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本末倒置
作品:《官潮,我升官了你想复合?》 副书记吴允升微微皱眉,眼睑低垂,仿佛在内心深处权衡着此事的利弊得失。
纪委书记眼神深邃,犹如深不见底的幽潭,默默观察着在场众人的每一丝反应。
组织部长则低头沉思,神色间透着明显的凝重。
尽管三人心中皆被惊讶与疑惑填满,但眼见县委书记和县长已然达成一致共识,他们三位常委心里清楚,大局基本已定。
即便提出反对意见,不仅不会改变结果,反而会同时得罪书记和县长。
这样得不偿失的傻事,他们谁都不会去做。
短暂的沉默过后,副书记吴允升率先缓缓抬起头,神色平和地说道:“既然吕书记和周县长已经对这件事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考量,那我也觉得此次人事调整十分必要。张建军同志能力出众,相信他定能胜任这一新岗位。”
纪委书记目光沉稳,缓缓放下手中的笔,不紧不慢地开口道:“人事任免关系着工作的整体大局,当前住建系统确实急需注入新的活力。从纪律监督的角度出发,我支持组织的这一决定,同时也希望新任局长能够严守规矩,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组织部长依旧眉头微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抬起头,语气谨慎地说道:“张建军同志的履历和能力与该岗位的要求相契合,组织部后续会严格按照程序做好考察和任免流程,确保此次人事调整能够平稳过渡,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至此,这项至关重要的人事任免提议在五人小组会议上顺利通过,为后续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两天后,县委常委会依照惯例准时召开。
当会议进行到讨论住建局长人事调整这一议题时,原本平和的气氛陡然间变得微妙起来。
此前参与过五人小组会议的常委们,对这项提议早有心理准备,自然不会提出异议。
然而,常务副县长邓广新却感到大为意外。
他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会议室里的寂静:“吕书记,关于住建局长的这一调整,我个人持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李东风同志在住建系统摸爬滚打多年,对业务十分熟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全县的城建情况更是了如指掌。”
他一边说着,一边环视在场的各位常委,目光在扫过周欢时,特意多停留了一瞬,而后继续说道:“如今正值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阶段,住建局肩负着大量繁重的工作任务。在这个时候更换局长,新任局长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去熟悉情况,如此一来,难免会对工作进度产生影响。”
邓广新的反对理由条理清晰,一时间,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气氛的紧张。
周欢端坐在会议桌前,眼神冷冽如冰,直直地盯着邓广新。
待对方话音刚落,他便毫不留情地开口反驳:“邓县长,李东风同志的资历,组织一直都是心中有数的。但资历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工作成效。当下,全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迫在眉睫,可住建局在材料提交方面却严重滞后,工作推进也极为迟缓,这同样是不争的事实。”
他稍作停顿,目光从容地环视在场的常委们,语气愈发坚定有力:“干部任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顺利开展。既然邓县长对组织的决定持有异议,那我们不妨严格依照程序来,通过投票表决来决定。我坚信各位常委都会从全县工作的大局出发,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周欢这番话,表面上强调遵循程序以彰显公正,实则巧妙地将邓广新置于与组织程序相对立的位置,同时暗暗暗示对方的反对并非基于工作考量,而是夹杂着个人私心。
邓广新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墨,他毫不退缩,径直朝着周欢“开炮”:“周县长,说话可得凭良心!在朝阳小区的改造过程中,李东风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如今朝阳小区的改造工作才刚结束,就急着把他撤职,这难道不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吗?”
他言辞激烈,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熊熊燃烧的火药味,眼神如炬,直勾勾地盯着周欢,满满的都是挑衅意味。
在场的常委们见状,个个神色紧张起来。
有的下意识地低下头,假装整理手中的材料,试图以此掩饰内心的不安;有的则微微皱起眉头,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这紧张的气氛因为自己的一丝动静而彻底爆发。
谁都能听出来,邓广新这番话看似是在维护李东风,实际上却是在当众指责周欢卸磨杀驴,将原本单纯关于人事调整的工作争议,瞬间升级成了他与周欢之间的激烈矛盾冲突。
周欢听闻此言,嘴角微微上扬,冷笑一声,针锋相对地怼了回去:“在朝阳小区的改造工作中,真正出力最多的是副局长张建军。他带领团队没日没夜地奋战,才使得项目得以顺利完工。而李东风在整个过程中,更多的只是挂名统筹,实际参与的工作少之又少。现在项目刚结束,就拿所谓的‘功劳’为他说话,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另外,组织在用人方面,看重的并非仅仅是资历,更重要的是当下的工作表现和能力。”
说到这儿,周欢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声音洪亮地说道:“既然邓县长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我再次建议进行投票表决!我倒想看看,大家究竟是想让那些消极躺平的人继续占据着重要位子,还是想让真正能干事的人脱颖而出,挑起大梁。”
邓广新气得脸色涨红如猪肝,嘴唇微微颤抖,却又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此时,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到了极点,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主持会议的吕肃明身上,满心期待着他能出面打破这尴尬且紧张到近乎窒息的僵局。
吕肃明眉头紧紧皱起,目光在邓广新和周欢之间来回游移。
他心里非常清楚,此刻若任由两人继续争论下去,局面必将愈发失控,甚至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于是,他轻轻敲击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示意众人安静下来:“邓县长提出的意见,其出发点也是为了工作考虑,这份心意值得肯定。”
他先是给邓广新留了几分颜面,试图缓和这剑拔弩张的对立情绪,随后又将视线缓缓转向周欢,语气平和地说道:“周县长坚持推进人事调整,同样是出于对老旧小区改造这一大局的全面考量,这份雷厉风行、果断决策的魄力,也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紧接着,他话锋陡然一转:“但是,干部队伍的调整,尤其是像住建局局长这样重要位置的变动,必须要进行全面、综合的考量。李东风同志在住建系统这么多年,确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面对当前的工作形势,我们需要更高效的执行力来推动各项工作。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担忧工作交接可能带来的短期影响,就忽视了全县长远发展的需求。”
他的语气沉稳且坚定,充分展现出了县委书记应有的权威。
随后,他果断宣布:“现在进入投票环节,希望各位常委能够秉持公正之心,切实对组织负责、对全县人民负责。同意调整住建局长人选的,请举手。”
话音刚落,参与过五人小组会议的常委们毫不犹豫地率先响应,手臂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紧接着,其他常委们彼此对视一眼,在短暂的犹豫后,也纷纷缓缓抬手。
一时间,赞同的手臂在会议室里接连举起,连成了一片。
唯有邓广新双臂紧紧抱在胸前,身体纹丝不动,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最终,除了邓广新之外,其他常委全都投出了赞成票。
吕肃明神色平静,声音清晰地宣布道:“投票结果已经明确,人事调整提议通过。”
会议室里先是一阵短暂的安静,随后响起了轻微的纸张翻动声音,会议继续有条不紊地推进,进入了下一个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