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交易,平事,妥协

作品:《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韩府客厅内,烛火摇曳。


    黄泰和端坐在主位左侧的太师椅上,手指有节奏地轻叩扶手。


    他身后两名幕僚如泥塑般静立,其中一人手持折扇,看似随意地扇着风,实则眼睛不断在厅内各处扫视。


    “哈哈哈,什么风把黄大人吹到本将这寒舍来了?”


    韩成练洪亮的笑声先至,随后才见他龙行虎步踏入厅中,战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吴承安紧随其后,在门槛处站定,向黄泰和躬身施礼。


    黄泰和的目光在吴承安身上停留了片刻。


    烛光下,他注意到年轻人虽然面色仍有些苍白,但站姿挺拔如松,丝毫看不出重伤初愈的虚弱。


    这个发现让他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那夜的战报明明说此子身中数刀,怎么恢复得如此之快?


    “黄大人深夜造访,想必是有要事?”


    韩成练大马金刀地在主位右侧坐下,与黄泰和分庭抗礼。


    黄泰和收回目光,端起茶盏轻啜一口,才缓缓道:“今晚前来,确有两件要事。”


    他竖起两根手指:“一是明日武举放榜之事,二是……”


    他故意顿了顿:“右北平府总兵王振遇害一案。”


    厅内烛火忽然爆了个灯花,映得众人脸上光影摇曳。


    韩成练面色不变,右手摩挲着剑鞘上的纹路:“本将乃他府主考,按例当回避辽西府武举之事。”


    他抬眼直视黄泰和:“至于王振之死,本将方才回府,尚不知情。”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黄泰和手中茶盏微微一颤。


    他没想到韩成练竟能面不改色地矢口否认——那王振分明就是被你徒弟所杀!


    “韩将军当真不知?”


    黄泰和放下茶盏,转向吴承安:“不如请令高足说说当晚详情?”


    吴承安上前半步,抱拳道:“大人此话何意?莫非怀疑小子杀害朝廷命官?”


    他声音清朗,眼神澄澈,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个正直的少年。


    黄泰和嘴角抽动。


    好一对师徒!老的装糊涂,小的扮无辜!


    他强压怒气,干笑一声:“有些事,不必说得太明白。”


    他意有所指地看向韩成练:“王振毕竟是朝廷总兵,死在我辽西府境内,总要给朝廷一个交代。”


    窗外一阵风吹过,烛火剧烈摇晃,在墙上投下扭曲的影子。


    韩成练眯起眼睛,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剑柄:“黄大人想要什么交代?”


    黄泰和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慢条斯理地整了整衣袖:“王振与柳开元交情匪浅。”


    话只说半句,却已足够——柳开元之死已被归咎于大坤王朝,如今正好将王振之死也推过去。


    吴承安闻言心头一震。


    这招借刀杀人着实高明。


    大坤王朝向来跋扈,朝廷早有不满,却苦于边关不稳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将两条人命都推给大坤,既能给朝廷台阶下,又能为日后用兵埋下伏笔。


    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韩成练与黄泰和隔案对视,谁都没有先开口。


    烛芯又爆了个灯花,“啪”的一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终于,黄泰和打破沉默:“王振一死,右北平总兵之位空缺。”


    他端起茶盏,借着喝茶的动作观察韩成练的反应,“本官想举荐一人,还望韩将军鼎力相助。”


    “哦?”韩成练冷笑:“不知黄大人要举荐何人?”


    “千户何兵。”


    韩成练突然大笑,笑声震得人耳膜发疼:“若本将没记错,何兵似乎是黄大人的妹夫?”


    他猛地收住笑声,眼神锐利如刀,“从千户直升总兵,不合规矩吧?就算本将同意,兵部那边也不会批复。”


    “只要韩将军肯在举荐信上署名,其余事宜本官自会打点。”


    黄泰和打断道,同时意味深长地看了吴承安一眼:“至于王振之死,本官也会在呈报朝廷时妥善处理。”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是图穷匕见。


    韩成练脸色阴沉如水,右手青筋暴起。


    吴承安注意到师尊的太阳穴在跳动——这是暴怒的前兆。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际,黄泰和又轻飘飘地补了一句:“对了,明日就是武举放榜之日。”


    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若今夜谈不拢,明日榜单上吴承安的名字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海捕文书。


    “咔”的一声,韩成练手中的茶盏出现了一道裂纹。


    茶水顺着裂缝渗出,滴在他的战靴上。


    黄泰和身后的幕僚不自觉地后退半步,手按上了腰间暗藏的匕首。


    吴承安突然上前,为师尊换上新茶。


    这个动作打破了僵局。


    韩成练深吸一口气,松开双手:“黄大人好算计。”


    黄泰和笑而不语,端起茶盏轻抿一口。


    他胜券在握,就等着韩成练屈服。


    “何兵此人……”


    韩成练缓缓开口:“本将倒也见过几次。”


    他话锋一转:“听闻他去年在剿匪时,曾纵容部下劫掠商队?”


    黄泰和面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谣言止于智者,韩将军久在边关,想必也明白,有些事真假难辨。”


    又是一阵沉默。


    屋外传来打更的梆子声,已是三更时分。


    “黄大人!”


    韩成练突然起身,居高临下地俯视着黄泰和:“本将可以署名举荐。”


    他话锋一转:“但有个条件。”


    黄泰和挑眉:“请讲。”


    “何兵上任后,右北平府的军务,需按本将的规矩来。”


    韩成练一字一顿道:“否则这举荐信,本将宁可撕了。”


    黄泰和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但很快掩饰过去。


    他起身整了整官服:“韩将军果然快人快语。”


    他拱手一礼,“既如此,本官告辞,明日午时,自当派人送来举荐信。”


    韩成练冷哼一声,算是回应。


    黄泰和转身欲走,忽又停步,意味深长地看了吴承安一眼:“吴公子伤势恢复得不错,想必能在院试中大放异彩。”


    说完,带着两名幕僚扬长而去。


    待黄泰和的脚步声远去,吴承安才低声道:“师尊,此事何必答应他?”


    “不必多言。”


    韩成练摆手打断,脸色阴沉得可怕:“去把李师爷叫来,老夫要连夜修书几封。”


    吴承安领命而去。


    走出厅门时,他听见师尊重重一拳砸在案几上,茶具叮当作响。


    夜风拂过,他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抬头望去,东方已现出鱼肚白。


    这一夜的博弈,看似平息,实则暗流涌动。


    吴承安隐约感觉到,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