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掠宝物无数,迁天下富户归秦!

作品:《我,大秦天道,开局点化始皇帝

    赵国邯郸,城门之外。


    郭开率领赵国朝堂群臣,跪倒在地,恭敬的向秦军叩首。


    “赵武昏庸无道,以致国运衰败,乃是赵国罪人!”


    “吾郭开今日联同赵国群臣,以赵王为礼献秦军,且开城投降!”


    “愿秦国将军看在吾等献城之功,免除死罪,不降罪于赵国百姓!”


    赵国群臣,皆是战战惶惶的拜伏在地。


    众多城中守备,此刻也丢盔弃甲,兵器甲胄堆积如山,只着白衣,随着群臣跪降秦军。


    “请将军免吾等死罪!”


    赵国邯郸的无尽百姓,皆是跪伏在地,叩首不已。


    此刻,被五花大绑,强制跪伏在地的赵王,看到这一幕,不禁悲从心来,满心的悲凉之意。


    王翦与王贲有些惊疑,先前二人还在商议怎么攻城。


    赵王放弃了周围的城池,集齐全部的兵力,又召集全部青壮上城楼守城门。


    如若赵国邯郸上下皆是拼命抵抗,秦军想要强攻邯郸城,也定要付出不小的伤亡,才可以攻破邯郸。


    为了覆灭赵国,就算是有所伤亡,秦军都会在所不惜。


    可王翦不曾想到的是,秦军行至邯郸城,还未发起进攻,赵国群臣竟是绑缚赵王,主动开城投降,向秦军示好。


    不过,王翦很快想到这应该是吕不韦的功劳,是吕不韦的大同商会劝降了郭开,让其带领赵国群臣投诚于秦军,主动进献邯郸城。


    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邯郸城,让王翦万分惊喜,振奋不已。


    王贲正是年轻气盛之际,对郭开等人之举,颇有微词,神情间尽是不屑和鄙夷之色。


    “赵王,身为赵国君王,落了一个如此境地,真是无能之辈,可笑至极!”


    “郭开身为赵国相国,不与赵国共存亡,竟是为了荣华富贵,做出卖国求荣之事,为人所不齿!”


    王翦大为赞同,心中也是大骂郭开没有羞耻之心,明明是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还绑架了赵国所有百姓,说得大义凛然,让其万分鄙夷。


    可在表面上,王翦却是不露分毫,还亲自上前,扶起了郭开。


    “尔等有弃暗投明之心,愿意投诚于我秦国,本将军定会厚待赵国百姓!”


    “请诸位放心,如若大王知道邯郸不起战火,就归附于我秦国,定当会重重赏赐尔等!”


    “来人,将赵王押入囚车,带回咸阳,由大王处置!”


    “其余人等,随本将军入城!”


    王翦万分激动,豪迈无比的带着大军,进入城门。


    秦军骑兵纵马而起,践踏起无尽烟尘,犹如潮水一般的涌入邯郸城中。


    很快,秦军就迅速控制了邯郸城的每一个地方,并且也占领了王宫。


    王翦纵马,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亲卫,来到赵国王宫之中。


    他扫视整个华贵的王宫,满心振奋,高声喝令。


    “来人,封锁王宫……”


    “王宫的所有金银宝物,全部封存起来,运回咸阳,进献给大王!”


    “赵王以及一众公卿贵族,全部关进囚车,重兵看守,明日班师回朝……”


    邯郸沦陷,赵王被俘,赵国群臣跪地而降。


    这个消息很快传出去,其余未被秦军占领的赵国城池,不是弃城而逃,就是传檄而定,纷纷向秦军表示降服。


    赵国,就此灭亡……


    ……


    燕国,蓟都。


    朝堂上,燕国正在举行朝会。


    燕丹正主持朝会,听着臣子的进言,心中暗自焦急。


    此时,群臣正在讨论怎么支援赵国一事,应当如何对抗秦军。


    就在这时,忽然有紧急军报,信使闯入了朝堂。


    “报!”


    “大王,不好了!”


    “赵国奸臣郭开联合重臣绑缚赵王,开邯郸城门向秦军投降!”


    “赵国,已经灭亡了……”


    这些话,宛如巨石猛然砸在群臣的头顶上,让其呆滞当场,陷入一片死寂。


    群臣面面相觑,满眼惊骇,脸上尽是不可置信之色。


    赵国就这么轻易灭亡了,竟是快到让人难以置信。


    一时之间,群臣具都鸦雀无声,燕丹厉声喝骂。


    “郭开身为相国,本应以赵国社稷为重。”


    “国难当前,郭开出卖了赵王,出卖了整个赵国!”


    “赵国灭亡的罪魁祸首,如此奸臣,当以受车裂之刑!”


    噗……


    怒骂过后的燕丹,双眼圆瞪,竟是气急攻心,而气得吐血,浑身无力的瘫倒,当场昏厥过去。


    一片死寂的燕国朝堂,因为燕丹的昏迷,而陷入一阵慌乱之中。


    ……


    魏国,大梁城。


    灵台宫,朝堂之中。


    赵国灭亡之事传至魏国朝堂,也让群臣惊骇万分,皆是不可置信。


    原本,魏王与群臣皆是认为赵国只要割城赔款,定不会灭亡,可不曾想到这么快就已经被秦国覆灭吞并了。


    这个消息,也让魏国上下,惊恐万状,也有了迫切的危机感。


    秦国先后覆灭了han国、赵国,大有着一扫天下之势,很有可能会继续攻占其他国家,而魏国也有可能是秦国的目标之一。


    魏王高坐王座之上,坐立不安,忧虑不已。


    “偌大的赵国,竟然就这样被秦国灭了!”


    “秦国本就与我魏国接壤,如今吞并了赵国,更是随时都有可能攻打过来!”


    “燕王联合我魏国、楚国与齐国,以四国之力对抗秦军!”


    “对于此事,尔等如何看待?”


    群臣面面相觑,皆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良久,在魏王逐渐不耐发怒之际,才有大臣走出一步,向王上进言。


    “大王,臣认为此事不妥!”


    “秦国与我魏国接壤,如若四国联手,必定会彻底惹怒赵国,定会集中全部力量攻打我魏国!”


    “届时,楚国、齐国可以置身事外,我魏国却是首当其冲,万万不可与燕国联合!”


    此话一出,众多大臣纷纷附议。


    “臣附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我魏国缺粮,正是需要向秦国进粮之时!”


    “如果与秦国开战,必定会陷入饥荒之困!”


    “且燕王得位不正,燕王喜随时都有可能杀回燕国,燕国自身难保,又怎能与我魏国结盟!”


    朝堂之上,群臣皆是反对结盟对抗秦国一事。


    “秦国与我魏国交好!”


    “臣认为应该派出使者,带着重宝进献秦国,以示我魏国的交好之心!”


    “只要我魏国与秦国维持好当前的关系,必定可以不起战火!”


    诸多大臣皆是受了大同商会的重金贿赂,又怎么会愿意与秦国交恶。


    就算有少许臣子,认为魏国应当联合燕国等国,共同对抗秦国。


    但这种声音在朝堂上,也是极其微弱,根本引不起一丝的波澜。


    况且,魏国也是有诸多顾忌,没有条件,也没有勇气全面对抗如日中天的秦国。


    魏王也是顾彼忌此,在群臣反对之后,再不甘心,也就此作罢。


    在魏国朝堂上,联盟抗秦一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魏国如此,齐国与楚国,也是如此,皆因为种种顾忌,担心成为了秦国的首要目标,而放弃结盟抗秦一事。


    只有燕国一家,根本翻不起风浪。*  ..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