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撤兵计划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七月二十日,从南面庆尚道传来最新消息,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和黑田长政等倭将,带着沈惟敬一行谈判人员东渡回国。


    不久之后,小早川隆景和小早川秀包等倭将率领七万余人撤回倭国。


    在朝鲜国土上与大明和朝鲜联军对峙的倭寇兵力还剩大概五万, 主要驻守于蔚山、金海、泗川和釜山等地。


    与此同时,朝鲜在战争初期被俘虏的两名王子,临海君李珒和顺和君李??(读音bǔ)被放归,在朝鲜军的护送下大概已回到忠州。


    “小清妍,你那未婚夫可是准备回到汉城了。”


    刚写完字的李霁,坐在书案前笑着逗弄正在收拾笔墨的王清妍。


    王清妍闻言俏脸微红,轻啐道:“不是!不是未婚夫!”


    她已经不像以前那般,一听到李珲和李珒的名字就吓得害怕发抖。


    悬挂好李霁写字的毛笔,王清妍转身双手挂在他的脖颈上,又柔声撒娇道:“官人,你才是我的官人呀……”


    李霁低头看着尽情撒娇的王清妍,又轻笑道:“嗯,静姬乖!”


    静姬是王清妍的小名,一般是家人才会称呼。


    王清妍乖巧如小猫般又往他的怀里拱了拱,李霁调整了个舒适的姿势,又笑道:“李珲那小子还真是心狠手辣!他那哥哥临海君李珒在从尚州往清州的路上,突然遭遇袭击,护送的朝鲜军死了数十人。”


    事情上报到汉城时,称是曾投降倭寇的那些朝鲜军所为。


    倭寇南撤至沿海地区后,那些曾投降的朝军被丢下,有一部分害怕被秋后算账,于是干脆做起了流寇。


    现在一些朝鲜将领正率军在全罗道和庆尚道中部清扫那些投降军流寇,总算有机会让他们捞着军功了。


    可怜的临海君李珒好不容易被倭寇放归,殊不知是刚离狼窝,却又入虎口。


    王清妍仰头看着李霁,怯声问道:“真是那光海君吗?他连哥哥也……”


    她以前就知道权贵将普通人的性命视若草芥,想不到兄弟之间相争也这般残忍。


    李霁摇头一笑,回道:“八九不离十吧,李珒这个哥哥是他李珲受册封的巨大障碍,他当然欲除之而后快。古来夺嫡之争,向来血腥无比。”


    倭寇不杀李珒,或许也是懒得杀,但亲弟弟李珲杀起来可是一点儿也不会手软。


    如今哪怕事不成,有那些降军流寇作遮掩,跟他李珲沾不上半颗铜子儿的关系。


    此前朝鲜国王李昖收回京畿道周边的兵权,为安抚李珲,又让他暂时节制全罗道和庆尚道的兵权,剿灭降军流寇的同时,配合明军协防南部沿海地区的倭寇。


    以如今李珲的势力,别说暗中收买一股降军流寇,就是胆子再大些,命人假扮流寇都有可能。


    王清妍轻轻甩了甩头,才不关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与她无关。


    她又仰头看着李霁,吐息有些紊乱地柔声问李霁道:“官人,我……我想明天去祭拜一下祖父……可以么?”


    李霁的大手已在攻城略地,夏衣轻薄,“敌人”又毫无抵抗之意,自然是势如破竹。


    李霁微微颔首,回道:“当然可以,只不过我未必能抽得出空来陪你去。若不能,你便带着两个仆妇出城去祭拜。”


    王清妍点头欣喜道:“多谢官人!”


    李霁到底有多忙,王清妍自然清楚,能在这傍晚时分偷得一会儿闲暇写字都是不易。


    他有这个心,王清妍内心就已十分高兴了。


    李霁轻轻捏了捏她的圆颌,淡笑道:“嗯,那就老规矩,再口头感谢一下!”


    王清妍白皙细腻的俏脸染上薄薄红晕,看了眼窗外后,羞赧道:“官人,我还得去给你做饭,晚……晚些时候再……”


    李摇头笑道:“不打紧的,我晚饭迟些时候吃也无妨,你要先‘吃’!”


    ……


    第二日,李如松找到李霁,商量将部分兵马撤回国之事。


    李如松已经将倭寇七万余人撤回本国的消息递回京师,如无意外,朝廷也会同意先将部分兵力撤回大明。


    不为所谓的双方谈判,主要是这数万兵马所耗费的粮饷过巨,需考虑节省军费开支。


    二人大致商量一番会留下哪些部队驻守朝鲜后,由李霁拟定文书,李如松联名,先往辽东国内传信说明撤兵计划。


    李霁和李如松初步商议,将留下刚入朝不久的刘綎所率川军五千人,以及吴惟忠和骆尚志所统率的南兵部队。


    这两部主要以步军为主,也更善于防守城池。


    另外,由李如松的亲信将领杨元领三千辽东骑军,共同继续驻守朝鲜。


    算下来骑军六千余人,步军八千余人,总计共约为一万五千兵马。


    先给辽东传信,就是让辽东方面提前做些准备,三万多大军回撤,肯定也要国内配合协助。


    原辽东巡抚郝杰,后升任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由山西按察使赵燿改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郝杰又于今年正月,升任协理京营戎政,当月还朝。


    郝杰离任赴京后,顾养谦以兵部右侍郎升任左侍郎,并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


    在朝鲜的明军回撤国内,除备倭经略宋应昌协调外,还需总督顾养谦和巡抚赵燿的配合,牵涉到方方面面。


    商议传信完毕,李如松趁朝廷旨意未到之前,南下到与倭寇对峙的前线巡视一趟,才好安心。


    李霁也思索准备同朝方再次展开谈判,尽快将继续驻守朝鲜的一万五千余兵马的粮饷问题定下。


    朝鲜君臣还是一如既往的磨唧,李霁提出驻军条件已快过去两个月时间,朝方却仍是迟迟未能给出明确答复。


    李霁自认算是有耐心的人了,回京在即,他不打算再惯着朝鲜君臣死拖烂拖的臭毛病。


    正思虑之间,一名锦衣卫入内禀报道:“李谕德,门外有点情况,而且情况似乎有些复杂……可能需要你出去看一看。”


    李霁不禁皱眉问道:“复杂?怎么个复杂法?”


    他娘的!老子算是有身份之人,就是朝鲜国王李昖亲自来了,他都未必敢一定要自己出门去迎接!


    那锦衣卫挠了挠后脑勺,迟疑回道:“李谕德,是……是关于那位朝鲜娘子的,我们拿不定主意,还是请你出去看一眼。”


    听闻关于王清妍,李霁这才起身往外走去。


    已经确定会将她带回大明了,自然得管。


    李霁岂会是那种拔……


    哦,是拔树寻根,要弄清所谓事情复杂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