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我死之后,此后武将竟有了偶像
作品:《盘点昏君配不上忠臣,皇帝们慌了》 彼时。
金榜上,画面伴随着字迹,再次展开。
你看着面前前来拜访的皇帝宠臣。
明明立了一身的功劳,如今不过是被派遣做了个臣子。
封王封侯,公爵遍地中,他只是一个臣,仅此而已。
你遣散了下人,神色平静至极。
“你管辖之地,天下精兵尽数在此,皇帝不会相信你造反。”
“你立下了一身功劳,如今他人封爵,你只是臣子,何不起兵?”
那位臣子知道你的才华和气魄手段,相信了你。
你看着他远远离去的背影,没有说话。
你又放眼这片天下,你看到的只有那些人满眼的权势,地位。
似乎书里的所有平等相待,君臣相宜,都像是一个笑话。
你这一身骨头,怎么会被所谓的天子压断。
你知道,一旦这里的事情爆发,你很有可能会死。
你背着手,缓缓向府邸走去。
可你要的,从来都不是求生,更不是求权势地位。
“如果这个世道已经没有那样的君臣平等,我就再亲手缔造一个。”
“我可以帮助你得到天下,也可以让你失去。”
那时候,你的眼眸依旧明亮。
【很快,那位边陲臣子起兵造反了,皇帝御驾亲征,你却拒绝了跟随,暗中传信告诉他,你会帮助他成就大业】
【但因为你的家臣弟弟叛变,将你深夜准备放了官府关押的奴隶和罪犯,让他们趁着皇帝领兵在外,袭杀皇后太子的消息传出来,事情也就此暴露】
【你终于还是失败了,你被捆起来,看着面前锋锐的刀锋,神色平静至极,你永远都是那样高昂的抬着头,眼里带着从容】
彼时。
金榜画面再次展开。
你看着面前的刀锋,平静至极。
曾经赏识你,一手将你引荐给如今这位皇帝的高官看着你,神色复杂。
“你后悔吗?”
出乎他的预料,你眼眸依旧明亮,带着平静反问他。
“你后悔吗?”
高官愕然,他皱着眉头,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但你看着他,明明你即将被斩杀,他才应该是那个尊贵的人。
可你的眼眸此刻却像是高高在上,带着怜悯。
“昔日三代之治,春秋时期,国君对待臣子,岂非互相尊重?”
“且看今日,尔等在君王面前,无异于走狗。”
“可笑。”
“这天下本不该有谁高高在上,不是吗?”
高官看着你,神色愈发震撼,良久,才终于平静。
当初你可以因为无人重视而逃离大军。
也可以因为皇帝对你的尊重和信任,拒绝三分天下。
今日谋反,也是因为如此。
他沉默着,苦笑了许久。
“斩。”
彼时。
金榜上。
新的画面也再次出现。
【你死了】
画面也随之展开。
死之前,你声音清越,一如许多年前年少之时。
“君不见韩非子云,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反五霸所以能成功名于天下者,必君臣俱力焉。”
“君不见孟子见梁惠王。王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日: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岂不闻晋卿不如楚,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
“岂不闻唐虞,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
“天下,本不该成为君王一个人的天下。”
“君可择臣,臣可择君,你为何高高在上。”
“这个世道不该是这样的,本就不该是这样。”
“这不是我要看到的世道。”
冰冷的刀锋挥动,终于,你眼前陷入一片昏暗。
你知道,这从来都不是你要的世道。
到死,你仍是挺立着傲骨。
——————
这一刻。
大秦。
秦始皇眯着眼睛,眼里终于不复之前的轻蔑不屑。
他看着画面中那道身影,沉默了许久。
正是他开启了六国一统,奠定了君上臣下的关系。
站在君王的立场上,他本就没错。
若非如此,政令如何下达,天下岂非再次四分五裂?
可站在这位臣子的立场上看呢?
他没有说话。
一个能够为了君王厚待尊重,放弃三分天下的臣子。
他会是为了权势,为了地位而造反之辈吗?
他造反,只是为了君王对他的高高在上,轻蔑慢待。
他永远不会成为任何人的奴仆。
他有属于自己的一身傲骨。
“君臣平等吗?可是,时代不同了。”
秦始皇赢政,此刻眼眸复杂,带着惋惜,也带着理所当然。
而另一边。
北宋。
太祖皇帝赵匡胤看着金榜,摇了摇头。
他已经知道此人到底是谁了。
“这位淮阴侯,太刚烈了。”
良久,赵匡胤才终于忍不住苦笑着。
他又怎么能不知道,此人造反的原因。
只是,君臣平等,从大秦出现后,便再也不会实现了。
就像分封下的诸侯一样,有了自立为王的资本,谁还会屈居人下?
这些皇帝也是,只有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一人独尊,才是他们的理想。
“所以,一切终究是你的理想主义吗?”
赵匡胤抬头,神色沧桑而复杂。
像是又看到了那个漆黑晦暗的深夜里,孤独纵马行走,抛弃所有权势富贵的身影。
那样桀骜,也那样孤独,与这个世道格格不入。
——————
这一刻。
大唐。
魏征平静的看着眼前画面。
以前的时代是可以批评君王的,臣子,甚至有才华的贤能都可以如此。
可现在。
魏征看了一眼满殿群臣,目光落到了李世民身上。
这位从善如流,广有贤名的君主。
即便是自己,也只是叫做进谏罢了。
他苦笑着看向金榜上,那个终于还是被斩首的身影,沉默了许久。
“君臣平等吗?怎么可能。”
与此同时。
大明。
张居正同样注视着金榜。
虽然他同样认为君臣平等是不可能的,但他仍是敬佩这位淮阴侯。
满腹才华,可以为君王的尊重,放弃天下,无畏生死。
也可以因为君王的不尊重,想要将之当作奴仆,义无反顾的造反。
他总是能在所有人预料不到的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
比如放弃在那位霸王身边的高官厚禄。
比如放弃在汉王身边好不容易得到的赏识。
他从来都不在乎地位,不在乎权力。
他要的,只是看一看那个君臣尊重,互相平等的世道,仅此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