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他们是没事,你差点死了

作品:《失明1099天,裴总和孩子我都不要了

    崔晓的睫毛剧烈地颤了颤,像被骤雨打湿的蝶翼。


    有震撼,有慌乱。


    崔晓甚至能感受到心底那层坚冰,好似被他的一句话撬出一道细缝,暖融融的热流顺着缝隙漫进去,熨得她整颗心都发颤。


    望着周慕斌额角未干的汗渍,还有那些因为就他造成的伤口,那些疏离的话全堵在了喉咙里,一个字都说出口。


    崔晓也没像往常那样抗拒用力挣开他的手,只是垂眸盯着他渗血的伤口,指尖无意识地蜷起,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声音还裹着高烧后的沙哑,却藏着不易察觉的紧绷,连语速都慢了半拍,“你的……伤口还在流血。”


    周慕斌明显愣了一下,黑眸里先是闪过一丝错愕,像是没反应过来她会是这个态度,随即漫开铺天盖地的狂喜,嘴角不受控制地往上扬。


    他刚要开口说些“为你流血也值”的花言巧语,话到嘴边还没出口,就被崔晓带着点急意的冷声打断。


    “你先去包扎伤口。”


    她轻轻抽回手时,指尖不经意间抻到了他的伤口,见他闷哼一声,动作立刻放得更轻。


    周慕斌无所谓的耸耸肩,“我一个大男人,没那么矫情。”


    崔晓皱眉,目光瞥见了床头的医护用品,里面就有纱布之类的简单物品。


    想必是赶往医院的路上,救援队拿给周慕斌应急用的。


    崔晓撑着床头慢慢掀开被子下床,刚站定就晃了一下,赶紧扶住床柱。


    毕竟烧了三天刚退,身子还虚着,连脚步都带着虚浮的轻飘。


    她走到桌边打开那只深棕色药箱,里面的碘伏、纱布整齐码放着。


    回头见他还傻站着看自己,眉头不自觉地蹙起,语气里带了点不容拒绝的认真,却比往常柔和了许多,“愣着做什么?过来坐下,我给你重新包扎。”


    周慕斌立刻乖得像只大型犬,快步走过去坐在桌边的木凳上,还特意把凳子往她那边挪了挪,调整坐姿时小心翼翼护着受伤的位置,主动凑到她面前。


    他盯着她低头挑碘伏、剪纱布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发顶,镀着一层暖融融的光晕,连她微蹙的眉尖、认真抿起的嘴角都显得软乎乎的。


    崔晓蘸了碘伏的棉签碰到伤口时,他下意识缩了一下,却没敢出声,只悄悄抬眼瞅她。


    这副小心翼翼的模样落在崔晓眼里,让她指尖的动作又轻了几分。


    周慕斌忽然觉得,就算再受十倍的伤,能换得她这般低头为自己包扎的模样,也伤得其所。


    崔晓似是安慰,“忍忍,消毒不彻底要留疤的。”


    棉签在伤口边缘轻轻打转,她忽然想起昏迷前南海湾的情况,指尖动作一顿,声音低低地问,“……灾区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周慕斌原本正盯着她的发顶出神,闻言立刻坐直了些,语气里带着难掩的赞许,“放心吧,都稳下来了。救援队昨天就彻底控制住了这次灾害,临时安置点也搭好了,吃的用的都送进去了。”


    他顿了顿,看着她骤然抬起满是关切的眼睛,刻意加重了语气,“而且你及时赶到,给了救援队最准确的勘测区坐标,他们就是靠着你给的准确位置,才在垮塌的临时棚屋下找到最后被困的勘测员和五个工人,一个都没少,全救出来了。”


    崔晓握着纱布的手猛地收紧,同时,心也落了地,“还好,他们没事,也不枉我冒险来这一趟。”


    这样的自然灾害,就是和时间赛跑。


    如果不是崔晓及时赶到南海湾,给出救援队受困人员最精准的定位,根本不会这么顺利。


    “他们是没事,你差点死了。”周慕斌语气有点冷,声音低了低,“再多的人,也比不上你的命重要。”


    他声音压得极低,尾音里藏着难以掩饰的后怕,黑眸紧紧锁着她,语气里满是后怕,“崔晓,我不许你这么不把自己的性命当回事。在我这儿,谁也比不上你。”


    崔晓被他突如其来的严肃震得愣了愣,随即抽回被他按着的肩膀,垂眸整理着药箱里的棉签。


    她垂眸,声音带着几分倔强的执拗,“那片区域的地形只有我最熟悉,要是我不去,他们可能根本等不到救援队找到。”


    崔晓抬眼看向他,眼底满是坚定,“要是还有下次,我还是会去。”


    她是东亚集团的副总,如果勘测人员和工人出事,集团的股市必定会受到影响,这不是崔晓想看见的。


    况且,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命,让她什么都不做,崔晓做不到。


    末了,周慕斌都被她气笑了。


    真是拿她没办法。


    算了,既然管不了,就只纵着她去了。


    大不了,他用命陪着。


    两天后的清晨,港城的薄雾还未散尽,周慕斌陪着崔晓走出了机场。


    不同于灾区,这里的空气里都裹着湿润的海风,周慕斌特意让司机开了辆平稳的轿车。


    崔晓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准时去公司报到。


    刚要走进办公区,就被匆匆赶来的侯总堵了个正着。


    侯总五十多岁的年纪,平日里总端着沉稳的架子,此刻却满脸焦灼,快步上前时甚至带起了一阵风,上下打量着崔晓,“我的大功臣,你可算平安回来了。听说你在灾区差点出大事,我这心悬了整整三天,后背的汗就没干过。”


    他一边说,一边朝身后的秘书递了个眼色,秘书立刻捧着一个烫金的信封走上前。


    侯总亲自接过信封塞进崔晓手里,语气里满是恳切,“这是公司给你的特别嘉奖,奖金是小事,主要是谢谢你,要不是你及时赶往灾区,不仅那几位勘测人员和工人性命难保,咱们集团下半年的几个重点项目也得泡汤,损失可就大了。”


    崔晓捏着沉甸甸的信封,刚要开口说“这是我该做的”,就见侯总压低了声音,凑近了些,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后怕,“说真的,你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没法交代。”


    谁不知道她背后站着的是港城的大佬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