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不如议和?

作品:《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朱文成这番话,极其恶毒!


    他巧妙地将一个具体的叛国事件,迅速扩大到了整个军事系统的责任问题上,直接将矛头引向了负责具体军务的兵部!


    太师一党的官员们立刻心领神会,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群起而攻之:


    “朱大人所言极是!兵部难辞其咎!”


    “必须严查兵部!是否有玩忽职守之举!”


    “将领选拔考核是如何进行的?为何让此等败类身居要职?”


    “军情传递是否有延误?战略部署是否合理?”


    一时间,无数质疑和斥责如同狂风暴雨般砸向唐尽忠和蒋正阳!


    仿佛前线战败、将领叛国的所有罪责,都应该由他们二人来承担一般。


    唐尽忠和蒋正阳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们没想到对方的反击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狠!唐尽忠急忙出列,躬身辩解:


    “陛下明鉴!朱伟叛国,其心叵测,隐藏极深,此事……”


    但他话未说完,就被更多太师派官员的呵斥声淹没了:


    “休要狡辩!失职便是失职!”


    “若不是你们兵部无能,岂会让此等奸细窃居高位?”


    “六千将士的冤魂,你们兵部拿什么来抵偿?!”


    改革派的官员见状,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对方攻讦己方大将。


    何高轩立刻出声维护,双方再次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只是这一次的焦点,完全集中在了兵部的责任上。


    大殿之内,刚刚还同仇敌忾的气氛,瞬间又变成了党同伐异、互相攻讦的战场。


    而龙椅上的皇帝赵真,看着下方吵成一团的臣子,脸色愈发阴沉,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化为实质。


    “够了!!!”


    一声如同雷霆震怒般的咆哮,猛地从龙椅之上炸响,瞬间压过了殿内所有的争吵和攻讦!


    只见皇帝赵真脸色铁青,胸膛因极致的愤怒而剧烈起伏,。


    他猛地一把抓起龙案上那方沉重的玉镇纸,狠狠地砸向了御阶之下!


    “砰——哗啦!”


    上好的和田玉镇纸砸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瞬间粉身碎骨,破碎的玉片和碎渣四处飞溅!


    一些离得近的官员甚至能感觉到碎片从耳边飞过的厉风!


    这突如其来的、近乎失控的帝王之怒,如同冰水浇头,瞬间让吵得面红耳赤的双方官员全都僵住了!


    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每一个人!


    百官脸色煞白,再也顾不得派系之争,纷纷“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将头深深埋下,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齐声高呼:


    “陛下息怒!臣等罪该万死!”


    “陛下保重龙体啊!”


    “臣等失仪,罪该万死!”


    整个前殿之内,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和心脏狂跳的声音。


    赵真站在龙案之后,身体因愤怒而微微发抖,他手指着下方跪倒的群臣,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充满了失望和暴怒:


    “息怒?你们让朕如何息怒?”


    “朕连夜敲响六钟,将你们从被窝里叫来,是为了听你们在这里如同市井泼妇一样吵架的吗?是为了看你们互相推诿、党同伐异的吗?!”


    他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刀子,扫过每一个人:“前线将士尸骨未寒!两座城池沦陷敌手!六千忠魂还在看着我们!可你们呢?”


    “你们都在干什么?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如何应对危局,不是如何为国雪耻,而是忙着攻讦政敌,撇清责任!”


    “你们……你们对得起那些战死的英灵吗?对得起天下百姓的供养吗?朕要你们何用!!”


    皇帝的怒吼声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砸在众臣的心上,让他们无地自容,冷汗涔涔而下,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这个时候,谁再敢多说一个字,无疑都是往皇帝的怒火上浇油。


    赵真看着下方这群鸦雀无声、只会请罪的臣子,心中的怒火和无力感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他吞噬。


    他猛地一拍龙案,发出“嘭”的一声巨响,震得案上的笔墨纸砚都跳了起来。


    “说话啊!刚才不是都很能说吗?现在怎么都哑巴了?”


    他厉声质问:“朕召集你们来,是让你们出主意的!是让你们想办法解决眼前这场危机的!不是让你们来跪着请罪的!”


    “都给朕抬起头来!想!给朕想!如今局势,该如何应对?”


    在皇帝暴怒的逼视下,群臣们战战兢兢地抬起头,面面相觑,却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献策?谈何容易!


    如今敌人士气正盛,又新得两城,而我军新败,士气低落,更兼内部出了叛徒,人心惶惶。


    此时用兵,风险极大。但若无所作为,又如何向天下交代?


    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沉默和压力中,一直闭目养神、仿佛置身事外的太师李崇义,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轻咳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然后才慢悠悠地站起身,对着暴怒的皇帝躬身行礼,声音平稳而苍老,带着一种“老成谋国”的沉重: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诸位同僚一时激愤,言语或有失当,然其心亦是忧国,还望陛下海涵。”


    他先不痛不痒地打了个圆场,随即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建议:


    “陛下,老臣方才细思良久,如今幽州局势,确已万分危急。”


    “我军新遭大败,士气低迷,更兼内有奸细未清,人心惶惶,而北疆大坤,则气势正盛,携新胜之威,兵锋锐利。”


    “此时若再强行兴兵,恐非但难以收复失地,反而可能引发更大败绩,甚至动摇我大乾国之根本啊!”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皇帝和众人的反应,才继续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故此,老臣愚见,既然战事不利,硬碰硬非是上策,不如……暂且隐忍,另辟蹊径。”


    他抬起头,目光迎向皇帝,说出了那个让所有人心脏骤停的词:


    “不如——遣使与大坤王朝……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