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欢喜和担忧
作品:《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朱文成听完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脸上瞬间露出了恍然大悟和无比钦佩的神情!
他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谄媚地笑道:
“高!太师实在是高啊!”
“下官愚钝,竟未能领会太师如此深意!让韩永福活着,确实比杀了他更有用!”
“让他时时刻刻提醒着所有人,与太师作对是何等不智!此乃诛心之计,胜过刀兵万千!下官佩服!五体投地!”
他连忙躬身道:“下官这就去传令,让那些安排好的手脚,全都撤回来!绝不影响太师的大计!”
李崇义微微颔首,不再多言,重新闭上了眼睛,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朱文成见状,不敢再打扰,小心翼翼地退出了书房,轻轻带上了房门。
书房内,再次只剩下那玄铁胆转动时发出的、低沉而规律的“咕噜”声。
李崇义靠在太师椅上,面容平静。
在他的棋局里,韩永福连一枚弃子都算不上,顶多是一缕即将消散的尘埃,无需费心。
他真正的目光,始终牢牢锁定着北疆的居庸关,锁定着那个给了他太多意外的年轻人——吴承安。
他很好奇,在没有充足粮草,没有朝廷全力支持的情况下,这个年轻的武状元,要如何在那座天下雄关之下,熬过这两个月?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吴承安兵困城下、粮尽援绝的狼狈模样。
嘴角,勾起一抹一切尽在掌握中的、冰冷的笑意。
与此同时,韩府。
相较于太师府的深沉算计与何府的紧张谋划,此处的气氛显得温馨而宁静,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牵挂与忧虑。
府邸不算豪奢,却处处透着几分霸气。
今日,府内却比往常热闹几分。
不仅韩夫人和女儿韩若薇在,连吴承安的父母吴二河与吴母,以及王宏发的夫人王夫人,也都齐聚在花厅之内。
众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期盼与紧张,目光不时望向厅外。
原因无他,今日有贵客临门——御史大夫何高轩。
这位位高权重的老大人,不仅是韩成练的岳父,韩若薇的外祖父,更是他们在朝中最大的倚仗。
他的到来,往往意味着带来了北疆最新的消息。
终于,脚步声响起,何高轩在家仆的引领下,缓步走入花厅。
他今日未着官袍,只穿了一件寻常的深色常服,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但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凝重,还是被细心的韩若薇捕捉到了。
“外公!”
韩若薇第一个迎了上去,她年方二八,容貌清丽,继承了其母的温婉与其父的英气,此刻秀美的脸庞上写满了急切。
她先是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随即便忍不住开口问道:
“您今日前来,是不是……是不是有师弟的消息了?”
韩夫人也笑着上前,搀扶住父亲的手臂,语气中带着女儿家的娇嗔与期盼:
“父亲您可是大忙人,难得来一次。”
“此次亲临,想必是带来了北疆的好消息,来宽慰我们这些提心吊胆的妇道人家吧?”
吴二河与吴母,还有王夫人,也都连忙起身见礼,眼神中充满了同样的期待。
他们的儿子都在那烽火连天的北疆,每一份来自前方的消息,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弦。
何高轩看着满厅期盼的目光,心中微微一叹。
面上却笑容不减,在主位坐下,接过侍女奉上的香茗,轻轻呷了一口,这才悠然开口:
“不错,老夫今日前来,确实是带来了消息,而且多半是好消息。”
他这话一出,花厅内的气氛顿时一松,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何高轩将茶盏轻轻放下,目光扫过众人,开始娓娓道来。
他刻意略去了朝堂上的凶险争斗与韩成练被迫卸任的细节,只拣那振奋人心的部分说道:
“承安那孩子,此番在北疆,可谓是屡立奇功,大放异彩!”
他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先是以奇兵突袭,解了辽西府之围,阵斩敌将夏侯霸何周横。”
“随后又设下埋伏,将来援的大坤名将裴庆及其一万铁骑,全军覆没!”
“啊!”
韩若薇忍不住掩口低呼,美眸中异彩连连,既有对心上人建功立业的骄傲,也有一丝对战场凶险的后怕。
吴二河和吴母更是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紧紧抓住了彼此的手,仿佛这样才能抑制住内心的澎湃。
他们的儿子,竟然做出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
何高轩继续道:“最大的好消息是,蓟城之围已解!”
“承安与成练里应外合,更得奇兵相助,已然在蓟城之下,大破武镇南五万主力!”
“武镇南本人也被重创,狼狈北逃!成练……安然无恙,如今正在蓟城内休整。”
“父亲没事!太好了!”
韩若薇一直悬着的心,直到此刻才彻底放了下来,眼眶微微泛红。
韩夫人也长长舒了一口气,双手合十,默默祷祝。
吴二河与吴母更是喜极而泣,吴母用袖子擦拭着眼角,喃喃道: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承安他……他真是……”
厅内一时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英雄的赞誉。
然而,何高轩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收敛,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起来:
“然,福兮祸所伏,北疆虽获大捷,但连番血战,消耗亦是巨大。”
“如今,武镇南残部退守居庸关,凭险据守,承安暂代北疆指挥之责,奉命须在两个月内,夺回此关!”
他顿了顿,抛出了眼下最大的难题:“然而,大军集结于关下,每日人吃马嚼,消耗的粮草军饷乃是一个天文数字。”
“经过此前大战,北疆存粮已几近枯竭,朝廷……唉,筹措亦需时日,且多有掣肘。”
“如今前线最缺的,便是这维系数万大军命脉的粮草啊!”
这个消息,如同阴云,再次笼罩了刚刚放晴的花厅。
他们都是明白人,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没有粮草,再勇猛的军队也无法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