素,你身为户部之首,掌管天下钱粮,遇事便如此惊慌失措,成何体统?”


    高素被说得面红耳赤,连忙低下头:“下官知错,只是此事……”


    李崇义打断了他,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


    “他何高轩想用民意来逼宫?呵呵……民意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玩得,难道老夫就玩不得吗?”


    他顿了顿,下达了指令:“既然他们想要粮食,那便给他们。”


    高素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太师,您的意思是……”


    李崇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明日,你便以户部的名义,正式行文,对外宣布,北疆大军所需粮草,户部已紧急筹措完毕第一批,不日即将启运!”


    “要做得大张旗鼓,让全城的人都知道,我户部,从未有过克扣前线粮草之心!”


    “之前所谓延迟,不过是按章办事,确保钱粮调度不出纰漏而已!”


    高素闻言,先是松了口气,随即又有些担忧:“可是太师,若真将粮食运过去了,那吴承安他……”


    李崇义摆了摆手,眼中寒光一闪:“第一批,自然要给,而且要给得及时,给得充足!”


    “至少要够他支撑月余,这,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也是为了麻痹他们。”


    他语气变得幽深起来:“至于后续嘛,北疆路途遥远,转运艰难,途中若遇到些意外。”


    “比如山洪冲毁道路,民夫染病耽搁,甚至是遭遇小股流寇袭扰,导致后续粮草无法及时送达,这总怪不得户部了吧?”


    高素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太师的意图!


    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先假意配合,满足舆论要求,送出第一批粮草稳住局面,然后再在后续补给上做手脚,利用意外来拖延,让吴承安前期有粮可用,后期却无以为继!


    如此一来,既洗刷了户部的污名,又将实际的卡控隐藏在了不可控的意外之后,手段更加隐蔽,也更加狠辣!


    “高!太师此计实在是高!”


    高素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敬佩与狠厉:


    “下官明白了!明日便去安排,定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


    李崇义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记住,第一批,要快,要足,要广而告之。”


    “后续的意外……也要做得自然,不留痕迹。”


    “下官遵命!”


    高素躬身领命,来时的那份慌乱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找到主心骨的沉稳与阴狠。


    他不再多留,恭敬地退出了书房。


    书房内,再次只剩下李崇义一人,以及那单调而规律的铁胆转动声。


    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那抹冷笑愈发明显。


    何高轩,你想用舆论逼我?


    老夫便让你看看,什么叫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这局棋,才刚刚开始。


    夜色渐深,洛阳城彻底沉入梦乡,万籁俱寂。


    唯有巡夜人单调的梆子声,偶尔在深巷中响起,更添几分静谧。


    何府的书房内,烛火却依旧跳跃着,将何高轩伏案疾书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他正在给远在幽州的吴承安写信,详细告知朝中近日的变故,韩永福北上的安排,以及关于粮草问题的分析与提醒。


    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每一个字都凝聚着深思与筹谋。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了轻微而熟悉的脚步声。


    老管家何松,端着一碗温热的参汤,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他将汤碗轻轻放在书案一角,并未立刻退下,而是垂手侍立在一旁,脸上带着欲言又止的神色。


    何高轩写完最后一个字,将笔搁在砚台上,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迹,这才抬起头,看向何松,温和地问道:


    “还有事?”


    何松跟随他数十年,是他的绝对心腹,此刻的神情,显然是有新的消息。


    “老爷,”


    何松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


    “刚接到外面传回来的消息,户部那边有动静了。”


    “哦?”


    何高轩端起参汤,轻轻拨弄着汤匙,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就在一个时辰前,户部衙门里悄悄传出了风声。”


    何松语速不快,但字字清晰:“说是尚书高大人连夜召集了仓部、度支等几位主事,紧急议事,内容便是关于北疆大军的粮草调度。。”


    “据闻,高大人已下令,要求各司以最快速度,筹措齐第一批粮草,数量颇为可观,足以支撑北疆大军月余之用。”


    “并且,已开始安排民夫、车辆,不日便将启程,运往幽州!”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何松说完,脸上也露出了些许轻松之色。


    毕竟,老爷为了粮草之事,这几日殚精竭虑,甚至不惜亲自出面募捐,若能由朝廷正常拨发,自然是最好不过。


    何高轩听着禀报,脸上并未露出太多意外的神色。


    他缓缓呷了一口温热的参汤,那暖流顺着喉咙滑下,却似乎并未驱散他眉宇间的凝重。


    他放下汤碗,嘴角勾起一抹了然于胸的淡淡笑意,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李崇义,果然还是要面子的。”


    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也有一丝不出所料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