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刚才还公事公办,现在却求我办事?
作品:《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何高轩眼见吴承安要拒绝,不禁眉头一挑:“怎么,连我们都不能知道?”
吴承安语气沉重,却逻辑清晰:“我的任何计划,哪怕只是一个大致的思路,多一个人知道,便多一分泄露的风险。”
“末将不敢拿前线将士的性命开玩笑,更不敢拿此战的国运和三位大人的前程做赌注!所以……”
他微微停顿,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终的决定:“关于具体的作战计划,请恕末将无法向三位大人透露分毫。”
“并非不敬,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在此事上,我不敢有丝毫掉以轻心!”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让原本期待听到些内情的唐尽忠和蒋正阳顿时愣住了,脸上露出错愕和些许不满的神色。
连他们都信不过?
这未免也太过了!
就连一向支持吴承安的何高轩,闻言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悦:
“承安,你此话何意?难道连我们三人,你也要防备?莫非你认为老夫、唐大人、蒋大人之中,也有人会泄密不成?”
客厅内的气氛,瞬间因为吴承安的拒绝而变得有些僵硬和尴尬。
然而,面对何高轩略带责问的目光,吴承安并没有退缩。
他脸色依旧凝重,却毫不避讳地迎着何高轩的视线,语气诚恳却依旧坚定:
“何大人息怒,末将绝无此意!三位大人的忠义,末将深信不疑!”
“但泄密之事,防不胜防,未必一定是主动为之,有时一句无意间的流露,一次看似不经意的谈话,都可能被有心人捕捉利用。”
“朱伟之事,便是血淋淋的教训!”
他再次强调:“此战关系实在太过重大,牵扯无数人的性命和国运兴衰。”
“末将宁愿此刻被三位大人误解,也绝不能冒任何计划提前泄露的风险。”
“一切军事行动,皆需临机决断,因地制宜。末将只能向三位大人保证,必竭尽所能,争取胜利!”
“至于具体如何用兵,请恕末将无法详告。”
吴承安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将风险控制放在了第一位,甚至不惜因此得罪眼前这三位权势滔天的支持者。
就在唐尽忠和蒋正阳都觉得吴承安有些过于谨慎和不近人情,甚至可能因此失去重要支持而暗自焦急时——
一直紧盯着吴承安的何高轩,在沉默了片刻之后,非但没有继续发怒,反而忽然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好!好一个吴承安!”
何高轩的笑声畅快而充满赞赏,打破了客厅内僵硬的气氛,让唐尽忠和蒋正阳都愣住了。
何高轩抚掌赞叹,眼中闪烁着精明和欣慰的光芒:
“你越是如此谨慎,如此滴水不漏,老夫反而越是放心!”
“你说得对!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朱伟叛变,说明敌人无孔不入!”
“你的计划,连我们三人都不知道,那就意味着绝对没有从我们这里泄密的可能!”
他走上前,用力拍了拍吴承安的肩膀,语气充满了信任和期许:
“好!就该如此!军事行动,本就需要绝对的保密和主将的临机专断之权!你能有如此见识和魄力,老夫甚慰!”
“此战,老夫更加看好你了!你就放手去干吧!洛阳这边,自有老夫和唐大人、蒋大人为你周旋!”
峰回路转!
唐尽忠和蒋正阳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吴承安和何高轩的深意。
心中那点不快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佩服和更大的期望。
吴承安也松了一口气,躬身郑重道:“多谢何大人体谅!末将定不负所托!”
客厅内原本略显紧张和微妙的气氛,因何高轩豁达的理解和爽朗的笑声而瞬间缓和下来。
吴承安那出于谨慎而拒绝透露计划的坚持,非但没有引起隔阂,反而赢得了三位重臣更深层次的信任和赞赏。
然而,就在这气氛转暖、何高轩三人准备告辞,让吴承安专心准备出征事宜之际,吴承安却忽然话锋一转。
他脸上那副凝重决绝的表情迅速褪去,转而露出一抹略带不好意思的、甚至有些讪讪的笑容,目光投向刚才被他“得罪”了一下兵部侍郎唐尽忠。
他搓了搓手,语气也变得客气甚至带着点讨好的意味:
“那个……唐大人,方才晚辈出于谨慎,多有冒犯,还请您海涵。”
唐尽忠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变脸弄得一愣,下意识地“嗯?”了一声。
只见吴承安嘿嘿一笑,继续说道:“不过,一码归一码,这公事上要保密,私底下该求您帮忙的,晚辈还是得张这个口。”
他顿了顿,这才切入正题,语气也变得认真起来:
“您也知道,晚辈此次去前线,除了陛下赐下的神兵宝甲,还带着那十一万两现银作为军饷。”
“这笔款子数额巨大,目标也大,从此地到幽州路途遥远,且如今世道不太平,沿途难保不会有些宵小之辈或者敌国细作觊觎。”
他看向唐尽忠,眼中带着期盼:“唐大人您掌管兵部,能否酌情派些兵部的精锐衙役或者军士,随行护卫这批饷银?确保其能万无一失地送达幽州军中?”
“如此,晚辈在前线也能更无后顾之忧。”
唐尽忠一听这话,先是眼睛一瞪,故意板起脸,摆出一副又好气又好笑的模样,吹胡子瞪眼道:
“好你个吴承安!好小子!刚才还一副公事公办、六亲不认的架势,连作战计划这等大事都对我们保密得严严实实!”
“现在倒好,一转脸的功夫,就知道来问老夫要人了?你这脸皮厚度,倒是和你未来外公有得一拼!”
他这番半真半假的训斥,顿时让旁边的何高轩和蒋正阳都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朝堂的暗流、战场的风险、沉重的期望,这一切都压在他的肩上。
但他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转身回府,他需要更仔细地检查行装,那封兵部文书,将是他此行重要的护身符之一。
而真正的挑战,还在那遥远的北疆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