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求援魏国,魏王定夺

作品:《我,大秦天道,开局点化始皇帝

    赵国,邯郸。


    王宫朝堂之上,赵王偃插着腰,在王座前来回踱步。


    朝堂群臣纷纷安抚,各自说着好话安慰赵王。


    “大王,撩阳城有赵葱与颜聚两位大将,还有三十万大军,以及墨家的白虎机关兽帮助守城!”


    “秦军只有区区十万,赵葱将军定当可以守住撩阳城,让秦军铩羽而归!”


    “大王,不必过于忧虑,待秦军粮草耗尽,定会是无功而返!”


    群臣的安抚与恭维,让赵王的神色稍微平和下来,心中也没有那么惊恐不安。


    此时,王宫之外,忽然传来一个信使急报。


    “报……”


    “撩阳城兵败,二十万士卒被杀,十万士卒被秦军降俘!”


    “撩阳城已经沦陷,被秦军所占领,如今王翦率领秦军往邯郸而来……”


    “赵葱与颜聚两位大将,皆是战死沙场上!”


    赵王听言,一阵惊惧,呆愣在当场。


    而朝堂群臣,更是面面相觑,皆是难以置信。


    “三十万大军,这可是三十万大军,是我赵国的大半精锐,怎么会守不住一个撩阳城!”


    “撩阳城怎么会被秦军攻破,不是还有墨家的机关术鼎力相助!”


    “没有这三十万大军,这让我赵国怎么能抵挡秦国的入侵……”


    三十万赵军士卒,还有墨家的白虎机关兽,还守不住撩阳城,让众人不可置信,觉得军报有假。


    就在赵王与群臣还未反应过来,又有急使进入朝堂来报。


    “报”


    “大王!不好了!”


    “秦军主将王贲,已经率兵攻破了攻破了占邺城,如今正往王城而来!”


    ……


    赵王心跳猛然一滞,浑身被吓得无力,顿时从王座上滑下,跌坐在地上。


    “报……”


    “大王,王翦大军已经攻破晋阳城……”


    “报!”


    “大王,王贲大军已经占领离石城……”


    “大王,灵寿城告急,挡不住王翦大军的进攻……”


    接连不断的各种紧急军报,让赵国整个朝堂群臣,陷入一片死寂。


    此刻的赵王,更是无比惊恐,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赵国要灭亡的危机,让他感到无尽的绝望,不知道如何是好。


    赵王慌乱无比,眼神狰狞,厉声大喝。


    “快!”


    “速速派出使者,向魏国求援!”


    “如今只有魏国派兵,才可以救我赵国!”


    如今,只有邻国魏国才来得及,也有这个实力派兵支援赵国。


    其他国家,不是离得太远,就是没有这个实力。


    至于燕国自身难保,根本无法抽调大军,哪怕可以做到,也很难来得及救援赵国。


    现在只有魏国全力支援,才可以让赵国不灭亡。


    当然,赵王也不放过任何希望,燕国、齐国、楚国,也一一派出求援的使者。


    只要魏国派出大军,为赵国挡住秦国的一波冲锋,燕国、齐国、楚国就来得及派兵增援,彻底赶出秦国。


    如今,赵国只有以五国之力,才有希望收回沦陷的国土。


    事实上,赵王已经不指望收回全部的国土,只要可以保住赵国,不让其彻底覆灭,已是他现在最大的心愿。


    “将附近所有城池的城卫守军,全部抽调回邯郸!”


    “还有所有青壮男子,皆是穿戴兵器甲胄,全部派上城墙,加固城防,抵挡秦军!”


    “只要保住邯郸,赵国就还有希望!”


    “赵国不灭,沦陷的国土就还有收回的希望!”


    不单单是向各国派出求援的使者,赵王还下达了一个个对抗秦军的对策。


    现在赵王已经完全放弃了其他城池,只想保住邯郸。


    只要邯郸可以守得住,赵国就不算是灭亡,就还有希望。


    在赵王下达了王令后,邯郸附近的城池守备,皆是被抽调回王城,所有城池,皆是成为毫无防守之城。


    城中守备的离去,让这些城池的百姓,皆是意识到赵国已经放弃了他们。


    赵王弃万民而不顾,只想保住邯郸,而不管其他城池的死活。


    一时之间,各个城池陷入了绝望之中,一片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而秦军所过之处,更是犹如无人之境,轻松拿下了各个赵国城池,但对城中百姓,并没有肆意杀戮。


    王翦和王贲两路大军,兵分两路,直举赵国邯郸。


    而途径之处,只要不反抗,秦军就不会杀戮平民百姓,甚至会大开城池粮仓,以此稳定民心。


    因此,两路大军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城池,皆是没有遇到像样的反抗,轻而易举的就控制了这些城池。


    在极短的时间,赵国国土沦落大半,迅速被秦军占领。


    ……


    魏国都城,大梁城。


    就在王翦与王贲两位大将,即将率领大军,攻向邯郸时。


    赵国的使者,也终于来到了灵台宫,向魏王求援。


    朝堂之上,魏王召集群臣,商议支援赵国一事。


    “你们都说说,han国使者前来求援!”


    “我魏国应否出兵,支援赵国抵抗秦军!”


    朝堂上,群臣闻言,却尽是一片沉默。


    良久,终于有臣子上前,向魏王建言。


    “大王,此事万万不可,还请三思!”


    “近年来,我魏国各地干旱,粮食歉收!”


    “秦国与我魏国交好,一直低价出手粮食,才使我魏国可以避免饥荒!”


    “如若这时出兵,必定与秦国交恶,秦国因此事不再供应粮食,我魏国必定会闹饥荒,惶恐引起民变!”


    “臣认为赵国只要愿意割地赔款,秦国也不会真的灭了赵国!”


    此后,魏国朝堂上,不少文武大臣,都纷纷上前进言。


    “臣附议!”


    “就算我魏国支援赵国,以秦军之凶猛,如若燕国、齐国与楚国按兵不动,也改变不了赵国的命运!”


    “请大王三思啊!”


    “还请大王三思啊……”


    原本,还有所犹豫的魏王,顿时做出了决定。


    从古至今,粮食问题,一直是各个朝代的重中之重,没有一个君王敢于忽视这个问题。


    魏国多个城池连年大旱,粮食歉收,已经到了饥荒的程度,因饥荒而诱发的农民起义数不胜数,魏王又怎么会不重视。


    而秦国一直大量供应粮食,价格还很平价,解决了魏国粮食歉收的问题。


    如若,秦国断供粮食,魏国必定会闹饥荒,很有可能就会出现造反起义,魏国内部大乱。


    正因如此,魏王才会投鼠忌器,根本不敢得罪秦国。


    况且,魏王知道如果其他三国不愿意出兵的话,单单只有一个魏国,也阻止不了赵国被秦军所灭的命运,只会拖累魏国。


    “诸位爱卿言之有理!”


    “派兵支援一事,那就作罢,让赵国使者回去吧!”


    魏王一声叹息,挥了挥手,深深感到无力。


    唇亡齿寒的道理,魏王不是不懂,只是以魏国当前的处境,也让他无法下定决心,与秦国交恶。


    乱世当前,明哲保身为重,也就顾不上其他国家。*  ..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