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大孙,咱大明皇帝都没你想的多……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秦牧怔怔的盯着老黄头一会儿,见他始终不动声色,心中不禁有些打鼓。


    这老头不会是看出我的那点心思了吧?


    “黄爷爷?”


    “黄爷爷!”


    “臭小子,咱又不聋,你在那儿叫魂呢?”


    “黄爷爷,我刚刚说的话,你有没有听进去呀!”


    “听进去啦,讲的挺好的!”


    朱元璋说到这儿,突然来了兴致,好奇的问道。


    “大孙!”


    “你是咋想到这些的?”


    “咱在皇帝身边待的也有些年头了,以咱对大明皇帝的了解,他都没你想得多!”


    “呃呃……是吗?”


    秦牧尴尬的挠挠头。


    “这个嘛,是我从小跟师父学习,师父经常拿一个叫鲁迅的人写的文章,让我分析鲁迅的本意……”


    “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朱元璋冷哼一声。


    “哼!”


    “想的比写文章本人都多的习惯?”


    秦牧尴尬的笑笑,随即一脸殷切的道。


    “黄爷爷,您可千万要帮我把话传到呀,这事对我很重要!”


    朱元璋听到这话,在也绷不住了,直接大笑出声。


    “哈哈哈!”


    “你小子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说吧,你拐弯抹角的说了这么多,到底所图为何!”


    秦牧听到这话,顿时明白,这老头早就看出他的心思了,索性也就不在掩饰,直接开门见山。


    “黄爷爷!”


    “您还记得刘家村吗?”


    朱元璋点点头。


    “记得!”


    “咱还在那儿宰了一口大肥猪呢!”


    秦牧继续说道。


    “您也看到刘家村的环境了,村子靠山,人少地多。”


    “大明刚立国的时候,家家户户人口少,靠着那几亩薄田还能过活。”


    “大明承平几十年,村里人丁兴旺,可地却依然是那些,连勉强维持温饱都不够。”


    “虽然孙儿在城里开了个酒楼,帮着村里解决了一些人的生计,但这毕竟是杯水车薪。”


    “所以,孙儿从村里招募了一些人,又在海边买了几条船,打算在海边打点鱼,闲暇时再跑点小生意!”


    朱元璋闻言叹了口气。


    “你废这么大劲,就为了这么点事?”


    秦牧诧异的看着老黄头。


    “黄爷爷,这不是大事吗?”


    “您不知道大海有多么富饶,更不知道海上的商路有多么赚钱!”


    “这么跟您说吧,在西方有个岛国,其国土面积也就相当于六七个咱大明海南岛那么大吧!”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靠着海上贸易和海上殖民,占据了超越大明十倍面积的区域!”


    “其统治下的人口,更是达到了五万万人!”


    “超越大明十倍?”


    “五万万人?”


    朱元璋本来只是抱着看戏的态度,可听到这番话后,整个人都呆住了。


    不管是秦牧所说的国土,还是人口,都超越了他的认知。


    要知道,大明经过他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也不过几千万人口,距离一万万人,还差了不少呢。


    现在乍一听到有个人口达到五万万人的国家,他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五万万人……”


    “五万万人……”


    朱元璋对国土面积没啥太大兴趣,北元地方比大明还大呢,可打下来又有啥用?


    又不能种地,还得劳民伤财的派兵守着。


    可唯独对于人口,这老头有着魔怔一般的追求。


    如果大明也有五万万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咱完全可以腾笼换鸟,把多余的人口移到西北,或者东北去……


    对了,还有上次看地图时,看到的那大片的绿色三角形。


    到时候发展一下大明水师,把那块地方一占,移过去几千万人……


    朱元越想越激动,想到壮阔处,甚至胸脯都不住的起伏。


    可想着想着,他却突然泄了气。


    因为他已不再年轻,他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头了。


    就算他有雄心壮志,可上天却不会再借给他五百年!


    就在朱元璋万念俱灰之际,他突然看到一脸期待的看着他的秦牧。


    老头的眼睛陡然明亮起来,一把抓住了秦牧,发疯一般的哈哈大笑。


    对呀!


    咱虽然老了,但咱有大孙啊!


    咱大孙聪明睿智,远胜于咱,一定能实现这一伟大构想!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直接把秦牧给搞懵了。


    心道,这老头不是疯了吧?


    “黄爷爷?”


    “乖孙!”


    “爷爷想明白了,你要是想干啥就干,爷爷全力支持你!”


    秦牧沮丧的道。


    “爷爷,您支持我有啥用,得皇帝开放海禁才行呀!”


    朱元璋笑着摇摇头,随即弹了秦牧一个脑瓜崩。


    “你个傻孩子!”


    “不就是几条船嘛,咱给你挂个崇明岛水师的旗子不就行啦,哪用得着开放海禁那么麻烦!”


    “呃呃……”


    秦牧听到这话整个人都傻了。


    一方面感慨老黄头的路子之野,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另一方面则懊恼不已,这么简单的办法,自己咋就没想到呢!


    那帮水师穷的叮当响,自己随便给他们点银子,租几面旗子不就行了!


    要不说家有一老,胜有一宝!


    这人老成精这句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爷爷!”


    “我去给您打点米酒!”


    朱元璋看着秦牧颠颠的跑去打酒,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年轻真好!”


    “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背着个褡裢四处讨饭呢。”


    “别说不懂什么天下大事,就连凤阳老家都没出过!”


    不多时,秦牧端着一个餐盘,餐盘上摆放三碗米酒,颠颠的跑了回来。


    他将餐盘放在桌子上,先是给老黄头端了一碗,随后自己端走一碗,剩下一碗他就不管了,只是扔给二虎一句话。


    “想喝就自己拿!”


    二虎也不介意,自顾自端起米酒喝起来。


    正在几人品尝的米酒的醇香之际,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哨声。


    就在秦牧一脸疑惑之际,一个负责巡逻的士兵冲进来大喊。


    “指挥使,大事不好了,有一伙骑兵冲进了庄子,见人就砍,已经杀了咱们好几个人!”


    “什么!”


    “全体都有,紧急集合,准备战斗!”


    食堂内的士兵,在听到哨声的时候,就全都放下碗筷。


    此时听到秦牧这声军令,齐刷刷的跑出食堂,去库房领取武器。


    “黄爷爷,您就老老实实呆在食堂里,哪儿都别去!”


    “我去收拾下这帮歹人!”


    秦牧撂下这句话,就跟着士兵一起跑了出去。


    朱元璋看着秦牧的急匆匆的背影,一张脸霎时就黑了下来。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有歹人在京畿之地闯进别人的庄子杀人,还是杀的卫所军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