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献宝于秦,一统天下开始
作品:《我,大秦天道,开局点化始皇帝》 咸阳,王宫之中。
宫中烛火摇曳,嬴政伏案批改奏章。
嬴政一直处理政务到深夜,几乎日日爷爷如此。
以天人境的修为,又有诸葛亮等文臣的辅佐,才让他可以批阅天下政事,而没被政务拖垮身体。
“大王,赤松子求见!”
这时,葵花公公走进来,走到嬴政身边,神情恭敬地禀报。
嬴政听到葵花公公的禀报后,心中升起疑虑,赤松子为何会在深夜进宫觐见。
“宣!”
不过,嬴政放下手中的奏章,决定见一下赤松子。
“贫道拜见大王!”
赤松子进来,立刻便朝着嬴政恭拜。
“爱卿免礼!”
“多谢大王!”
……
一番行礼之后,赤松子站定,迫不及待的拿出灵符。
“大王!”
“贫道在钦天司,借助地灵人杰之地,得以领悟符文一道!”
“经过贫道的验证后,终于制作出一道灵符!”
此言一出,嬴政顿时身躯一震,万分惊喜。
“什么?灵符?”
嬴政一脸惊喜的放下手中的奏章,显然对赤松子所说的灵符,极为期待。
上古书籍,记载着符文之道,高深莫测,一道符纸,就有通天之能。
如若可以使上古符道重现天地间,又以被大秦所掌控的话,何愁不能一统天下。
而很快,葵花公公已经捧着赤松子上贡的灵符,来到了嬴政身边。
在拿到灵符后,有着天人境修为的嬴政,很快就感应到灵符的灵力运转,更是龙颜大悦。
而后,嬴政让葵花公公,将灵符拿出大殿,试验一番。
轰!
一声巨响,以及爆发出来的热浪,让嬴政更是狂喜,振奋无比。
灵符的威力,比之火药,也是过犹而不及。
除外,相对比火药,灵符无疑是更加方便保存和携带,且更加神出鬼没,可以打得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赤松子,你做的不错!”
嬴政收回眼光,当场赞了一声。
“多谢大王夸奖!”
“为我大秦兴盛,这都是钦天司应该做的……”
“如若无大王对天宗的支持,赐予诸多资源,供天宗使用,贫道也无法研制出灵符!”
陆行连忙躬身,一脸恭敬的回话,不敢居功。
“有功自然当赏,寡人岂会亏待与你!”
“赤松子听令!”
嬴政高居王座之上,威严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贫道在!”
赤松子神情一肃,连忙朝嬴政一拜
“赤松子领天宗加入我大秦以来,为我大秦屡立新功,赐灵液十瓶,黄金万两,其余修行资源,都尽量提供!”
“望赤松子可以带领钦天司,全力制作灵符,也为我大秦再造宝物!”
赤松子顿时万分激动,恭敬的拜谢。
“贫道,谢大王厚赏!”
“天宗上下一定尽心竭力,为大秦炼制出更多的仙道宝物!”
嬴政满意的颔首,眼中尽是赞许之光。
……
关中,咸阳王宫。
今日正值朝会,章台宫中,文武分列,气势威严庄重。
“臣等拜见大王!”
文武群臣分列两队,恭敬无比的大礼参拜。
嬴政高坐王座,冕旒神圣,气势威严庄重。
“众卿平身!”
群臣站起身来,开始商议朝政大事。
天工坊坊主陆行,率先上前,大声禀报。
“大王!”
“得益于我大秦铁矿石的产出增加,天工坊全力打造铠甲兵器,二十万新军已全部列装兵器铠甲!”
之前,二十万新军,因铁矿石不足的关系,大半士兵不能配备兵器铠甲。
嬴政曾因此事而质问过陆行,后大秦开拓新的铁矿,得以缓解铁矿石不足之事。
天工坊全力赶工,终于打造出足以列装全部大军的兵器铠甲,陆行也特意在朝会上提出此事。
嬴政微微颔首,对天工坊的贡献,也看在眼中。
在陆行之后,治栗内史站了出来,无比激动,大声开口。
“禀报大王!”
“我们根据上天给予的种植之法以及仙种,全年收成比之去年,高了三倍不止!”
“如今,我大秦粮食库存充盈,再无粮食之忧,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治栗内史,乃是朝堂内部管理粮食的官员。
大秦粮食库存,乃是国之大事,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因此,在国库充盈之际,治栗内史就向嬴政汇报这个好消息。
秦国耕地缺乏,又不是肥沃之地,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秦国多年。
如若不是粮食短期,或许秦国早些年,便已经开始扫平六国,只因为粮食问题,才限制了秦军的出征步伐。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有时候,打仗打的就是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就算再强大的军队,也会铩羽而归。
况且,如果国内缺粮,闹起饥荒的话,更是会引起内战,莫说是对外作战,就算是国内,都无法平定。
正因如此,粮食问题,一直都是秦国重中之重的大事,也是决定对外征战的主要因素。
在有了超级水稻、土豆、玉米等种子之后,秦国开始在农家的带领之下,开始逐渐更换耕种,粮食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今年,更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国库最充盈的一年。
嬴政闻言大喜,心头大石,终于可以放下。
朝堂之上,捷讯是一个接一个。
当前的秦国,的确是国运昌盛,国泰民安,才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喜报。
秦人尚武,之前因粮食问题,才会韬光养晦。
而在粮食丰收,国库充盈,又覆灭了han国,打了一场极其漂亮的胜战。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的文武百官再次蠢蠢欲动,想要继续讨伐天下,为大秦开疆拓土。
吕不韦主动站出来,向嬴政禀报。
“大王,商会最近行动迅速,已为我大秦带回大量的财物!”
“如今我大秦国力鼎盛,军威强横,士气如虹,民心所向,天时地利人和皆齐,正是出兵扩张的最好时机!”
“臣请大王发兵,攻伐天下!”
群臣听闻此话,一个个顿时振奋无比,纷纷出声附和。
“大王,大军修养已久,坚甲利刃,军中男儿已久迫不及待了!”
“大王,时机已到,是建功立业之际!”
“臣请大王下令,发兵攻伐天下!”
“臣附议,此时正是对外作战的良机!”
满堂朝臣,此时具都站出来附议,请嬴政发兵。
嬴政高坐王位,威严的俯视群臣。
对于群臣的提议,他也早有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幕。
秦国做了那么多的准备,本就是为了攻伐天下,发兵攻伐六国,这也是嬴政继位时既定的大计。
“发兵攻伐天下之事,寡人准了!”
“诸位爱卿,且议一议,我大秦应当先攻打哪一国!”
整个大殿之中,嬴政低沉威严的声音,不断回荡震颤,微微轰鸣。
群臣顿时大为惊喜,激动无比,朝堂之上,气氛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