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现场会

作品:《官潮,我升官了你想复合?

    随着朝阳小区整改工作的逐步推进,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冒了出来。


    此前,小区一到下雨天就积水严重,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周欢果断决定全面改造小区的下水管道。


    朝阳小区下水道改造工程推进至第二周,施工路段的状况愈发糟糕。


    原本铺设的水泥板被掀开后还未来得及回填,大片的黄土堆在路面上,将原本双向两车道的路面硬生生挤压得仅剩半米宽。


    这使得小区居民的出行变得异常困难,怨声载道。


    腿脚不利索的退休老大爷李长贵,此刻正拄着枣木拐杖,堵在3号楼前的施工路口。


    他逢人便抬高嗓门抱怨道:“这路都挖了半个月啦,还没挖好!我就想去个菜市场,都费劲得很!前儿个下雨天,我差点就摔断腿咯!这要是真出了事,到底谁来担责啊?”


    李大爷的抱怨,很快得到了带娃妈妈王芳的响应。


    这位年轻的妈妈在业主群里发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婴儿车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剧烈颠簸,不满周岁的孩子皱着脸呕吐起来。


    王芳焦急的声音作为背景音清晰可闻:“看看咱们的路颠成什么样了,前天晚上孩子发烧叫救护车,司机说路面太窄进不来,我只能抱着孩子往路口跑。”


    上班族陈林则在抖音上发布了早高峰时的实拍画面。


    画面里,施工区域的黄土堆积如山,一名电动车骑手试图从旁边穿过,结果前轮一下子陷入泥坑。


    车主无奈下车推车,却不小心溅了一裤腿的泥浆。


    陈林在配文里无奈地写道:“这绝对是导航都绕不出去的小区……”


    这条视频迅速引发关注,很快就获得了上万点赞。


    本地自媒体博主“华阳民生观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热点,随即跟进发布长文,标题更是直指问题核心——《千万改造资金砸下水管道,为何挖出满地“烂尾路”?》。


    文中附上的航拍对比图显示,小区内开挖路段与回填完毕路段比例严重失衡,未完工的土沟纵横交错,一片狼藉。


    这一系列事件,迅速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舆情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迅速发酵。


    华阳县本地生活论坛上,一篇名为《朝阳改造:惠民幌子下的形式主义?》的热帖,在短短24小时内跟帖就超过了五千条。


    高赞评论言辞犀利,直指“领导住别墅区,哪管老小区出行不便之痛”,更有不少网民质疑施工队“挖开不填是为了套取进度款”。


    在短视频平台上,“朝阳改造翻车”话题的播放量仅仅两三天时间就突破了百万。


    搬运视频的配文将这项工程称为“民生坑程”,评论区里“查工程款流水”、“坐等临时工背锅”等留言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部分营销号趁机编造“施工队深夜偷倒渣土至河道”的谣言,导致数百条@市12345热线的投诉信息如潮水般集中涌入。


    负责现场协调的工作组副组长张建军,看着手机里铺天盖地的留言,手指在屏幕上停顿了许久,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


    他下意识地转身,看向蹲在角落的技术员小刘。


    这个刚参加工作三个月的年轻人,正盯着母亲发来的微信出神。


    对话框里,赫然就是那条婴儿呕吐的视频,老人还附言:“你说在做民生工程,就是让老百姓遭这种罪?”


    “张组长,居民又打了投诉电话,说咱们的施工噪音扰民。”


    资料员王敏拿着手机,神色疲惫地说道:“今天这已经是第七起了。”


    她的声音里满是疲惫,鼠标在密密麻麻的投诉记录上缓缓划过,忍不住抱怨道:“还有人说咱们故意拖延工期,好虚报误工费。咱们明明是为了给他们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他们却这么说咱们,真是太气人了。”


    负责管线测绘的老工程师陈工,摘下眼镜,捏了捏鼻梁,郁闷地说道:“我干了二十年市政工程,头回遇到这么挨骂的活儿。”


    他的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早知道当初就该把这个活推了,干嘛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窗外,挖掘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张建军起身,缓缓走到窗前,看着楼下那些不得不绕行的居民,以及满脸愁容的施工人员,心中满是无奈与忧虑。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掏出来一看,是周欢打来的电话。


    “建军,情况怎么样了?”


    电话里,周欢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但也透着一丝关切。


    “周县长,现在舆情越闹越大,大家的士气低得厉害……”


    张建军黯然说道,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沮丧。


    电话那头传来钢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周欢沉稳有力地说道:“下午三点,在朝阳小区开现场会,我带住建局的同志过来。先让施工队把小区里的临时便道铺好,保证小区居民的临时通行。”


    张建军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板,语气坚定地应答道:“好的,周县长!我立刻安排施工队动工,协调社区统计居民具体需求。现场会的场地布置、资料准备,我也会同步推进,确保万无一失!”


    挂断电话,张建军转头对众人说道:“周县长下午来开现场会。咱们先把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小王,你联系社区,统计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儿童;小刘,你去和施工队对接,尽快把小区的便道修好。至于网上的谣言……”


    他顿了顿,安慰道:“大家都不要着急,等周县长来了,一定会有安排。”


    ……


    下午三点,周欢准时抵达了朝阳小区。


    临时搭建的会议室里,工作组人员围坐在桌子旁边,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


    他们这段时间为了小区的整改工作,没日没夜地忙碌着,可换来的却是居民们的不理解,心理压力巨大。


    会议一开始,大家便纷纷倾诉起心中的委屈。


    资料员王敏捏着那本被投诉记录磨出毛边的笔记本,率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周县长,我们每天都要接几十个投诉电话,有人骂我们‘拿纳税人的钱不办事’,有人骂我们是瞎折腾,甚至还有人往施工队安全帽里塞死老鼠……”


    她的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桌角,言语之中满是委屈和气愤。


    技术员小刘盯着鞋面的泥点,闷声说道:“我妈昨天给我发微信,说小区邻居问她‘你儿子是不是在搞破坏’。”


    说到这儿,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变得沙哑,继续说道:“我们凌晨三点守着抽水泵防积水,浑身湿透蹲在路边吃包子,却被路过的居民拍下来发抖音,还配文‘作秀的临时工’。”


    老工程师陈工摘下眼镜,揉了揉泛红的眼角,无奈地说道:“我带孙子逛公园,碰到以前的同事。他问我朝阳小区挖路那事是不是我负责的,说网上都在骂‘老糊涂瞎指挥’。”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干了一辈子工程,还从来没像现在这样窝囊。”


    会议室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叹息声,大家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整个房间都被一种压抑的氛围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