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我大明还有其他皇孙?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朱元璋将关于秦牧的所有内容,来来回回翻看了好几遍。


    就连秦牧所撰写的状纸,他也认真翻阅了。


    虽然是抄录,但依然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这孩子的思维缜密。


    至于完备的证据,更是让朱元璋大开眼界。


    他从未想过,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能干出这样出色的事情!


    先不说秦牧有没有治国才能,单是这份处理案件的能力,让他当个大理寺卿,没有一点问题。


    虽然朱元璋对秦牧的能力很认可,但他依然叫来了刑部的主官詹微,给他看了秦牧所准备的状纸和材料。


    “给咱看看这个案子可有什么疏漏!”


    左都御史兼刑部尚书詹微拿过状纸、药房证言等文书,随意翻看后登时愣住,又回头重新认真阅读一遍。


    “陛下,这案子实乃铁证如山,没有丝毫可指摘之处!”


    “如果非要说点什么,微臣只能说这案子办的老道之极,不管送到哪个衙门,都只剩下盖印抓人了!”


    “另外,老臣斗胆问一句陛下,可否告知办理此案之人的姓名?”


    “老臣以为,以此人之才能,当个刑部侍郎绰绰有余!”


    朱元璋见刑部尚书都如此肯定秦牧,心里甭提多得意了,就跟吃了蜂蜜是的,满心满嘴都是甜滋滋的味道。


    朱元璋笑着将詹微打发出去,随后,他又派人叫来礼部尚书赵勉,将秦牧在院试、府试、县试三场考试的试卷,全都拿给赵勉观看。


    “赵尚书,你帮咱看看,这三篇文章写的咋样,其人有几分才学。”


    赵勉拿起试卷,一看竟然是普通的县试题目,心中就有些轻视,可当他看到工工整整的馆阁体时,眼睛不由一亮。


    先不说别的,单说这手字也值个秀才功名了。


    可当他看过文章后,却着实被文章的内容给震撼到了。


    “好!”


    “好文!”


    “好文章!”


    “着实的好文章!”


    “尤其是束股和大结这里,简直是精彩万分啊!”


    赵勉越说越激动,最后甚至摇头晃脑的背诵起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王阳。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老!


    壮哉我大明少年,与国无疆!


    不错,这就是的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


    秦牧将其用在了县试上,直接凭此夺得了县试的案首!


    虽然有些暴殄天物,但谁让他是个学渣,根本不会写八股文呢……


    好在他也无意于官场,也不用担心以后会露馅。


    朱元璋听着礼部尚书背的起劲,也不由自主的跟着背诵。


    他第一次看到这片文章,就被深深的吸引了。


    这八股文写的太漂亮了,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最重要的是,这片八股文里仿佛有一股劲,一种不服输,不畏惧艰难险阻的劲,读着特别提振精神和气势,让他百看不厌。


    两人将文章背诵完毕,有感觉唇齿留香。


    这就是锦绣文章的魅力。


    只是,两人谁也未曾想过,这等魅力会出现在平平无奇的秀才考试中。


    “陛下!”


    “此乃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呀!”


    “单是这份文采风流,就可振奋我大明几十年的文运!”


    朱元璋听了这话喜笑颜开,比听那帮大臣拍他马屁还感到兴奋。


    由于太过高兴和欣慰,他甚至破天荒的从龙椅上走了下来,亲自来到礼部尚书赵勉身边!


    这可着实把赵勉给吓坏了,心里惴惴的想到,自己也没说错话啊?


    就在赵勉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朱元璋走到他身边,热情的拉着他的手。


    “赵尚书年纪大了,站久了容易累!”


    “来人,赶紧给赵爱卿赐座!”


    “陛下!”


    “老臣不敢!”


    朱元璋蛮横的按着赵勉,将他按在小太监搬来的椅子上。


    “咱说你敢你就敢!”


    “那个谁,给咱也搬一把椅子,咱要跟赵爱卿好好唠唠!”


    当朱元璋紧挨着赵勉坐下时,把赵勉给吓得蹭就站起来了。


    要知道,自打朱元璋杀了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后,还从未对臣子如此和颜悦色过。


    一时间,赵勉吓得,都以为自己死期将至了。


    朱元璋重新拉着赵勉坐下,然后拿过另外两篇文章递给他。


    “赵爱卿,你帮咱看看,这两篇文章写的咋样!”


    赵勉怀着极度恐惧的心情,将两篇文章匆匆看了一遍。


    越看越吃惊,看到最后之时,甚至激动的站了起来。


    “陛下!”


    “此子有状元之才啊!”


    “敢问陛下,这两篇文章是何人所做?”


    朱元璋听到赵勉如此称赞,故作谦虚的摆摆手。


    只是那咧开就合不上的嘴,暴露了他那骄傲得意的心情。


    “嗨!”


    “什么大才不大才的,这是咱的一个孙辈胡乱写的!”


    “孙辈?”


    礼部尚书赵勉大吃一惊,他早就听闻皇上有意立薨太子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莫非这几篇文章是他所做?


    想到此处,赵勉当即跪倒在地,三呼万岁。


    “老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皇孙朱允炆实乃天纵之才,陛下有此贤孙,实乃大明之福,社稷之服哇!”


    朱元璋闻言脸上的笑容霎时敛去,不过也没有露出生气的表情。


    “赵尚书猜错了,此文章不是朱允炆所做!”


    “不是朱允炆殿下?”


    “莫非是朱允熥殿下?”


    “可老臣从未听说朱允熥有才名呀……”


    朱元璋再次摆摆手。


    “唉!”


    “你就别瞎猜了,也不是朱允熥,是咱的另一个孙辈所做。”


    “另一个?”


    赵勉更懵了,难道我大明还有其他皇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