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国运衰微,星象变化

作品:《我,大秦天道,开局点化始皇帝

    天地苍茫,群山大泽之中。


    苏铭衣袂飘飘,如同九天临尘的谪仙,漫步在天地之间。


    这一方天地,灵气复苏加剧,世界上限拔高,出现了万千变化,一番细细感受,往往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夜空之上,天上星宿演变万千,与天地变化,相相呼应。


    此时,紫微帝星神芒大盛,威压诸天万千星宿。


    而其中一枚星光,却是倏忽暗淡下来,仿佛失去了所有活力一般。


    “咦……”


    “这是……赵国的国运?”


    “为何赵国的国运会大幅度衰退?莫非是……”


    苏铭的目光,落在星象之上,语气中有着一丝的讶异。


    一直以来,赵国的国运都是逐渐衰退,但较为缓慢,而今日,国运却是突然衰退大半,暗淡无光,这是灭国之象,才让他觉得惊异。


    在稍微推算一番后,苏铭已经知道了赵国国运衰退的前因后果。


    “果然如此,赵国国君荒淫无度,葬送了大好河山……”


    “赵国注定灭亡,这是大势所向,也是赵国国君亲自葬送了国运……”


    原来,在赵王用赵葱与颜聚两位将军,替换李牧,夺走李牧的兵权之后,并且企图杀害李牧,就注定了赵国的大势所向。


    李牧一离开撩阳城,赵国的国运就彻底衰败了。


    守不住撩阳城,就代表着赵国的国土也会守不住,注定赵国要灭亡了,国运也就呈现一片黯淡无光的景象。


    赵王竟是如此糊涂,听信奸臣谗言,做出愚蠢至极,还企图杀害忠臣良将,赵国焉有不灭国之理。


    大道至公,苏铭之所以会选择嬴政为天命之子,并不是他偏好于秦国,而是在七国之中,唯有秦国有一统天下的基础。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实行商鞅变法,从此由弱变强,打下了大好的基业。


    而反观赵国,人才济济,不弱于秦国,可近几代国君,用人唯亲,重用的人多数是公族贵戚,而有才能的蔺相如和廉颇等人,皆是得不到重用,反而听信奸臣谗言,毁掉了赵国的大好国运。


    赵国守住国土而不灭国都无力做到,更别论是一统天下。


    不仅仅是赵国,其余五国,皆是如此,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内忧外患,根本没有这个基础。


    唯有秦国蒸蒸日上,有一统天下的基业。


    苏铭想要推动这方天地的发展,建立大一统王朝,是很有必要,这样才可以带动整个世界的发展。


    因此,他才会选择了秦国,作为天命所归之国,或者说是秦国自身的条件,让其成为了上天的选择。


    而如今,在看到赵王做出如此糊涂之事,更加验证了苏铭的选择是有多正确。


    李牧死,赵国亡。


    一个李牧,固然影响不到赵国的大势。


    可赫赫战功的名将李牧,都落了一个如此的下场,就代表着过去,已经有无数忠臣名将,因赵王的猜忌而死。


    这样的赵国,岂有昌盛之理。


    在李牧从撩阳城离去之际,赵国灭亡已是无法改变的结果。


    苏铭收回目光,不再观望,而是继续漫步于天地之间,感受这一方天地的细微变化。


    ……


    撩阳城外,荒野之上。


    数匹快马疾驰如飞,李牧带着几名近身侍从,全力赶往雁门郡。


    李牧手中的马鞭,如雨点般落在马背上,一路疾驰,生恐误了军机。


    在赶至林间时,李牧心生不详,忽然拉停了战马。


    李牧眉头一皱,扭头看向了某一处。


    “隐而不见,非君子所为!”


    “诸位竟然来了,为何不现身,还要老夫请你们……”


    众多侍卫闻言,皆是一惊,这里还有人,莫非是秦军杀过来了。


    “将军,好眼力!”


    “吾等在此,奉王命格杀将军,还请将军见谅!”


    人未到声先至。


    奉王命格杀将军!


    这七个字,让李牧如遭重击!


    李牧对赵国忠心耿耿,可谓是呕心沥血,立下赫赫战功,镇守北部边境,击退匈奴十余年,可谓是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赵国!


    如今,他却是等来了一个被王令处死的下场,根本不由他为自身辩解的机会,可见王上的杀意浓烈且坚决。


    李牧满心悲愤,满脸的难以置信之色。


    “北部边境此时受强敌袭击,王上莫非是置边境于无人之境!”


    “大王,不顾雁门郡军机,竟是连这点时间都等不及……”


    ……


    林间穿来声音,带着一丝惋惜。


    “将军,你还不明白吗……”


    “所谓的边境战乱,只是杀将军之由!”


    “诸位听令,今日务必不能放走一个!”


    话音刚落,林间射出密密麻麻的利箭,犹如铺天盖地之势。


    啊!


    啊啊!


    李牧的几个侍卫,因挡不住利箭,浑身中箭,被射的像刺猬一样,从战马倒下。


    这一幕,让李牧更是万分悲愤,无比悔恨,是他一时糊涂,害了这些忠良之辈。


    此时,他怎么还会不明白,所谓的匈奴来袭,只不过是赵葱诱骗他交出兵权的理由,让他离开城外,好方便刺客动手。


    而李牧知道这都是赵王的安排,没有赵王的命令,赵葱就算是有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杀一个大将。


    况且,这次行刺的人,都是赵王身边的死士,只有赵王才可以调动这些死士。


    在李牧挡去所有弩箭后,一个个黑色劲装的武士身影,从林间出现。


    “几个宵小之辈,也想要取老夫性命!”


    “大王,当真老夫已经是老态龙钟,无力握剑不成……”


    李牧可不仅仅是精通兵法,而且还剑法高超,武功极高,几个赵国死士,断然是危及不了他的性命。


    只是,李牧也相当疑惑,赵王要执意杀他,为何才派了这么一点人在这里埋伏他。


    赵国死士一现身,恭敬地朝着李牧参拜。


    “自是不敢,如若在将军全盛时期,吾等就算人数增加十倍,也不是将军的对手!”


    “可将军忘记了那一杯壮行酒,吾想也是时候了,不知道将军是否觉得不适,真力运转困难……”


    李牧大惊,满目惊骇。


    方一运转真力,才发现真力犹如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反应,且浑身越发乏力。


    这时,李牧才明白这不是什么壮行酒,而是一杯毒酒。


    “好一个卑鄙赵葱!”


    “如若老夫今日不死,必定要亲手将贼子千刀万剐!”


    几个赵国死士,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一拥而上,对李牧展开猛烈的攻击。


    “锵!”


    “咔嚓!”


    剑刃碰撞,火花四溅,寒气飞舞。


    李牧反应迅速,勉强挡住了赵国死士的第一次进攻,可也因使不上力气,逐渐陷入险境之中。


    此刻,李牧满心悔恨,万般想不到自己不是死在沙场之上,不是被敌军所杀,反而会被自己守卫一生的赵国所杀,满心悔恨痛楚。


    就在李牧不低死士,身中数剑,从战马落下之际。


    在千钧一发之时,几道身影极速掠过,手中的刀剑,为李牧挡下了赵国死士的利剑。


    而来者的身份,却是让李牧万般难以置信,惊骇的看着这几人,万万不敢相信会是他们救了他。*  ..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