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陈兄,真不是我们见利忘义,实在是皇太孙那边给的太多了……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对于秦牧的不告而别,老朱是饱含幽怨的。


    只是这一次,秦牧有着充足的理由,让他连拒绝的话都说不出。


    因为秦牧此次请假是要去钟山,拜祭已故太子朱标和已故太子妃常英子。


    朱元璋最看重孝道,对于这个理由实在是没有半点抵抗力。


    他唯一有幽怨的是,这鳖孙也不事先跟他说一声,他好让礼部策划一下,搞个声势浩大点的场面。


    现在这鳖孙不声不响的摸了过去,他再吩咐礼部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他的这点小怨念不重,本来他也打算今年五月份,召集各地的藩王进京,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祭奠已故太子的仪式,顺便让他们拜见一下皇太孙,确立一下君臣的名分。


    二虎见皇爷看完了少主的请假条,赶忙上前禀报。


    “皇爷,少主临走之时,还给您老送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老朱原本失望的脸上,立马露出好奇之色。


    不过,这抹好奇很快就消散。


    他是皇帝,怎么能贪图大孙送的东西呢!


    这要是传出去,还不够丢人的!


    二虎敏锐的察觉到皇爷的变化,心下暗笑不已。


    “皇爷,您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老朱压着好奇心,快步走出大殿,赫然看到殿外停着一辆马车。


    这辆马车出奇的大,比他的龙撵都要大上不少。


    只是涂装很土,几乎是清一色的原木,只刷了一边清漆。


    老朱见只是一辆马车,脸上立马露出失望之色。


    “嗨!”


    “咱还以为这鳖孙能送咱个床垫呢,哪成想就是这破玩意?”


    “皇爷,这可不是一般的马车!”


    二虎上前拉开马车的门,刘典颠颠的从里边跳出来,给朱元璋见礼。


    朱元璋一看到这孩子,脸上立马露出欣慰的笑容。


    “算那鳖孙有良心,竟然舍得把你送进来!”


    “东西可曾带了?”


    刘典笑嘻嘻的说道。


    “带着呢,一共两套!”


    “秦哥……不不,太孙殿下说,一套留在车上,给陛下充当移动电台,方便陛下出宫巡幸各地时之用。”


    “另外一套就装在您的乾清宫,陛下若有什么军国大事,可直接对天下个州府发号施令!”


    朱元璋听了这话,激动的直拍大腿。


    “好!”


    “咱大孙这事干的漂亮!”


    “对了,现在邮电部建的咋样了,框架搭出来了吗?”


    “回禀陛下,框架基本上搭出来了,而且已经招募京畿附近的百姓子弟学习操作,不出一个月,就能在大明各州府铺设完整的无线电网络。”


    老朱听得心潮澎湃,甚至已经开始幻想,自己越过中枢六部,直接跟天下各州府发号施令的场景。


    “好好干!”


    “以后邮电部尚书的差事就是你的了!”


    刘典听到这话两只眼珠子都等起来了,这可是皇帝陛下的亲自许诺啊!


    “小人谢过陛下隆恩!”


    “不过,这事还得问过太孙殿下吧?”


    “他要是不发话,我可不敢当,嘿嘿嘿……”


    朱元璋闻言瞪了这小子一眼,笑骂道。


    “倒是一条好狗,连咱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


    跟秦牧混久了的人,向来是没脸没皮的。


    刘典被老朱如此“夸奖”直接“汪汪”两声,把老朱给逗得一阵哈哈大笑,直骂他是个皮猴子。


    不过老朱在笑过之后,突然意识到不对劲。


    那鳖孙怎么会如此好心,给自己送来两套千里传信的神器?


    该不会那小子又想跑出去瞎晃悠吧?


    “咱大孙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二虎一听这话,赶忙上前大拍马屁。


    “圣明不过皇爷,少主确实有别的事。”


    “他临走前说,拜祭完大爷,就顺路去一趟太平府,视察一下当地的山川形胜,规划在哪里建厂合适。”


    “少主说,毕竟要砸进去上百万两银钱,不亲自看一眼实在不放心,所以……”


    老朱听到这话狠狠的瞪了眼二虎。


    “你不用替那鳖孙说好话,咱心里晓得轻重!”


    “一百万两可不是小数目,而且是关乎咱大明国运的大事,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是是,皇爷说的是……”


    朱元璋叹了口气,随即吩咐道。


    “找几个人,协助这孩子把千里通信的东西给咱先搭起来,然后问问那鳖孙到哪儿了!”


    “唉!”


    “卑职马上吩咐!”


    老朱吩咐完就背着手回去处理公事去了,留下二虎在外边跟刘典忙活。


    好在这东西搭建很简单,只要派个人爬上大殿的顶部,立一根天线就能干活。


    因此,老朱在大殿里刚批阅两份奏疏,那边就回说已经搞定了。


    老朱当即给秦牧发了一封碎碎念的圣旨。


    “圣谕:大孙出门在外要按时吃饭,按时行进,好好休息,切莫为了赶时间而以身犯险。路过密林之时,一定要多派斥候探马,确定安全才可通行……”


    刘典一见到这“圣谕”,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咱大明皇帝要是这么晚,他这几根手指可不够用啊!


