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这是啥情况,这孩子是皇帝陛下亲孙子?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都知道大明名将辈出,将星璀璨,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
其实这要从朱元璋起兵之时说起。
朱元璋这个人,之所以能够从放牛娃,一步步成长为皇帝。
就是因为他善于学习,愿意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因此,他在带着十八骑离开郭子兴,独自闯荡天下之时,就给大明军中立下了一个规矩。
这个规矩文雅点的说法就是虚心学习,不耻下问。
按照当时朱元璋的水平来说,就是谁的本事大听谁的!
在他的一力督促下,这些文化不高,基本上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的军官,不断的学习,逐步成长为一代名将。
此时的大明军队,还没有经历大清洗,因此依然保持着这个规矩。
傅友德、冯胜,不过是按照军中的规矩办事。
在练兵方面,秦牧有过人之处,就值得他们请教。
既然请教别人,那就不能摆官架子,就得放低姿态。
然而秦牧不知道这个规矩啊,突然见到两位国公向自己行礼,把他着实吓了一跳。
“两位国公这是何意?”
“有啥事吩咐一声就行了,干嘛行如此大礼!”
“秦指挥使,这是大明军中的规矩!”
“谁有本事,谁就能当先生!”
“既然你在练兵一道超越了我们,我们向你请教那是理所应当!”
秦牧闻言一脸的不敢置信。
“我大明还有这等规矩?”
“不过练兵这事好说,两位闲暇时可以来我玄武卫驻地!”
“我玄武卫离京城不远,就在原来梁国公蓝大将军的玄武庄上。”
傅友德和冯胜闻言不由齐齐一愣,随即两人意味深长的对视一眼。
蓝玉那疯狗果然知道内幕!
他竟然提前把玄武庄子都送给这孩子了,这证明他跟这孩子肯定有关系!
否则,玄武庄子是多重要的地方,他怎么舍得?
“你竟然在玄武庄!”
“难怪会取名为玄武卫,原来是这个缘故?”
“啧啧……”
秦牧不解的反问道。
“玄武庄有啥特别吗?”
冯胜赶忙摇头。
“没有!”
“绝对没有!”
“对了,我俩拜师礼都行了,你得跟我俩说道说道,你是咋把士兵练的这么听话的了吧?”
“呃……”
秦牧斟酌了一下词汇,慢慢说道。
“其实也没啥难的,主要是要让他们养成队列的习惯,然后制定相应的军事条例,让他们背熟。”
“其实军人是非常纯粹,也非常简单的职业。”
“这个职业不适合心思复杂的人,因为当兵不需要那么多心思。”
“因此,我在挑兵的时候,就是挑一些老实巴交,没有油滑习气的人。”
“这样的人心思淳朴,如同一张白纸,更方便训练。”
“另外,军中行走坐卧都有规矩可依循,士兵们不管遇到什么突发状况,都有章可循,有条例可依据。”
“这样才不至于让他们迷惘,陷入慌乱。”
“总之,要想训练好士兵,首先要从挑选士兵开始,其次才是严格的训练,最后要有一套完备的训练方法。”
“当然,这其中将官的性格也非常重要。”
“要尊重士兵,理解士兵,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随意惩罚士兵。”
“还有……”
一开始,冯胜和傅友德,只是抱着姑且一听的态度。
可听着听着,两人就入神了。
这种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训练士兵方式,别说整个大明没有,就是整个华夏历史上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他们俩也算是熟读兵书之人,《孙子兵法》讲的是战略,唐朝大将军李靖所著的《六军镜》,讲的是军事战法,粮草配给。至于相传是姜子牙所著的《六韬》则是从谋略的角度来阐述战争。
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军事著作,就没有教人如何挑兵、选兵、练兵的。
都是教人如何打仗,如何利用地形,如何运用谋略等等。
因此,两人在听到秦牧关于选兵、练兵方面的见解,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
这是划时代的巨著!
一旦将其整理成书,那必将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两人越听越认真,越听越震撼。
听到精彩处,两人忍不住击掌赞叹!
就在两人听得聚精会神之际,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两人都是多次征战草原的宿将,对马蹄声早就有了条件反射。
在听到这个声音后,两人同时惊醒,伸手就按在了腰间的佩刀上。
不过,两人很快就反应过来,随即讪讪的抽回手。
就在两人一脸愤怒,打算看看是谁打扰了他们俩听课之时,猛然看到刚刚离去的中官,竟然再次折返回来。
最让两人震惊的是,这次的中官手里竟然托着一卷圣旨!
“玄武卫指挥使秦牧接旨!”
就在冯胜和傅友德以为秦牧会屁颠屁颠跑过去接旨的时候,突然听到这小子竟然在低声嘀咕。
“真倒霉,又要下跪了……”
两人听到这话眼睛都直了!
这尼玛是什么妖孽?
跪接圣旨竟然都敢抱怨!
更让他们俩震惊的是,那位中官就跟没听见似的,没有半点不愉快的表情!
要知道,这群宫里的中官,仗着帮皇帝传圣旨的权利,平时架子可是大的很。
你要是态度不恭敬,他们能把一句话的圣旨,给你念上半天,就为了让你在地上多跪一会儿!
你就算明知被捉弄,你也不能把他们怎么着。
一旦把事情闹大,反而有御史弹劾你心怀不轨,对皇帝不敬!
然而,这小子如此抱怨,中官竟然没有丝毫不悦,这太匪夷所思了!
中官见秦牧总算是跪下了,这才扯着公鸭嗓宣读圣旨。
“你的折子朕看见了,你小小年纪就知道谦虚、谨让,朕心甚慰。”
“然而你年纪渐长,已到了婚配之年。”
“朕赐你的锦缎、珍珠,乃是令你做聘礼之用,无需担心其他……”
“另听中官汇报,你已将朕之赏赐分与手下,不好追回……”
“那朕就再赐你三百匹锦缎!”
“这次切莫随意赏人,辜负朕之一片苦心。”
“钦此!”
在中官宣读完旨意后,冯胜和傅友德,果然看到远处有几辆马车,朝着这边缓缓驶过来……
两人看到这种情况全都傻了!
这是啥情况,这孩子是皇帝陛下亲孙子吗?
咱们皇帝陛下对他也太好了吧?
好的都让人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