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绑了,收集罪证!

作品:《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李文渊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看着雷狂如同神兵天降,看着他寄予厚望的郡兵在对方铁骑面前不堪一击。


    他脸上的得意和狰狞瞬间凝固,然后如同破碎的瓷器般片片剥落,只剩下无边的惊恐和难以置信的苍白!


    “你……你……”


    他手指颤抖地指着吴承安,声音因为极致的恐惧而变得尖利扭曲,


    “吴承安!你竟敢……你竟敢私自调兵,围攻府衙!”


    “你这是造反!是谋逆!”


    “我要参你!我一定要去洛阳城,去陛下面前参你!你不得好死!”


    他已经语无伦次,只能用最恶毒的诅咒和最无力的威胁来支撑自己几乎崩溃的精神。


    “参我?”


    吴承安嗤笑一声,那笑声冰冷刺骨,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意:


    “李文渊,你还是先想想,你自己能不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吧!”


    他不再理会状若疯癫的李文渊,目光扫过那些惊慌失措的真定郡兵。


    声音如同寒铁交击,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响彻整个府衙:


    “所有真定府郡兵听着!放下兵器,跪地投降者,不杀!”


    “冥顽不灵,持械对抗天兵者,以谋逆论处,立斩不赦!”


    这话如同最后通牒,许多郡兵看着周围虎视眈眈、杀气腾腾的骑兵。


    又看了看面无人色的李文渊,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叮叮当当,开始有人丢弃手中的兵器,跪地求饶。


    吴承安随即对雷狂下令,声音斩钉截铁,带着最终的审判意味:


    “雷狂!”


    “末将在!”


    “将这些叛军悉数缴械,严加看管!”


    “将此罪臣李文渊,给我捆结实了!”


    吴承安的目光如同万载寒冰,落在瘫软在地的李文渊身上,下达了最后的命令:“押赴真定府菜市口,集结军民,公告其罪!”


    “一个时辰之后,准时开刀问斩,以正国法,以儆效尤!”


    一个时辰,足以让惊雷传遍全城。


    真定府城内,原本因军队调动和府衙被围而弥漫的紧张与不安,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敲锣打鼓声打破。


    只见数队身着吴承安部军服的士兵,在几名嗓门洪亮的军官带领下,沿着城内主要街道一路行进。


    他们用力敲打着铜锣,发出清脆而具有穿透力的声响,瞬间吸引了所有街坊邻里、行商坐贾的注意。


    “铛——铛——铛——”


    “全城百姓听着!”


    “前任知府李文渊,贪赃枉法,欺君罔上,克扣军需,贻误战机,现已伏法被擒!”


    “忠勇将军吴大人有令!于菜市口公审罪臣李文渊,为民除害,伸张正义!”


    “街坊邻里,父老乡亲们!凡有受过李文渊及其党羽欺压、盘剥者!”


    “凡有亲人被其构陷、蒙受不白之冤者!凡知其贪墨行贿、草菅人命之罪状者!”


    “有仇的报仇!有冤的伸冤!”


    “速写状纸,携至菜市口!”


    “新任忠勇将军,武状元吴承安吴大人,将亲临现场,受理诉状,当众审案,还尔等一个公道!”


    这石破天惊的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整个真定府城瞬间就炸开了锅!


    起初是难以置信的寂静,随即,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起,迅速汇成了喧哗的海洋。


    “听到了吗?李阎王……李阎王被抓了?”


    “真的假的?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李文渊,也有今天?”


    “忠勇将军?是那个在安平府召集各府大人的年轻将军吗?他竟敢拿下李文渊?”


    “贪赃枉法,克扣军需……说的不就是他吗!去年修筑河堤的款项,就被他贪墨了大半,这才导致今春决堤,淹了我家十亩良田啊!”


    “何止啊!三年前,城东张记布行的东家,不就是因为不肯‘孝敬’他,被他安了个通匪的罪名,抓进大牢,活活折磨死了吗?家产也全被抄没了!”


    “还有我那苦命的侄儿,不过是说了几句他纵容家奴强占民田的实话,就被打断了一条腿,至今还落下残疾!”


    “这个天杀的!他强征暴敛,加收的‘剿匪捐’、‘边防税’,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一时间,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家家户户,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着李文渊的种种恶行。


    积压了多年的愤怒、屈辱和痛苦,在这一刻如同找到了宣泄的出口,被彻底点燃。


    人们群情激愤,数落着,控诉着,许多老人甚至激动得老泪纵横。


    “还愣着干什么!”


    人群中,有明白人猛地一拍大腿,高声提醒道:


    “军爷们不是说了吗?让咱们写状子!去菜市口告状!吴将军要给咱们做主呢!”


    “对对对!写状子!快回家写状子!”


    “我……我不识字啊!”


    “不识字没关系!去找街口的王秀才,他心善,肯定会帮咱们写!”


    “快走快走!去晚了只怕挤不进去了!”


    醒悟过来的人们,立刻行动起来。


    识字的人家,急忙回家翻出纸笔,研墨铺纸,一边回忆着血泪往事,一边奋笔疾书。


    不识字的人,则扶老携幼,急匆匆地赶往相熟的读书人或者代写书信的摊点,恳求他们帮忙写下诉状。


    整个城市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一种混合着激动、期盼和些许不安的情绪在迅速蔓延。


    纸张和墨锭的价格在短时间内竟然飙升,但仍然供不应求。


    书写诉状的地方排起了长队,人们焦急地等待着,互相诉说着自己的冤屈,彼此安慰,也互相鼓劲。


    一张张浸透着血泪的状纸被迅速书写出来,小心翼翼地折叠好,揣在怀里,如同捧着唯一的希望。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开始涌向城中心的菜市口。


    那里平日里是处决囚犯、也是最热闹的集市所在,场地开阔。


    此刻,那里已经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木台,四周被吴承安麾下的士兵严密把守和维护着秩序。


    士兵们神情肃穆,盔明甲亮,与往日里横行霸道的真定郡兵截然不同,这让百姓们心中更多了几分信任和期待。


    人群从四面八方如同溪流汇入大海般向菜市口聚集,黑压压的一片,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议论声、期盼声、哭泣声、咒骂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等待着那个决定李文渊命运,也可能改变他们自身命运的时刻到来。


    新任的忠勇将军,真的能在这朗朗乾坤之下,为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主持公道吗?


    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紧张与希冀。


    真定府的天,似乎真的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