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朕没看错人!

作品:《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是夜,洛阳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韩府内灯火通明,丫鬟仆役们轻手轻脚地穿梭于回廊之间,生怕惊扰了正在西厢房养伤的吴承安。


    府中老管家亲自守在门外,不时探头查看屋内情况。


    厢房内,吴承安半倚在雕花红木床上,额头上缠着白色纱布,在烛光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韩若薇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为他更换手臂上的药膏。


    药膏散发出的苦涩气味与屋内熏香的芬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味道。


    “嘶——”药膏触及伤口时,吴承安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忍着点。”


    韩若薇手上动作不停,声音却柔和了几分:“这药膏是外公从皇宫带来的,对你的伤有奇效。”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将庭院中的假山池塘映照得如同白昼。


    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已是三更时分。


    与此同时,太师府的客厅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八盏鎏金宫灯将厅内照得亮如白昼,四名侍女静立角落,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主位上,年过六旬的太师李崇义手持一盏青花瓷杯,杯中茶汤碧绿,袅袅热气在灯下显得格外清晰。


    厅内左右两边分别站着两人。


    左边是身材臃肿的礼部尚书朱文成,他那张圆脸上布满汗珠,锦缎官服被撑得紧绷绷的。


    右边则是兵部主事秦元化,此刻正阴沉着脸,额头上青筋隐约可见。


    “太师!”


    秦元化声音沙哑,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那吴承安的实力远超预估,下官亲眼见他连续击败钱世荣、雷狂和张岳三人后,竟还敢主动要求一打七。”


    李崇义手中茶杯微微一顿,眼皮都没抬一下:“哦?结果如何?”


    秦元化脸上肌肉抽搐:“当时他已经摇摇欲坠,下官以为……以为他必败无疑,谁曾想……”


    “谁曾想他居然赢了?”


    朱文成突然插话,声音里满是讥讽:“秦大人,本官不是再三提醒过你,切莫小觑此人吗?”


    厅内气氛骤然紧张。


    秦元化脸色由青转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朱大人此言差矣!那吴承安明明已经欲言又止……”


    “够了。”李崇义轻轻放下茶杯,瓷器与檀木桌面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声音不大,却让厅内立刻安静下来。


    李崇义从桌上拿起两颗乌黑的铁球,在掌心缓缓转动,铁球相撞发出规律的“咔嗒”声。


    “秦大人。”李崇义终于抬起眼皮,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你被他耍了。”


    秦元化一怔:“太师此言何意?”


    “他那强弩之末的模样,是装出来的。”


    李崇义声音平静,却字字如刀:“目的就是为了让你答应他一打七的要求,若非如此,以你的谨慎,怎会应允?”


    秦元化如遭雷击,半晌说不出话来。


    铁球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厅内格外刺耳。


    “下官……下官……”秦元化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竟被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戏耍!”


    朱文成冷哼一声,宽大的袖袍一甩:“早知如此,就该听我的安排!现在倒好,武举这条路算是被他走通了!”


    李崇义手中铁球突然停住,厅内顿时鸦雀无声。


    太师缓缓起身,锦缎官服上的仙鹤纹饰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武举会试和殿试我们插不上手了,只能在文试上做文章。”


    朱文成闻言,肥胖的身躯微微一颤:“太师,犬子虽有些才学,但文状元……恐怕不敌何家那位。”


    武举那边既然已经阻拦不了吴承安,那就只能在文举这边想办法。


    而文举这边,目前成绩最好的是他朱文成的儿子!


    可他知道自己儿子的水平,想要成为文状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是你的事。”


    李崇义打断他的话,声音不疾不徐:“老夫只看结果。”


    说完,太师转身离去,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回廊尽头。


    朱文成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最终狠狠瞪了秦元化一眼,甩袖而去。


    此刻,他恨极了秦元化,若不是此人计划失败,这件事也不会落到他儿子头上!


    秦元化独自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窗外一阵冷风吹来,吹灭了角落的一盏宫灯,厅内顿时暗了几分。


    与此同时,皇宫大内的御书房却是另一番景象。


    龙涎香从鎏金香炉中袅袅升起,将整个房间笼罩在淡淡的香气中。


    年轻的皇帝赵真正伏在紫檀木案前批阅奏折,朱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御史大夫何高轩站在案前,一反常态地眉飞色舞:“陛下是没看到当时的场面!那吴承安明明已经摇摇欲坠,却敢当众扬言要一打七!”


    赵真手中朱笔一顿,饶有兴趣地抬起头来。


    烛光下,这位年轻的帝王面容清俊,眉宇间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哦?接着说。”


    “当时全场哗然!”


    何高轩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连秦元化那老狐狸都以为他疯了,当即应允。”


    “谁知那吴承安竟真的一人独战七名好手,最终力竭取胜!”


    赵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真的才十六岁?”


    “正是!”


    何高轩连连点头:“而且身上还带着旧伤,陛下,此子在幽州可是上过战场的,又是韩成练的得意弟子,实力非同小可啊!”


    赵真放下朱笔,嘴角微微上扬:“看来朕没看错人,这把刀确实锋利。”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的月色沉思片刻:“何爱卿,你去宝库挑选几样宝物,明日给他送去。”


    何高轩却笑着摇头:“陛下,臣以为不妥,吴承安此关既过,武状元已是囊中之物,陛下的恩赏,不如留待他真正夺魁之时。”


    赵真转身,眼中闪过赞许之色:“爱卿所言极是,那朕就等着他金榜题名之日,再行封赏!”


    御书房外,一轮明月高悬,将皇宫的琉璃瓦照得熠熠生辉。


    而在韩府的西厢房内,吴承安正望着窗外的月光出神。


    他不知道,这一夜的暗流涌动,将如何影响他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