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郭开谏言,离间成功
作品:《我,大秦天道,开局点化始皇帝》 赵王面色阴沉,眼神幽深难测。
而赵王的神色,擅长察言观色的郭开,又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深意。
郭开见此,再次进言。
“李牧将军,乃是我赵国大将,举世无双,名望极高!”
“但我赵国也不止李牧一名大将,如宗室赵葱将军,清梠凛凛,壮气熊熊,赵之良将也!”
“还有从齐国投奔来赵国的颜聚将军,经文纬武,谋勇双全,对大王更是忠心耿耿,也是可用大才。”
“如若由赵葱将军与颜聚将军出兵,必然可以击退秦军,也可以解大王心头之忧!”
郭开此言,看似是在推荐赵葱与颜聚,但其用心却是极为阴毒,完全将李牧置身于死地。
如若,赵王真的重用了赵葱与颜聚,夺走李牧的兵权,那之后就会对失去兵权的李牧第一个开刀,后者就会因为王权猜忌,而含恨而终。
至于赵葱与颜聚真的是否担当重任,郭开并不在意,他只想除掉李牧这个眼中钉。
李牧这种名将的存在,威胁到郭开在赵国朝堂上独揽大权,唯有除掉李牧,他才可以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对于郭开这种佞臣而言,从来都不会在乎国家社稷,只在乎自己的权利与利益。
国之安危,从不在郭开的考虑之中。
秦国吕氏商会送来的无数金银宝物,让郭开极为满意,不惜出卖赵国和赵王,都要除掉李牧这个人。
况且,就算赵国真的亡国了,以郭开与吕氏商会的关系,也觉得自身可以去秦国讨一个高官厚禄的赏赐,他还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江山社稷,从不被他放在眼里,哪里有自身的荣华富贵重要。
正因如此,郭开才会不遗余力的诋毁李牧,甚至给其冠上谋反叛变之名,这也是为了向秦国表示忠心,为自己留好退路。
此番话,让赵王眼睛大亮,心上忧虑顿消。
“快,去找人将赵葱将军与颜聚将军请来,宣他们来见寡人!”
赵葱与颜聚在赵国的威望,远远比不上李牧。
就算这次击退了秦军,在战场立下大功,也不会影响到王权的稳定。
而且,赵王还可以借此机会,拿回李牧手中的兵权,为他的王权除去最大的隐患,乃是一举两得。
在君王的眼中,外敌终究是比不上内忧。
哪怕只是猜忌,也不允许其存在,不顾一切的消灭对王权的威胁,才是每一个君王都会不遗余力的。
因此,当郭开推荐这两个将军时,赵王才会这么振奋,觉得心中的忧虑,一下子得到了解决。
郭开听言,心下顿时得意暗笑,连忙应是。
很快,赵葱将军与颜聚将军,齐齐来到赵王身前。
两人恭敬拜倒,全然无一傲意。
“臣等拜见大王!”
“不知大王此次召见臣等,有何吩咐?”
赵王看着赵葱与颜聚两员大将,满心振奋,越看越是满意。
两位将军,虽无赫赫战功,可深得赵王的欢心,且让其放心无比,这才是赵王所需要的大将。
随后,赵王举起兵权虎符,大声下令。
“赵葱,颜聚,听令!”
“寡人今日将兵权虎符交予尔等,封赵葱将军为主将,颜聚为副将,前去撩阳城!”
“尔等即刻出发,接替李牧掌管二十万大军,驻守边境!”
“记住,撩阳城绝不能丢,城破,尔等就提着人头来见寡人!”
赵葱与颜聚两人闻言,顿时大为激动,心潮澎湃,兴奋的接过兵权虎符。
“臣等谨遵大王之命!”
“臣等在此立下军令,吾等不击退秦军,誓不还朝!”
赵葱与颜聚两人慷慨激昂,气势凛然,大有一副誓死精忠报国之势。
而赵王对此,不由龙颜大悦,极为兴奋。
“大王,李牧大权在握,掌握二十万大军!”
“两位将军虽威武不凡,可在边境的威望不如李牧!”
“如若李牧不交兵权,且拥兵自重,又该当如何?”
郭开再次进言,言语之中,更是完全将李牧当成了意图谋反的叛臣。
赵王听言,面色当即一沉,眼中杀机弥漫,闪烁冷冽之光。
“李牧若敢不从,便是有叛变之心!”
“尔等可将其拿下,打进大牢,如若反抗,持寡人王剑,将其斩杀当场!”
赵王将身上佩剑摘下,赏赐于赵葱与颜聚,乃是无上王权的象征。
赵葱与颜聚更是大喜,当即再次拜倒,大声谢恩。
“臣等谨遵大王之命!”
“有此王剑,臣等必定不负大王厚望,为大王除奸臣,击退秦军,永保我赵国江山千秋万代!”
对于赵王的旨令,赵葱与颜聚是既害怕,又激动。
害怕的是,李牧屡建奇功,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有着无上的威望,为国为民之心,人人皆知。
但就因为一些市井之中的流言,就引来赵王的猜忌,从而被夺去兵权,打人大牢,甚至要当场斩杀。
同为赵国将领,赵葱与颜聚二人怎么会不感到心寒,也担心日后也会落了一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但李牧被赵王猜忌,从而被夺去大权,也让赵葱、颜聚这种默默无闻的将领,有了出头的机会。
如今他们可以掌控赵国兵权,又怎么会不满心激动,万分振奋。
在赵葱与颜聚看来,这份差事,当真是称得上好差事。
赵国二十万精锐,陈兵于撩阳城,对抗区区十万秦军,优势极大,只需要守住城池,而不需要攻城略地,又怎么会有输的可能。
因此,赵葱与颜聚此次也是非常感激郭开,认为是他的推荐,才有了这份好差事,让他们得以建功立业,而不是一辈子一事无成,只能郁郁而终。
……
赵国撩阳城之外,秦军兵营之中。
对于李牧与六指黑侠严防死守,滴水不漏的城池,王翦并没有给予进攻,而是在此练起兵来。
此时的撩阳城,固若金汤,若是采取强攻,必定会带来极大的伤亡。
在王翦看来,撩阳城完全没有这个价值,让天圣军做出如此之大的牺牲,便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战略。
此时,一名哨探回营,前来禀报
“禀报将军,吕不韦丞相的离间之计,已然奏效!”
“赵王听信郭开进言,已经由赵葱与颜聚持兵权虎符,来接替李牧!”
王翦一听这个消息,顿时满心激动,万分振奋。
只是,他忽然心中一动,若有所悟。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李牧重视独立行事权,有可能为战场胜败而不从王命,不会交出兵权!”
李牧并不是愚忠之辈,他只为赵国江山社稷,断然不会顺利的交出兵权,这也是王翦的担心所在。
哨探见此,当即禀报。
“将军,且放心!”
“赵王已经赐下王剑,如若李牧不从,可当场格杀!”
王翦听此,眼中精光大亮。
“赵国有此昏君,乃是上天注定赵国要王!”
“我秦国灭其赵国,乃是顺从天命!”
王翦万分振奋,对于此战,也是毫无后顾之忧。* ..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