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咱这点心思谁都没提,这孩子咋琢磨的这么透!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秦牧也不在推辞,当即狼吞虎咽起来。
今天折腾一天了,他还真饿的前胸贴后背。
两大碗面条下肚,秦牧的肚子总算是有点底了,开始一口一口的慢慢吃。
“黄爷爷,你得留点肚,要不然一会儿吃不下宫里的酒席啦!”
朱元璋不屑的撇撇嘴。
“宫里的那席面还有个吃?”
“咱告诉你吧,宫里凡是重大宴请,做的那东西就根本没法吃。”
“能整熟就不错了,至于味道,连你锅里的面条都比不上!”
秦牧闻言一脸的不信。
“黄爷爷又骗我!”
“那可是宫里的酒席,咋也比我这儿强多了!”
朱元璋笑笑道。
“确实强一点,不过强的那点都在面上呢,样子比你这面条好看,哪怕是根萝卜,他们也能雕出花来,哈哈哈!”
“这倒是,嘿嘿……”
朱元璋勉强吃了半碗,实在是吃不动了,看着碗里剩下的面条发愁。
“唉!”
“岁数大了,饭量也变小了。”
“要是放在前几年,这样好吃的面条,我一顿能吃三大碗!”
秦牧看了看黄老头,又看了看碗。
“黄爷爷,真吃不动了吗?”
“再吃点吧?”
朱元璋摇摇头道。
“真吃不动了,只是可惜了剩下的面条,这可都是粮食啊……”
秦牧伸手拿过剩下的半碗面条,直接扣在自己的碗里,随即西里呼噜的大吃起来。
朱元璋怔怔的看着秦牧,他可是知道这小子的赚钱能力的,光靠卖咸菜一年都能净赚个五六万两银子!
这么富裕的孩子,竟然一点都不嫌弃自己个糟老头子,这让朱元璋大感意外。
秦牧见朱元璋久久没动静,于是抬头看了一眼,只见对方直勾勾的看着自己,他不由尴尬的解释了句。
“黄爷爷,浪费粮食可耻……”
朱元璋听到秦牧说出如此朴实的话,感动的眼角有泪痕闪烁。
“大孙教训的对,浪费粮食可耻!”
“爷爷虚心接受大孙的批评!”
秦牧朝着朱元璋嘿嘿一笑,随即继续埋头吃面。
朱元璋看到秦牧如此狼吞虎咽,只感觉这是世上最美好的画面。
待秦牧吃差不多的时候,朱元璋带着几分歉疚的问了句。
“大孙!”
“你今天在军演上表现这么出色,皇帝大宴群臣却没叫你,你会不会有啥想法?”
秦牧连吃了四大碗后,心满意足的抹了抹嘴。
“皇帝没叫我,我肯定不开心啊!”
“不过,也没啥,谁让咱官小呢,对吧……”
朱元璋爱怜的抚摸着秦牧的脑袋。
“大孙,实话跟你说,其实皇帝心里是非常想让你参加宫宴的,是咱跟皇帝提了个建议,把你排除在外的……”
“大孙,爷爷这么做,你会不会恨爷爷?”
秦牧摇了摇头道。
“当然不会啦!”
“虽然我不知道爷爷为何这么做,但我知道爷爷一定是为我好!”
朱元璋激动的捏了捏秦牧的脸蛋。
“乖孙!”
“爷爷没白疼你!”
“爷爷确实是为你考虑,怕你遭人眼红,遭人嫉妒!”
“当然,爷爷还有点小私心,这就不方便跟你说了。”
朱元璋的小私心,就是不想曝光自己,也不想曝光秦牧。
他有点贪恋现在这种状态。
随意,随和,随便,没有任何宫规束缚……
如果公开了秦牧嫡长孙的身份,势必要对他正式册封,以及营建府邸。
那样一来,他就再也体会不到此时的温馨,只剩下皇宫的拘谨。
二虎悄无声息的来到朱元璋身边,给他打了个眼色。
朱元璋见状,起身告辞。
“大孙,爷爷得进宫吃席去喽!”
“你们先别急着走,一会儿皇帝可能会给你们赏赐,你们拿了赏赐在回家!”
“好嘞!”
秦牧答应一声,随即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锦盒。
“黄爷爷!”
“这个东西您拿好,进宫后交给皇帝。”
“您别说是我给的,就说你您进献给皇帝的,让皇帝念您老一个人情,这对您以后有用。”
朱元璋接过锦盒,一脸的诧异。
“大孙,这里是什么东西,竟然能让皇帝念咱的情?”
“回黄爷爷,这是我玄武卫改进火药的配方,还有对火铳改进的图纸。”
“这可是咱大明的机密,世界上别的国家都没掌握的技术!”
“只要运用这个技术,可以让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一大截!”
“尤其是里边有个膛线的工艺,这个工艺可是提升火铳准头的绝佳方案,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朱元璋听到秦牧这样说,脸上也不由露出严肃的神情。
他小心翼翼的将锦盒收入怀中,然后郑重其事的对着秦牧拱手一礼。
“大孙!”
“爷爷替大明谢谢你!”
秦牧见老黄突然一本正经起来,反而被搞得有些不好意思。
“黄爷爷,您这是干嘛!”
“我刚刚不是说了吗,这东西现在是你的,由你献给皇帝。”
“你可千万别在皇帝面前提我,就说这些东西都是您自己想的,跟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只要您有这个功劳在手,以后不管朝廷局势如何变化,皇帝都不会杀您!”
朱元璋听到这话,怔怔的愣在原地。
“大孙!”
“你将这么宝贵的东西给咱,就是想让咱在皇帝面前保命吗?”
秦牧点点头道。
“当然啦!”
“黄爷爷,您不知道以后朝廷的局势有多艰险!”
“皇帝年纪老了,势必要扶持皇太孙上位。”
“到时候主少国疑,皇帝必然拿老臣开刀。”
“像您这种在皇帝身边多年,知道不少皇帝秘密的人,极有可能成为清除的对象!”
“孙儿给您这个功劳,就是希望到时候能保您一命!”
“当然了,如果黄爷爷现在就急流勇退,回咱们玄武卫养老那就再好不过了。”
“既能避免以后的大清洗,又能颐养天年,可谓是一举两得!”
朱元璋听到这番话,在感动的同时,心中也是一片巨震。
这孩子小小年纪,怎地将人心看的如此之透!
咱之前可不就真是这么想的吗?
想在咱临死之前,多拉着几个老家伙去地下,给皇太孙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大明朝!
然而,咱这点心思谁都没提,这孩子咋琢磨的这么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