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了不得呀,咱们大明军方出了进士!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宋国公冯胜和颖国公傅友德相互对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


    “看不出,这小公鸡气性还挺大!”


    “谁说不是呢!”


    “这臭小子,把咱俩当成来抢赏赐的夯货了吧?”


    “哈哈哈!”


    “呃呃……”


    秦牧听了两人的话,一时间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就在他一脸蒙蔽的时候,冯胜一把上前,呱嗒一声拍在他的屁蛋上。


    “臭小子!”


    “我们俩是好心过来提醒你的!”


    “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指挥使,就算军演上出了点风头,也不值得这么重的赏赐!”


    “你要是识相,最好自己上表请辞,哪怕最后陛下依然要如此重赏,那别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啦!”


    傅友德也打马上前,笑吟吟的看着秦牧。


    “另外,你还有一件事做的不对!”


    “虽然你现在是低级军官,对你影响不大,但我还是得提醒你一句,避免你以后犯错误。”


    “啥不对?”


    “我又哪儿做错了?”


    傅友德哈哈笑道。


    “你不能把皇帝给你的赏赐全分下去!”


    “就算分给手下,自己也要至少留下三分之一!”


    秦牧听到这话依然不解。


    “为啥啊?”


    “我又不缺钱,我要那三分之一干嘛!”


    傅友德和冯胜再次对视一眼,随即仰天大笑,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冯胜在笑过之后,轻轻的拿脚踢了一下秦牧,笑骂道。


    “你个小糊涂蛋!”


    “你当天底下的武将都贪财吗?”


    “我跟老傅也不缺钱,家里的钱早就几辈子都花不完了。”


    “可每次拿到赏赐,还是要留下至少三分之一,剩下的才会分给弟兄们!”


    “否则,你个武将,又不贪财,又不好色,还非常会拉拢人心,你让皇帝咋想?”


    经过宋国公冯胜的提醒,秦牧恍然大悟,赶忙朝着对方躬身一礼。


    “哎呀!”


    “多谢两位提醒,晚辈险些犯了大错!”


    其他小兵听到两位大佬的话,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原来这两位是友军,是来给自家指挥使提醒的呀!


    傅友德翻身下马,拍了拍秦牧的肩膀,鼓励的说道。


    “你也不用把我们说的话太当回事。”


    “就你手底下管的这几百号人,还达不到被皇帝惦记的程度。”


    “你就算全分给手下也没事。”


    “只不过,你今天的赏赐过重,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


    “稳妥起见,你最好上表请辞一下。”


    “哪怕就是客套客套,也最好走下过场,这样别人的议论能小一点!”


    秦牧不是不知好歹的人,穿越之前就知道,有个老师傅带你,能让你少走很多的弯路。


    这两位国公,这是在教自己做人,做官,做事呢。


    “秦牧拜谢两位国公指点!”


    “如果两位不嫌弃,不妨在我这儿小休片刻,品尝一下我玄武卫的酒肉!”


    两位大佬本来就是来坐坐的,听到秦牧如此上道,冯胜也学着傅友德的样子翻身下马,大咧咧的找了个空椅子就坐了下去。


    “有啥好酒好肉都端上来!”


    “刚刚爷爷在宫里吃席,嘴里都能淡出鸟来了!”


    秦牧赶忙招呼一声,自有殷勤的小兵将肉罐头和烧酒拿过来。


    酒坛子一打开,肆意的酒香扑鼻而来,直接就把冯胜肚子里的酒虫给勾出来了。


    “好酒!”


    “好浓烈的酒香!”


    傅友德并不好饮酒,可乍一闻到这么香的酒,也顿时被吸引过来。


    “来!”


    “给我拿个大碗,我也尝尝这酒!”


    秦牧朝着两人躬身一礼,说了声抱歉。


    “两位国公爷慢用,在下先去给皇帝写请辞的奏折,写完后再来陪两位!”


    冯胜挥挥手,像是撵苍蝇似的。


    “去去!”


    “不用搭理我俩,我俩就是过来打秋风的!”


    秦牧见两位国公已经开始推杯换盏的喝上了,也就不再啰嗦,找是一张纸,趴在桌子上刷刷刷的写起来。


    写完之后,秦牧吹干上边的墨迹,并未直接交给来送赏赐的宦官,而是先拿给两位国公,想让他们俩把把关。


    冯胜大咧咧的接过一看,惊得直接站了起来!


    “我擦!”


    “了不得呀,咱们大明军方出了进士!”


    “这手字写的真特么带劲,比朝廷里那帮文官写的还好看!”


    傅友德平时在家也喜欢舞文弄墨,虽然没有文官的那个才气,但一手字也练的颇有章法。


    听到冯胜如此吹捧一个少年,他本能的就有些不屑。


    这倒不是不屑秦牧,而是不屑冯胜的眼光。


    就他那虫子爬一样的字,是个人都比他写的强!


    “拿给我看看!”


    傅友德从冯胜手里接过秦牧的谢表,草草看了一眼,当即也吃了一惊。


    “这字漂亮呀!”


    “这是正经的馆阁体?”


    相较于冯胜的没文化,傅友德的水平明显高了不止一筹。


    他不仅能看出字的好坏,还能看出字体来。


    “颖国公好眼力,确实是馆阁体!”


    “这……”


    傅友德惊讶的看了看秦牧,随即有些不敢置信的开口问道。


    “孩子!”


    “你可是参加过科举?”


    “你这手字,可是专门为科举练的呀!”


    馆阁体是大明建国后才出现的字体,主要是朝廷公文抄送。


    因其字体美观大方,且工工整整,宛如木板印刷一般精致,受到朝廷上下的一致好评。


    于是,在科举考试中,考官也会要求考生尽量用馆阁体。


    县、府、院倒是不强制,可到了乡试、会试、殿试之时,则必须用馆阁体书写。


    一来美观大方便于识别,二来字迹一样,防止考官通过字迹来徇私舞弊。


    秦牧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特意花了数年时间,练了这么一手馆阁体。


    虽然跟书法大家没法比,但用来应付科举,那是绰绰有余了。


    秦牧朝着颖国公傅友德拱了拱手道。


    “实不相瞒,在下在被陛下转成军职之前,已然考取了应天府的秀才。”


    “而且成绩还不错,考了个小三元!”


    “豁!”


    傅友德听到这话大吃一惊,再也坐不住了,霍然一声从椅子上站起来。


    “你竟然考中了应天府的秀才?”


    “还中了小三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