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咱会手把手教他如何当一名好皇帝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朱元璋脸上满满的不敢置信,他怎么也想不到,火铳手对战骑兵,竟然能完胜!
虽然有地形因素,使得骑兵的威力无法施展。
但要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玄武卫的士兵,都是一群半大孩子!
这些人只经过短短一个月时间的训练,是一群从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
这样一群菜鸡中的菜鸡,竟然打败了燕王府的护卫队!
这简直是个奇迹,而且是睁开眼都不敢相信的奇迹!
“咱大孙好样的!”
二虎看着被捆的跟粽子似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心里不禁为两位皇孙抱屈。
您老别忘了,那两个捆着的也是您老的孙子啊!
此时的朱元璋,完全陷入了对大孙的宠溺之中。
哪怕他大孙杀的是燕王府的人,这偏心眼子的老人家,依然觉得开心无比。
“哼!”
“便宜这帮子逆贼了!”
“要是让咱经手,这些人一个都别想活!”
朱元璋未必舍得宰了燕王一家,但这些助纣为虐的杂兵,可就不好说了。
为了维护大明国法的尊严,朱屠户还真有可能处死一批。
毕竟,历史上的老朱,为了给孙子朱允炆铺路,光是蓝玉案就杀了两万五千人!
至于贯穿他执政生涯始终的反贪风暴,更是共计处死十五万贪官污吏。
基本上,很多大明的衙门,被杀的换了好几茬。
这才出现官员带着枷锁镣铐审讯犯人的奇景!
因此,朱老爷子要是想杀人,那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
而且,在他这儿也从不存在法不责众的问题。
不管牵连多少人,朱老爷子都不会手软。
不过,对于今天这事,他不打算管了。
就算是管,也得是秦牧处理不了之时,他才会出手!
“二虎!”
“派人去庄子里,把咱们的马车赶出来!”
“另外,把画像也都带出来,别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是!”
二虎赶忙交代一个暗卫去办这事,随后快步跟上皇爷的步伐,沿着林间小路走上官道。
“一会儿玄武庄可要有好戏看喽!”
“只可惜,老头子现在还不能暴露,否则真想留在这儿看戏哟!”
二虎笑着道。
“皇爷不用担心,锦衣卫早就在这里安插了足够的人手,就连玄武卫里,也发展了线人!”
“哼!”
朱元璋冷笑一声,既没有夸奖锦衣卫的办事效率,也没有表示生气。
沿着官道走了几步后,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就凭你那亲家的本事,根本斗不过咱大孙!”
“咱估计啊,用不了几天,这皮猴子就能把锦衣卫的探子给揪出来!”
二虎听到这话,一脸的不信。
哪怕说这话的是皇爷,他依然一脸的不服。
因为锦衣卫是他一手创建的,虽说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参与对锦衣卫的管理。
但对于锦衣卫的本事,他这个创建之人是非常清楚的。
“皇爷!”
“锦衣卫还是很能干的,不至于有皇爷说的那么不堪……”
朱元璋听到二虎竟然质疑他,顿时冷笑连连。
“你不信?”
“卑职不敢……”
“咱跟你打个赌吧,咱就赌十天之内,咱大孙能不能揪出锦衣卫的探子!”
二虎闻言一阵意动,只是这种事,他哪敢跟皇帝赌……
朱元璋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似的,再次加了个码。
“咱要是输了,就赏你个伯爵!”
“你要是输了,咱也不要你的金银,你以后少往烟花柳巷之地跑,老老实实跟家里的婆姨过日子就行!”
二虎听到“伯爵”两个眼睛都亮了。
“中!”
“就听皇爷的!”
朱元璋闻言哈哈大笑。
实际上,以二虎这么多年鞍前马后的功劳,他早就准备赏他个伯爵了。
只是这货的功劳,很多都不能放在台面上说,因此才一直拖了这么多年。
这次打赌,不管输赢,他都会给这孩子个交代。
他这人虽然狠,但对于自己人还是不错的。
该给的功名利禄从来不吝啬!
两人闲聊的时候,暗卫已经将马车赶了出来。
朱元璋看到马车,对二虎说道。
“走吧,咱也该回宫喽!”
“要不一会儿被人堵在这儿,该让他们怀疑咱大孙的身份了!”
“对了!”
“回宫的时候挑条小路,别被他们给碰上!”
“哎!”
“皇爷放心,卑职晓得了!”
朱元璋登上马车,将碍事的卷轴往一边踢了踢,随即靠在车壁上,从怀里掏出跟秦牧的合影,不错眼珠的端详起来。
“像!”
“越看越像标儿,简直跟标儿小时候一个模样,都是精神小伙!”
一想到朱标,朱元璋的鼻子就不禁一酸。
“二虎,改道去紫金山!”
二虎二话不说,当即调转马头,向着紫金山奔驰而去。
半个时辰后,朱元璋出现在紫金山上的懿文太子墓前,他掏出跟秦牧的合影,小心翼翼的放在墓碑之上。
“皇儿啊!”
“咱找到你跟常英子生的娃了,他现在叫秦牧,长得很壮实,人也很聪明……”
“你要是在天有灵,你就睁眼看看吧!”
“咱皇孙很好,有咱看顾他,你跟常英子就放心吧!”
“咱会手把手教他如何当一名好皇帝,咱也会把为你打造的武将班底,完完整整的交到他手上,给他保驾护航!”
朱元璋说到动情处,忍不住老泪纵横,哭的撕心裂肺。
每次朱元璋来到墓前,都控制不住情绪。
他一边恨的抓狂,一边又痛的要死。
“标儿啊!”
“你好狠的心,说走就走了……”
“你若是不走,咱大明三代英主,传承有序,这是多好的事……”
“现在倒好,咱只能传位给皇孙,让皇孙给你追封个帝号……”
“皇儿,你先忍耐些时日,等过几个月,咱亲自带雄英来给你扫墓,让他给你磕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