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决战(一)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同时让李如松随时准备迎敌,著力兔南下的方向是宁夏城北面。
李霁微微一笑,照李如松那性子,估计此刻都快按捺不住了,若是再没有仗打,说不定真要私自带兵南渡。
李霁突然又想到那日李如松最后说近期就要打一仗,莫不是已经猜到著力兔部也会南下?
李霁越想越有可能,这家伙有点东西啊!
甚至李如松有可能都猜到了要大干一扬, 因为即使李霁不提,晚些时候应该也会有人提。
若是没有人提出来,李如松他自己就亲口道破?极有可能!
八月十七日,宰僧收到哨马来报,土昧铁雷部落遭受攻击,妇孺皆被屠戮,牲畜也被掳掠。
现明军又转向攻击本部,部落请求速速回援,且沙湃口已有明军扼守。
宰僧部此刻正与麻贵率领的部队厮杀,听到急报登时大怒。
看了眼远处战扬,宰僧怒道:“去报知庄秃赖和土昧铁雷,部队快速回撤,回去杀光那些屠戮族人的汉军!”
宰僧留下一支部队负责断后,随即领着大部队回撤。
麻贵见宰僧撤兵,便知对方已经收到老巢被袭的消息,于是命所有部队猛攻其断后部队。
此时正是追击之时,灵州自然也已收到延绥总兵董一元的急报。
李宁所率的两千余辽东铁骑早已准备就绪,便是在等这一刻。
李宁率两千余辽东骑军,牛秉忠率灵州城附近集结起来的三千余骑,趁宰僧收拢部队之时杀将而出。
宰僧大惊,一边收拢游曳的部队,一边往沙湃口方向急奔而去,连断后的千余骑都不打算再管。
虽知沙湃口已被明军抢夺,但宰僧还是命回撤的先头部队碾过去,他不认为明军能有多少部队在那里。
不走沙湃口,其他地带不宜骑兵行军,还要分散兵力。
八月十八日,宰僧已经靠近沙湃口,可听到回撤的先头部队,竟还未歼灭扼守沙湃口的明军,大为惊惧。
“废物!沙湃口能有多少明军,竟一日都未能拿下!”宰僧怒喝道。
哨马回道:“有千余人,不过他们持有大量火器,又挖掘了许多深沟……”
宰僧一马鞭甩了过去,同时再次怒吼:“废物!再磨蹭下去,回去族人都要死光了,明军也要追上来!”
在灵州城那数千骑突然杀出来时,便损失了差不多两千骑,负责断后的一千余骑肯定也没了。
所以一日之内,就已经损失了三千骑,奇耻大辱!
宰僧看了眼身后,又大声命令道:“再留一千骑断后阻拦明军,其他人随我去踩死沙湃口的明军!”
麻贵歼灭了宰僧断后的骑军,便分出步军和骑军共四千人,拦截庄秃赖和土昧铁雷那支前锋部队,他们有四千余骑。
随后麻贵率两千余骑与李宁和牛秉忠汇合,继续追击宰僧部,这才是一条大鱼,他还有一万六千余骑。
与此同时,黄河北岸宁夏城外,李如松接到哨马来报,著力兔率近六千骑已接近张亮堡。
李如松立即点了带来的一千宣府骑军,以及所剩的一千辽东骑军,亲率这两千骑前往迎敌。
李如樟请求李如松留下镇守,由自己领兵前往。
刚上战马的李如松看着弟弟李如樟,喝道:“住口!你想吃军法吗?我命你留在此处,依令行事!”
李如松的威望仅次于父亲李成梁,他又是李家长子,所有李家兄弟都怕李如松这个长兄。
李成梁对长子李如松的偏爱和期望也是独一无二,所以其他李家兄弟面对李如松时,就如同见到李成梁一般,极度恭敬。
除了父亲李成梁对其与众不同外,李如松的能力出众和皇帝朱翊钧独独偏袒他,自然也是重要的原因。
李如樟被长兄李如松一喝,立马拱手低头退下,骨子里是真的怕。
李霁和梅国桢随同一批粮草渡过黄河,来到宁夏城外的军营。
二人来到之时,李如松已经领兵前往张亮堡。
南岸的大战已起,叶梦熊担心宁夏城的叛军有异动,让两人都过河监督。
宁夏巡抚朱正色虽然就在宁夏城外,但李如松所率兵马是各镇掺杂,有什么突发情况,他一人未必管得过来。
叶梦熊也是猜到了照李如松那性格,八成会亲自领兵前往迎战著力兔部。
梅国桢听闻李如松只带两千骑就去迎敌,怒道:“胡闹!他乃提督总兵,为何非要亲自前去?”
朱正色摊摊手,无奈回道:“李总兵什么性情,梅御史还不清楚?”
梅国桢自然清楚,但还是恼,一甩大袖,干脆走出帐外。
李如樟一脸担忧地说道:“既然两位监军已经到来,不如我领兵前去支援?哨马来报,虏寇可是有近六千骑!”
李霁看向李如樟,问道:“李总兵是何时出发的?”
李如樟回道:“接到消息时便立即出发了,已经快两个时辰!”
李霁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安慰道:“李佥事且宽心,著力兔部南下之后,萧总兵也会率兵南下,这是之前便定好的。”
李如樟是李成梁第四子,现下为都指挥佥事,且还是荫职,不是朝廷实职武官,按制无权统兵。
李如樟请求领兵迎敌时,李如松让他住口,便是在于此,李如樟以荫职从征,无权单独统兵。
这也是为什么由李宁率那两千余辽东铁骑回援南岸的原因,李宁是朝廷正儿八经的武官,官职为游击将军。
李如樟仍是不放心,一脸焦急,虽然这事李如松没少干,且每次也都劝不住。
李如松对李家来说,实在太过重要,毫无疑问,他铁定是李家的第一顺位接班人。
一个时辰后,在李如樟仍在急得团团转之时,两名李家亲卫来报。
萧如薰部队被哱奕襄和土文德率领的两千余人所阻,无法快速南下支援李如松,请求从宁夏城外暂调兵马前往。
怪不得最近南岸如此平静,原来哱奕襄和土文德跑到北边再次拉拢著力兔了。
如此算下来,敌军得有八千余兵力。
李如樟立马急声道:“我即刻领兵前去!”
梅国桢突然沉声道:“李佥事且慢,你的官职乃荫职,无权统兵!”
李如樟闻言,转身指着梅国桢,怒道:“你说什么?”
梅国桢却肃声回道:“我说得可有不对?我乃监军御史!”
见李如樟伸出的手就要上前揪梅国桢,李霁赶忙拦下,同时说道:“李佥事莫急,必然发兵支援李总兵!”
又转头对梅国桢说道:“梅御史,由我随同李佥事前往,我对张亮堡周边地形也略知一二。”
李霁当然有统兵之权,他也是监军。
梅国桢对此才无异议,朱正色也一起点了点头。
其实梅国桢不说,朱正色也会阻止。
发兵支援是肯定的,但绝不可能让李如樟独自领兵。
大明文官防范压制武将是刻在骨子里的,而且若此时他们不阻止,事后被朝堂的言官知晓,李家会被弹劾,但他们肯定也要被砸无数弹劾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