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辞旧迎新之抓福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洪武二十五年的最后一天。
应天府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庆祝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也为迎接崭新的洪武二十六年做准备。
这一天玄武卫也非常热闹,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新房,穿上了新衣。
凡是跟着秦指挥使北征的子弟,具都获得了朝廷的封赏。
虽然朝廷给的钱不多,但自家子弟好歹也是立了军功,获得了皇帝陛下的圣旨嘉奖,已经足够光耀门楣。
因此,每一个玄武卫军户,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他们第一次觉得日子有了盼头,生活有了保障,未来有了依靠。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他们跟了一个好上官。
这个上官既不会惦记他们那点地,又不会贪墨他们那点赏赐。
反而每一个跟他北征的小兵,都从自家上官身上站够了便宜。
凡是他们觉得老百姓用不上的战利品,全都高价“送”给了自家指挥使。
然后他们指挥使为了不落得占小兵便宜的名声,又给了远超他们预期的银两作为回报。
据说,现在指挥使家里的库房,还堆着几十车的名贵皮草卖不动呢。
这让玄武卫的小兵们非常愧疚,过年这天一大早,就带着自家老子娘,来给自家指挥使磕头拜年。
至于退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甚至连想都没想过。
按军户里有那群不要脸的老兵痞的说法,给指挥使退钱,那是在打指挥使的脸!
人指挥使家大业大,在乎你们那仨瓜俩枣?
还是磕头划算,既能表示忠心,又能表示尊敬,最重要的还省钱,不用准备礼物破费……
再者说,给指挥使磕头又不白磕,临了还能在指挥使家的门口抓一大把铜钱当赏钱。
玄武卫的人都要脸,每个人都只抓一把,不多不少。
只是每家每户,都不约而同的让家里手掌最大的那人去抓钱。
每当一个军户从秦牧小院门口的竹筐里抓完钱,就会跑到一边喜滋滋的数着,数完之后还会炫耀一下自己的战绩。
然后下一个磕完头的军户,在抓钱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慎重,把手直接插到铜钱里,然后“托”这手上来,尽可能让自己多抓几枚铜钱。
他们管这叫“抓福”,抓的铜钱越多,明年的福气就越大。
毕竟,这可是秦指挥使家的钱!
秦指挥使是谁?
文能提笔中三元,武能杀倭拒北元的神仙中人。
要是秦指挥使家的钱没有福气,那天底下就没有有福气的人家了!
在众人的哄闹声中,转眼就轮到田大炮一家。
田大炮一出场,周围的军户就对他投来羡慕的目光,对着他父母更是一阵恭维。
“田大哥,你家大炮这孩子可不得了哩,年纪轻轻就获封千户,将来迟早是要封侯拜相的哩!”
“谁说不是哩,俺们早就说嘛,大炮这孩子将来能有出息!”
“你看看,这才跟着咱家指挥使打了一场仗,就获封千户官,那以后指不定多风光哩!”
田大炮的老子田亮,原本不过是玄武庄上的一名普通军户。
因为跟着蓝玉北征,大腿上被戳了个洞,虽然大腿被保住了,却落下个踮脚的毛病。
打仗是不能打了,不管是冲锋,还是撤退,就他这腿脚肯定跟不上。
加上他大字不识几个,就算蓝玉想抬举他,让他当个军需官,他也没那个本事。
无奈之下,他只能成为一名庄户,负责给蓝大将军种地。
这么多年来,他哪受过这么多人的吹捧?
往日里,别人见到他的时候,能管他叫一声田瘸子,已经算是尊重了!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一个人而改变。
自从蓝大将军将玄武庄送给自家指挥使,自家的日子就一天一个样。
房有了,三间大瓦房。
钱有了,每月两千多文钱赚着,一年到头打着跟头花都花不完。
自家儿子因为跟着指挥使去了一趟北边,连军功都有了,直接获封千户,成了大明的中级军官!
这份荣耀都是归功于一人,那就是这个小院的主人,指挥使秦牧。
因此,当田亮跪在小院门外,朝着小院大门磕头的时候,他是怀着非常感恩的心情的。
当他发现自家小儿子磕头的时候没磕出声,当即按着小儿子的脑袋重磕了一遍。
“你个没良心的兔崽子!”
“给自家指挥使磕头还敢偷奸耍滑,看咱回家不把你吊起来打!”
田大炮磕头的时候尤为用力。
虽然他知道,自家指挥使此时肯定在睡懒觉,根本就看不到他磕头,但他依然非常卖力,一连磕了十几个头才算停。
在田家全都磕完头后,就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抓福。
尽管天大亮的手在家里最大,但他并未上前,而是鼓励的推了推儿子。
因为他听人说,谁抓福,这福气就跟着谁。
他这辈子是没指望了,将来他们老田家,就靠大儿子顶门立户。
而且,随着儿子升为千户,将来免不了要经常上战场。
因此,这个福给儿子是最合适的。
“老大,这福你抓!”
“嗯!”
田大炮也不跟老爹客气,直接走到大筐前边,学着其他人那般,将手伸进筐底。
然后使劲一捞,连胳膊带袖子,加上他那经常装填炮弹,早已磨的满是老茧的手,直接抓上来几百枚铜钱。
边上的军户看到这景象,连连惊呼出声。
“难怪田家大娃能立功受赏,你看看人家这脑袋瓜,就是比咱们好使!”
“咱们还拼谁手大呢,人家连胳膊都用上了,当真是开了眼啦!”
田亮看到自家儿子如此聪明,开心的咧着大嘴傻笑。
见儿子从竹筐里拿出手,他赶忙撩起前摆,在儿子的胳膊底下衬着。
这也是玄武卫的说法,说是铜钱带地上,福气也就减了。
为了不让福气减弱,就不能让铜钱掉了。
父子俩配合着,赶忙跑到一边去数钱。
其他人见状也呼啦一下围上来,待到数出一共多少钱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四百零二枚!”
“田家大小子,一把下去竟然捞上来整整四吊钱!”
“比之前最多的那人,还多抓了一吊钱!”
“这是天大的福气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