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前兆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萧如薰坐在上首位置,有滋有味地品着茶,不时扫一眼坐在下面的刘知事。


    刘知事倒不是怕收不到款项而被问责,许多城池都在用各种办法拖延,其实也不差一个平虏城,他是担心萧如薰将昨夜的事给捅到巡抚衙门。


    李霁走入正堂,揖礼后缓缓落座,昨夜折腾到半夜,他睡了个懒觉。


    萧如薰看向那刘知事,开口问道:“刘知事,可想到什么好办法应对?”


    那刘知事看了眼萧如薰,搓了搓手,回道:“萧参将,催收款项之事,其实也可以暂且缓一缓。”


    废话!现在不缓你还想如何?


    萧如薰抿了口茶,又假意问道:“可巡抚衙门那边,本将也要交差不是?”


    刘知事闻言,不禁抽了抽嘴角,心道昨日怎么不见你这般上心差事?


    “平虏城的情况,我可以向巡抚大人解释一番,昨夜……又正巧因天灾……走水烧了案牍房,请调账册整理核对也需要时间嘛!”刘知事睁眼说瞎话地回道。


    坐在他对面的李霁,这时开口说道:“刘知事说是天灾也可以,可若巡抚衙门那边知晓账册名籍焚毁,定然要派人过来查问,届时不知我是否该配合?”


    你个老小子!竟就想这么糊弄过去?


    李霁作为实际管事的仓副使,他是第一责任人,真要报个天灾的理由上去,李霁怕连这个仓副使都没得当。


    虽然真实的账册名籍都没被烧,可这老小子的心是真黑,也真把李霁当个官扬雏鸟了。


    刘知事看了眼李霁,顿感一阵牙疼,他自然听出李霁话中的意思。


    真要扯什么天灾的理由报上去,李霁若被问责,第一时间便将他供出来。


    萧如薰也淡淡说道:“刘知事,天灾这种理由可糊弄不过去,你还是再想想别的法子吧。”


    顿了顿,萧如薰看了眼李霁,又继续说道:“实在不行,我们也只能据实上报了,否则下次巡抚衙门再派人过来敦促,本将也无法交差。”


    刘知事闻言,立马起身焦急说道:“萧参将,万万不可,我们再想想办法!”


    李霁嘴角一扬,不过很快压下,旋即开口安抚刘知事道:“刘知事且先坐下,我们再慢慢商议,萧参将只是说据实上报是最后的无奈之举。”


    刘知事叹了口气,又重新坐下。


    这时李霁又开口道:“其实办法是有的,就是得刘知事你配合才行。”


    刘知事看向李霁问道:“是何办法,你且先说。”


    李霁喝了口茶,缓缓说道:“其实账册是有两份的,案牍房里烧掉的是公账,还有份私账在,不过整理核对起来需要不少时间。”


    刘知事眼神惊讶地看向萧如薰,某些衙门有本私账倒不奇怪,有几个当官的只拿俸禄?


    可你萧如薰出身将门也干这种事?还把手伸到平虏仓?胆子也太大了!


    萧如薰一看那刘知事的眼神,就大概能猜到他脑子里在想什么。


    此刻萧如薰心中无奈得很,哪里来的什么私账,根本就是李霁在胡扯。


    刘知事又转头看向李霁,问道:“整理出来需要多久的时间?”


    李霁假装思忖了片刻后,才回答:“今日都腊月初五了,年前肯定是不行的,具体时间不好说,所以这一期间还得靠刘知事你周旋。”


    没说确切的时间,那姓刘的就得一直帮萧如薰顶在前面做盾牌。


    刘知事闻言,为难道:“这……”


    李霁直接打断他,说道:“当然,去管粮通判处请调另一份账册核对是最快的,若刘知事愿意的话。”


    刘知事沉吟了好一阵之后,才泄气道:“那你们动作快些,整理出来后,立刻派人通知我。”


    李霁与萧如薰对视一眼,一起笑着点了点头,快!保证快!


    那刘知事当天便带着两个属下灰溜溜地离开了平虏城,萧如薰这下是彻底放轻松了。


    解决完这摊子事,萧如薰就抱着拉削了膛线的鸟铳研究起来,真正是如获至宝。


    萧如薰提议将改造后的鸟铳和弹丸送到宁夏城,同时将改造的方法上报朝廷,但被李霁先劝住了。


    眼看即将发生兵变,李霁担心这玩意儿会落入叛军手里,而且那个木制切削膛线的车床太容易发生故障,还需再改进一些部件。


    萧如薰将参与制造木制车床的颜四等木匠,全都安排进了军器库的修理作坊,已经在着手给他们安排“编制”了。


    一直到翻过年,进入万历二十年,宁夏巡抚衙门那边都没有再派人到平虏城催收那些款项。


    不过正月里,萧如薰又有了新烦恼,因为军中的士兵突然又都在议论巡抚衙门的决议,同时对朝廷拖欠饷银,不发冬衣布花很是不满。


    萧如薰虽然也召集过各级军官商议,让他们安抚士兵,但是没起到什么效果。


    嘴巴长在别人身上,舆论一旦发酵起来,又岂是轻易平息。


    军士议论得多了,那么他们的家属自然也跟着议论,这关乎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平虏城半城的人都是军士亲属,舆论很快便传遍了全城。


    看到这种情况,李霁也更加紧张担忧起来,这已是兵变的前兆。


    平虏城还是在没有收取那些款项的前提下,军民们依然爆发出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而那些已经被收缴的城池,驻防军士及其亲属的怨恨就更不用说,只怕已经到了临界点。


    整个正月便在这股压抑至极的氛围下度过。


    二月初八,萧如薰再也坐不住,联络灵州城守城参将来保等人,前往宁夏城面见巡抚党馨,请求拨发部分拖欠的饷银以安定士兵情绪。


    二月初十,萧如薰又从宁夏城赶回了平虏城,一进守备署的正堂,摔了马鞭便怒骂:“党馨实乃一酷吏也!必坏大事!”


    萧如薰这般直呼其名,毫无顾忌的怒骂,显然已是怒极,此刻堂中只有他与李霁二人。


    李霁握在扶手上的手也不禁陡然用力,开口问道:“萧参将,如今宁夏城情况如何了?”


    萧如薰往椅子上一坐,喘着粗气回道:“已有士兵聚众以拒绝出防为由,要求补发拖欠之饷银、冬衣和草价银,可……”


    说到此处,萧如薰又不禁气得猛地一掌拍在桌面上,震得茶杯中的茶水晃出杯沿,洒到桌面流溢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