    可这是圣谕,他也不敢随便修改,只好硬着头皮啪啪打字。


    老朱的电报发出去,很快就收到了秦牧的回应。


    相比老朱的碎碎念,秦牧的回应就简单多了,非常考虑底层发报人员的辛苦。


    只是老朱看着秦牧的回复,气得鼻子都快歪了。


    “已阅?”


    “这鳖孙就给咱回了个已阅?”


    “咱给臣子的奏疏都没这么简略,他给咱的回复就俩字?”


    老朱气得将电报团成一团,仍在地上还不解气,还上去使劲的踩了两脚。


    “给那鳖孙再发一封电报,让他每天汇报行程,不得少于一百字!”


    “少一个字,等他回来的时候,咱就打他一百大板!”


    老朱撂下这句狠话,就气哼哼的回去批阅奏疏。


    由于老朱带着气,可想而知那些上书的臣子有多倒霉了。


    有个错别字都得被他挑出来,写上两百字的污言秽语,将其给臭骂一顿。


    要是有那不合理的奏疏,更是会被他毫不留情的驳回。


    比如说有个叫陈伯颜的御史,上书请求调离都察院,去下边当一个小小的县令。


    他给出的理由很充分,说想体察一下百姓疾苦,就算不能做掌印官,当个县丞也行。


    不过老朱对他的奏疏就两个字——不许!


    老朱一看这奏疏上的人名,就知道这货是谁了。


    要不是这货上蹿下跳,也不至于有那么多人弹劾皇太孙!


    现在所有人都拿了他大孙的好处,改变口风不在弹劾,还纷纷递上贺表。


    唯有这厮硬挺着不松口,还每天一份的弹章往上递。


    老朱之所以不许他调离,虽然有惜才之意,但更多的却是想故意折腾这家伙一番。


    他早就通过锦衣卫得知,自打都察院那些人拿了他大孙的股票,就开始自发的对陈伯颜进行排挤。


    至于理由则很简单,因为陈伯颜的存在,就仿佛证明他们是贪图利益的小人一般。


    只有把他这个“搅屎棍”给撵走,他们心里才舒坦点。


    当然,也不排除他们想拍皇太孙和皇帝马屁的嫌疑。


    不过,这种拍马屁的嫌疑肯定非常靠后,只是顺带脚的事。


    因此,老朱为了恶心都察院那帮人,连带着恶心陈伯颜,直接拒绝了他的调离。


    你不是在都察院混不下去了么?


    咱还就让你待在那儿!


    嘿嘿嘿!


    老朱在小小的报复了一下都察院那帮混蛋,感觉心里爽极了,中午都多吃了两碗饭。


    然而,都察院的那群人可就不那么爽了。


    当他们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陈伯颜竟然还在食堂,一个个眼神都变了。


    陈伯颜被众人看到一阵腻味。


    “你们看什么看!”


    “我陈伯颜早就不屑跟你们这群唯利是图的小人为伍,一大早就上书请求调离了!”


    “我宁愿去西北当县丞,吃沙子,也不留在这等腌臜之地!”


    有些连嫩的官员听到陈伯颜的怒斥,不由尴尬的解释道。


    “陈兄,真不是我们见利忘义,实在是……


    “实在是皇太孙那边给的太多了……”


    都察院左都御史袁泰进入都察院食堂,正好听到那位年轻御史的话,心里不禁感慨。


    确实是给的太多了,要不然老夫也不能沦陷啊……


    普通御史可凭借官身购买一百股,而他这个左都御史的购买额度,可是一千股呢!


    这一千股是什么概念,那就是白花花的十五万两银子!


    虽说这些股票要掏真金白银去买,但秦牧那厮给出了九折的优惠,等于是一转手就能白赚一万多两银子!


    这么多钱,就是给他们老朱家打一辈子工也攒不下啊!


    而且,这还是合理合法赚来的钱,就是皇帝知道了都不带生气的。


    毕竟,宫里不也大把的买着股票吃息么?


    前些天玄武煤业发分红的时候,很多人可是都看见了,有几个宫里的管事太监赶着马车去拉银子!


    皇帝都吃玄武煤业的分红,凭啥我们当官的不能吃?


    至于可怜的吕氏,以及可怜的原皇长孙朱允炆,只能让他们继续可怜下去了……


    陈伯颜见同僚竟都是这般嘴脸,气得直接掀了桌子。


    “诸位身为御史言官,难不成就只顾贪图眼前之利,而忘了朝廷大义?”


    “再者说,诸位每天上值,就忍心看着太子殿下的遗孀在寒风中呼号?”


    陈伯颜的话说的众人一阵面红耳赤,很多人都羞愧的低下了头。


    但没有一个人出声,因为他们都拿了钱,而且上了贺表。


    此时一旦反口,那就真是里外不是人了。


    不仅得罪了皇太孙,也玷污了自己的名节。


    可陈伯颜的话也有几分道理,这每天看着吕氏住着那小院,确实太烦人了。


    更烦人的是,吕氏租赁的小院几乎挨着都察院,两边就隔了几十丈远。


    众人在思索一番后,齐刷刷的看向左都御史袁泰。


    要说拿钱最多的还得是咱们老大,他那左都御史的牌子可值一千股呢!


    袁泰本来吃的好好的,哪怕陈伯颜掀桌子,都没能打扰他吃饭的好心情。


    现在突然见众人看向他,把他看的一阵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