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给未来孙媳妇的聘礼!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蓝玉端着朱元璋亲自敬的酒,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上位,我……”


    朱元璋听到这声“上位”,一下子绷不住了,朝着身后一招手。


    “酒来!”


    距离蓝玉最近的宋国公冯胜,赶忙颠颠的递上一杯酒。


    这老小子混归混,但拍马屁是好手。


    就是拍的太直白,太粗野,没有文官拍的隐晦。


    “蓝玉!”


    “你是个聪明人!”


    “咱啥也不说了,全在酒里!”


    朱元璋接过酒,对着蓝玉手里的酒杯碰了一下,随即一仰脖干了。


    蓝玉见状,也非常干脆的一饮而尽,随后照着军中的习惯,将酒杯倒过来,示意里边没有一滴酒。


    朱元璋见状拍拍他的肩膀,仰头哈哈大笑,只是笑着笑着,眼睛中却有泪光闪烁。


    “好好活着!”


    “现在还能叫咱上位的人……不多了……”


    蓝玉听到“好好活着”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感动。可听到后一句话的时候,差点就忍不住开喷。


    朱屠户,为啥管你叫上位的人不多了,你特么心里没点逼数吗!


    不特么全被你给杀了吗!


    朱元璋给蓝玉敬完酒,再次回到御座上。


    “即日起,凉国公的封号废除,改用谷梁传之梁,明日即颁下诏书,昭示天下!”


    蓝玉听到这话,激动的赶忙跑到大殿中间,朝着朱元璋叩首谢恩。


    大明的爵位封号是有讲究的。


    用古代国名做封号,是为一等。


    比如宋国公冯胜、han国公李善长等等。


    其次是杂号,就是古之没有的国名,用一些杂七杂八的字代替。


    他蓝玉的称号“凉国公”就属于此号。


    凉薄之凉,可见这国公的含金量有多低!


    以至于好多年来,蓝玉都禁止周围的人管他叫“凉国公”。


    无它,嫌丢人尔!


    现在朱屠户终于恢复他“梁国公”的称号,这让他既感动,又觉得心中有愧。


    他这完全是托了外孙秦牧,也就是朱雄英的光啊!


    要是没有秦牧这孩子,朱屠户别说给他改封号了,就是不把他满门抄斩,已经算是格外优待了!


    蓝玉之所以愧疚,是因为他还从未对外孙朱雄英做过啥事,就已经承了这孩子这么大的恩惠……


    雄英啊雄英!


    你让舅老爷如何报答你的恩情啊!


    呜呜呜!


    蓝玉才不会感激朱元璋呢,他只会把这份情记在朱雄英,也就是秦牧的身上。


    朱元璋之所以给自己敬酒,给自己改封号,不过是补偿他,让他以后好好辅助朱雄英罢了!


    因此,没有朱雄英今天的表现,他蓝玉连命都保不住,就别提什么敬酒和称号的事了。


    想到这些,蓝玉不禁潸然泪下。


    这在外人眼中,还以为他被皇帝的举动给感动哭了呢,实际上,蓝玉只是对外孙自责和愧疚,后悔自己对他的帮助太少太少……


    宋国公冯胜是个感性的人,见到蓝玉守得云开见月明,发自内心的替他高兴。


    “蓝老弟!”


    “今儿是高兴的日子,咱不哭,咱们一起敬上位一杯!”


    冯胜递给蓝玉一杯酒,又自己端了一杯,朝着御座之上的朱元璋遥遥举杯。


    “上位!”


    “我们俩干了,您随意!”


    朱元璋见冯胜和蓝玉一饮而尽,非常给两人面子,也干脆爽快的干了一杯酒。


    这个举动,再次引起一阵骚动。


    大殿中的文武百官感觉自己脑子都不够用了!


    看皇帝陛下这态度,不像是要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意思啊!


    又是加封开平王常遇春一脉,又是抬举蓝玉,这是要立前太子妃常氏的另一个子嗣朱允熥?


    这不应该啊?


    先不说朱允熥才只有十二岁,年纪比朱允炆还小了一岁。


    就说这孩子的品性,生性胆小,动不动就哭哭啼啼,连见个生人都怕!


    别说咱大明皇帝不喜,就连他亲舅老爷蓝玉,也不待见那孩子。


    有这两条,这朱允熥(teng一声),根本就不具备立为皇太孙的条件啊!


    可如果不是朱允熥,那就更说不过去了。


    没道理不抬举朱允炆的生母吕氏家族,反过来抬举前已故太子妃的!


    这是诚心给现任太子妃吕氏添堵吗?


    难道,皇帝陛下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防止外戚专权,用来限制太子妃吕氏?


    众人想到这里,纷纷做出恍然状。


    是了!


    一定是这个意思!


    当今陛下年近古稀,已然没几年好活。


    将来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势必是子少母壮的局面!


    提前抬举已故太子妃一脉,可有效制衡太子妃吕氏,从根本上杜绝后宫干政的可能!


    几个文官互相交换一下眼神,彼此之间心领神会,然后笑吟吟的喝酒。


    今天朱元璋释放出来的信号,文官们觉得赚了,武将们也没觉得亏。


    那谁亏了呢?


    当然是众多年长的藩王了!


    明摆着吗,皇帝宁愿立个皇太孙,也不愿意改立皇太子……


    “传旨!”


    “赏赐玄武卫指挥使秦牧,珍珠十斛,锦缎三百匹!”


    “呃呃……”


    朱元璋的这个赏赐一下,众人再次凌乱。


    这次别说文官们傻眼,就是以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为首的一干武将,也集体傻眼了。


    这赏赐太丰厚!


    一般来说,北征大捷的主将,也就这个赏赐而已!


    现在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不过是在军演上露了把脸,就赏赐这么丰厚?


    傅友德一反常态的站了出来。


    “陛下,请收回成命!”


    “此封赏太厚,恐军中不服,建议减掉九成……”


    蓝玉也跳了出来,附和傅友德的话。


    “上位,这孩子虽然微有功劳,但不适合如此重赏,我也认为该减去九成……”


    宋国公冯胜见状,也跟着跳了出来,附和傅友德和蓝玉的意见。


    其他文武百官,看到三个军方大佬齐刷刷跳出来,竟然为一个新晋军官说话,集体傻眼。


    没人认为这三人是嫉妒玄武卫。


    但凡明白点事理的都知道,他们这是在保护玄武卫,发自内心的为那孩子说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你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获得这么重的赏赐,你以后让别人咋看你,你还咋在军中混?


    皇帝陛下一次赏赐这么重,不是赏赐,这是捧杀!


    朱元璋看到三个人集体劝他收回成命,感到非常欣慰。


    这证明秦牧这孩子,确实入了这三位的眼,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维护起这孩子。


    然而,他之所以赏赐这么重,其实是有原因的!


    他在前朝举办大宴,太子妃吕氏和他的宠妃郭慧妃,也在后宫举办小宴,所宴请的都是朝廷命妇,侯门贵女。


    朱元璋更是早早就嘱咐郭慧妃,让他留意各家待嫁的女子,替他选个孙媳妇!


    因此,他赏赐秦牧的锦缎和珍珠,其实是给未来孙媳妇的聘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