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王京光复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沈惟敬没敢再胡乱动心思,既是因李霁的言语告诫,也是真信了李如松会动真格的。
若没有李霁的阻拦,今日真要吃上一顿结实军棍了。
因此,沈惟敬对李如松的骄横才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他面前提尚书、侍郎,一点屁用都没有!
最后,李霁和李如松二人经过一番商议,还是命人将沈惟敬送往汉城。
李康手上抱着一堆公文,从军营送李霁回宅子。
这么多年他还从未见过李霁如今日这般,整个人一脸烦闷,寡言少语。
“少爷,是那姓沈的惹你生气了?我找个机会,叫上几个兄弟给他套上一麻袋,狠狠揍他一顿,给少爷你出气!”
走在李霁身边的李康,低声说道。
李霁摇了摇头,脸色阴郁回道:“没有,我是在想事情,你更不准干这种事,听到没?”
同李如松手下的那帮亲兵混成一团后,李康竟也染上了这种无法无天的习气。
李康点头说道:“哦,知道了。不过听其他人说,那家伙竟敢给少爷你和提督脸色看,打他一顿闷棍都是轻的。”
李霁闻言气笑道:“康子,我现在发现你张口闭口就是喊打喊揍的,你都是跟谁学?”
李康冷哼道:“那他不该么,他什么身份,还敢同少爷你和李提督摆谱儿?”
李霁给了他一个板栗,教训道:“才当兵多久,就成一兵痞了,等你官再大点儿,岂不是要横行霸道?”
李康扶了扶帽盔,回道:“少爷放心,咱不会欺负良善。”
李霁边走边继续教训道:“不是不欺负良善就行,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行事须在规矩之内,懂不懂?莽撞行事只会授人以柄,晓不晓得?”
李康以后接触的人会越来越多,他的性格难以做到行事谨慎,李霁不得不教导他。
见李康只是一味点头,李霁又问道:“刚才那句,出自哪本经典?”
李康顿时一阵头大,装糊涂回道:“啊?是书上的话吗?少爷,我大概还没看到那一页,晚上我再翻翻书。”
李霁又轻轻给了他一个板栗,说道:“你翻书就是找瞌睡虫!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你不是说已经看过三遍了么,却是没记得住几句。”
李康干笑道:“是有看了三遍,就是不大记得住。话说真同少爷你一般,看上一遍就能记下,我也考科举去了。”
旁边的锦衣卫赵百户也出声附和道:“是啊,李谕德,你六元及第,又不是一般人,没法比嘛!再说了,咱就一当兵的,看什么四书五经呦!”
李康和其他锦衣卫皆连连点头,都是深以为然。
李霁双手背在身后,一脸无奈道:“看书什么时候要论当不当兵了?再说那兵法不也写在书上吗?有条件还是要多看书、多悟,然后实践!那些都是先人总结之经验,均是精髓。”
赵百户扶额讨饶道:“啊!状元公说得极是!可这道理太大了,咱们脑瓜子又小,装进来遭不住,疼啊!”
一旁的李康龇牙咧嘴地笑了起来,犹如找到知己一般。
李霁怒其不争地又给了他一板栗,气笑道:“怎么?你脑壳不疼吗?还可劲儿地笑!”
经过三日等待,四月十一日,最终还是从汉城传来好消息。
倭寇同意还是遵照先前的谈判结果,撤出汉城,明朝遣使前往倭国会见关白丰臣秀吉。
倭寇重新定下撤兵日期,将于四月十八日前全部撤出朝鲜王京汉城。
李霁放下递至的文书,微笑道:“还让我大明军队全部撤出朝鲜,他们脑子里都装的什么?”
李如松轻蔑道:“我们可以继续撑得住,他们行么?无非就是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掩饰他们的心虚而已。”
顿了顿后,又继续道:“老子不止不撤兵,还要从平壤城调兵前来。他们撤出汉城后,最好别让我找着机会,否则定要狠狠捅他们一刀!”
李霁又笑道:“但愿此次不会再有波折,倭寇退出汉城后,至少要退至忠州、清州一带了。”
李如松走到舆图旁看了一阵后,轻弹一下舆图,点头沉声道:“忠州、清州他们也守不住,一个月之内,我定要将倭寇撵到星州以南!”
随后又转身对李霁说道:“光风,你再去敲打一番朝鲜人,敢再坏事,我必要摘他们几个人头!”
现在那光海君李珲老实得很,自从被他老子派来的都元帅金命元分走一半军权,已经进入了蛰伏期。
期间曾登门找了三四回李霁,但都吃了美味的“闭门羹”。
李霁告辞离去时,李如松又说会调所有步军南下,意思就是不会再闲置南兵。
看来对于自己的劝告,李如松还是听进去了些许。
李霁为此也松了口气,收复朝鲜王京是不小的功劳,不管有没有仗打,只要人到就可以分润功劳。
如此,南北军士之间的关系也会得到一定的缓和。
四月十七日,吴惟忠和骆尚志率大部分南兵正好赶到开城。
为防止倭寇再生疑心,李如松仍按兵不动,并未率大部队南下。
在坡州城的朝鲜军,有不断往开城递来消息,倭寇已于十三日分批退出汉城,往南撤退。
四月十八日傍晚,从坡州再递来消息,汉城内涌出大批朝鲜平民,城头已经不见倭寇旗帜。
接到消息后,李如松、李如柏、吴惟忠和骆尚志等人,率军连夜向汉城进发。
“大人,这次王京是真的收复了吧?”
王清妍跪在床沿,一边替李霁整齐地叠着衣物,一边高兴地问道。
李霁点了点头,回道:“没有什么意外了,此时倭寇应该已经全部退出汉城。”
他自己则在收拾一些信件,明日也要赶往汉城。
李霁突然转头看向王清妍,又开口道:“明日你换上男子的服饰。”
现在开城中还有一千兵马,由李宁统率,明日会随同李霁一起前往汉城。
王清妍乖巧地点头,欣喜回道:“知道了,大人。”
她刚才还担心李霁不会带上自己,但是一直不敢问。
李霁的衣物有些多,收拾出了好几个包裹,王清妍蹙眉低声道:“大人,我一个人可能拿不了您这么多行李。”
李霁将所有信件用一块绸布包好,轻笑道:“又不用你拿,那李珲还挺细心,送来一辆马车,说给我运‘行李’。”
这小子确实挺会来事儿,猜到李霁可能会带着王清妍,女子又不方便抛头露面。
四月十九日,李如松率军进驻汉城,自此朝鲜王京光复。
李如松命李如柏和杨元率骑军往南渡过汉江,但是并未追击到倭寇。
倭寇分两路有序进行南撤,在忠清道和庆尚道交界处进行了布防。
十九日夜,李霁、李宁和朝鲜光海君李珲也率军赶到坡州。
朝鲜都元帅金命元已经率领部分朝鲜军,随同李如松抵达王京汉城。
李珲为此有些怏怏不乐,在他看来,自己没能取得头功很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