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谁给他的权利?

作品:《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李文渊这十条大罪,如同十记重锤,狠狠敲在殿内百官的心上,也敲在龙椅上的皇帝心中!


    整个金銮殿鸦雀无声,只有何高轩激昂的声音在梁柱间回荡。


    许多官员脸上都露出了震惊和不敢置信的神色,虽然他们知道李文渊可能有些问题,却没想到竟然严重到如此地步!


    何高轩不给众人消化和质疑的时间,紧接着,从袖中取出厚厚一叠文书,高高举起:“陛下!此十大罪状,绝非臣空口无凭,信口雌黄!”


    “此乃忠勇将军吴承安,在真定府查获的李文渊罪证!”


    “包括其贪墨账册、克扣军需之记录、苦主血泪诉状,乃至其麾下都尉亲笔画押,承认奉李文渊之命,以次充好、贻误军机的供词!”


    “所有证据,确凿无误,铁证如山!请陛下御览!”


    内侍连忙上前,接过那叠沉甸甸的罪证,快步呈送到御前。


    何高轩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终,也是最石破天惊的一句:


    “忠勇将军吴承安,路经真定,查获此獠滔天罪行,证据确凿。”


    “为肃国法,正纲纪,安民心,已于三日前,在真定府菜市口,将此罪臣李文渊,明正典刑,当众问斩!以儆效尤!”


    “问斩了?!”


    “吴承安把李文渊杀了?”


    大殿之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倒吸冷气之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充满了极致的震惊!


    杀了?


    一个四品知府,说杀就杀了?


    这吴承安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然而,就在这片震惊和骚动之中,兵部左侍郎唐尽忠猛地踏出武官班列,声如洪钟:


    “陛下!何大人所奏,句句属实!李文渊此贼,罪孽深重,罄竹难书!”


    “尤其贻误军机,克扣北上大军之军需,此乃动摇国本,形同资敌!”


    “吴将军将其正法,乃是行使战时统帅之权,为国除奸,为民除害!杀得好!”


    “此等祸国殃民之徒,不杀不足以平军愤,不杀不足以谢天下!”


    他话音刚落,兵部右侍郎蒋正阳也紧跟着出列,怒目圆睁,附和道:“陛下!唐大人所言极是!”


    “幽州前线,将士们正在浴血奋战,每一份粮草,每一件军械,都关乎胜负,关乎无数将士的性命!”


    “李文渊竟敢在此等国之大事上做手脚,其行径与通敌叛国何异?”


    “吴承安将军果断处置,大快人心!若留此獠性命,才是寒了前线将士的心,才是对朝廷法度的最大亵渎!”


    “臣以为,杀得对!杀得好!”


    唐尽忠和蒋正阳这两位兵部实权人物的接连表态,态度鲜明,义正辞严,瞬间将擅杀大臣的可能指责,扭转成了为国除奸的正义之举!


    大殿内的舆论风向,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而此刻,被何高轩抢了先手,又被唐、蒋二人接连补刀的太师李崇义,脸色已然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死死地盯着何高轩,又扫过唐尽忠和蒋正阳,胸膛剧烈起伏,那口憋在胸口的恶气,几乎要将他撑爆!


    他知道,自己精心准备的发难,已然被对方彻底打乱,陷入了一个极其被动的局面。


    何高轩那掷地有声的弹劾,唐尽忠与蒋正阳毫不迟疑的附和,如同一套组合拳,狠狠击打在太师李崇义及其党羽的心头。


    整个金銮殿内,回荡着李文渊十大罪状的余音,以及“杀得好”的铿锵之声,气氛已然被彻底引爆。


    短暂的惊愕与死寂之后,李崇义终于从巨大的冲击中彻底反应过来。


    他瞬间明白了何高轩的全部算计!


    这根本不是被动的辩解,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凶狠凌厉的抢先发难!


    对方是要用李文渊的累累罪行和确凿证据,将他李崇义,连同他试图为门生复仇、打击吴承安的所有图谋,都彻底钉死在“纵容包庇祸国罪臣”的耻辱柱上!


    想通此节,一股难以遏制的、混合着被愚弄的羞辱、门生被杀的痛心以及权力受到公然挑战的暴怒,如同岩浆般在他胸中轰然爆发!


    他那张原本只是阴沉的脸,此刻涨得通红,额角青筋如同蚯蚓般根根暴起,持着玉笏的手因为极度用力而剧烈颤抖,指节捏得发白。


    “荒谬!简直是一派胡言!”


    一声如同受伤猛兽般的低沉咆哮,猛地从文官队列最前方炸响!


    李崇义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他猛地一步踏出班列,因为动作过于迅猛,宽大的绛紫色朝服袍袖都带起了一阵风声。


    他先是恶狠狠地瞪了何高轩一眼,那眼神中的怨毒与冰冷,几乎要凝成实质。


    随即转向御座,深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强行压下那几乎要冲破头顶的怒火,但声音依旧因为激动而带着明显的颤抖和尖锐:


    “陛下!老臣……老臣有话要说!”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又聚焦到了这位权倾朝野的太师身上。


    谁都看得出来,太师已是怒极。


    赵真端坐龙椅,珠帘后的目光平静地看向李崇义,语气听不出喜怒:


    “太师有何见解,但讲无妨。”


    李崇义得到准许,立刻将炮火对准了何高轩,他先是发出一声极具嘲讽意味的冷笑:“呵呵,何大人今日这番慷慨陈词,真是让老夫大开眼界!”


    “好一篇义正辞严的弹劾奏章,好一个铁证如山,好一个为国除奸!”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凌厉,如同出鞘的利剑,直指问题的核心:


    “然而,何大人,唐大人,蒋大人!”


    “你们口口声声所说的罪证,是否确凿,是否毫无破绽,是否需要三司会审,仔细勘验,这些暂且都放在一边,容后再议!”


    他刻意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百官。


    最后死死盯住何高轩,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仿佛维护朝廷根本法度的凛然姿态,厉声质问道:


    “老夫现在要问的是,即便那李文渊果真犯下这十条大罪,罪该万死!”


    “但他是什么身份?他是朝廷正四品知府!是经科举正途、由吏部铨选、陛下钦点的朝廷命官!”


    “他吴承安又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个武将,一个区区的忠勇将军!”


    “谁给他的权力,可以不经吏部核查,不经刑部审讯,不经陛下御笔朱批,就敢擅自动用刀斧,公然处决一位四品大员?”


    “这是谁家的王法?这是哪朝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