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我又没当皇帝的命,去读个什么书!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东宫。


    太子妃吕氏正在抄写《女则》,突然听到宫女禀报朱允炆前来请安,不由停下笔,晃悠晃悠酸痛的胳膊。


    “让他进来吧!”


    “是!”


    朱允炆走进太子寝宫,给母妃行礼。


    “孩儿给母妃请安了!”


    太子妃吕氏上前两步,将其亲手扶起,语重心长的对着他说道。


    “母妃的好孩儿!”


    “你皇爷爷是恶了我了,也怪母妃太心急,总想替你壮一壮声势,这才犯了你皇爷爷的忌讳。”


    “你今后在文华殿读书,一定要多听先生们的话,努力学习先贤典籍。”


    “嗯嗯!”


    “孩儿谨记母妃教诲!”


    “对了母妃,皇爷爷为何会恶了您,您明明没做错什么呀?”


    太子妃吕氏苦涩的笑了笑。


    “这种事哪有什么错不错,只要母妃活着就是错。”


    “母妃估计,你皇爷爷可能是让我步钩弋夫人的后尘吧?”


    “钩弋夫人?”


    朱允炆闻言脸色顿变,他跟随先生们学史,自然知晓钩弋夫人是何典故。


    说白了,就是汉武帝晚年传位于幼子,却又担心皇子刘弗陵的母妃会干涉朝政,于是将其赐死!


    朱允炆想到此处,顿时一把抓住吕氏,哭着道。


    “母妃!”


    “我绝不让皇爷爷处死您,如果皇爷爷处死您,我也不活啦,呜呜呜!”


    太子妃吕氏听到这番话,紧紧的将朱允炆抱在怀中,脸上闪过一丝狡黠之色。


    虽然她利用儿子之事有些不地道,但她是真不想死啊!


    她今年才三十多岁,眼看着儿子要登上皇位,她怎么可能舍得死?


    “我的好孩儿,母妃和你外公一族,今后可就全指望你了,呜呜呜……”


    一时间两母子抱头痛哭。


    两人哭了好一会儿,太子妃吕氏擦了擦自己的眼泪,随即拿手帕拭去朱允炆脸上的泪痕。


    “孩儿,母妃听说你皇爷爷给你找的伴读,今天就要入宫了。”


    “你要好生待他,就像你皇爷爷说的那样,要以兄长之礼代之!”


    “母妃家族是文官,缺少武将们的助力。”


    “此人将来可能是你最大的倚仗!”


    朱允炆乖巧的点点头。


    “母妃放心吧,孩儿一定会好好笼络他,让他忠诚于我!”


    “只要给诚心为我办事,我是不会亏待他的!”


    太子妃吕氏满意的看着朱允炆。


    “我儿真好,都有人君气象了,咯咯!”


    朱允炆听到母妃如此夸奖,不好意思的羞红了脸。


    他看到外边红日初升,赶忙说道。


    “母妃!”


    “时间不早了,儿臣这就去读书!”


    “嗯!”


    “早去早回,切莫在路上玩耍!”


    朱允炆辞别母妃,路过一个月亮门时,正好看到打着哈欠的朱允熥。


    “三弟,咱们赶紧去文华殿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朱允熥忍不住抱怨道。


    “二哥,我又没当皇帝的命,我去读个什么书,不如放我在东宫玩耍吧!”


    朱允炆听到这话,心底一喜,不过还是板着面孔教训道。


    “你这就不对了!”


    “难道我读书是为了皇位吗?”


    “人生而不学与禽兽何意?”


    “来人,赶紧给允熥拿冰帕子擦擦脸,让他精神精神!”


    朱允熥一听到冰帕,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免了!”


    “我精神了还不行吗!”


    朱允炆见状得意的笑笑,随即走在一众皇孙的最前边,隐隐有领头羊之势。


    朱允熥走在朱允炆身后,不屑的撇撇嘴。


    虚伪!


    幼稚!


    我要是真努力读书,你母妃又该急的睡不着觉了!


    一行人在宫女和太监们的簇拥下,很快就来到文华殿,并与一众的皇子皇女们坐在一起,等待先生的来临。


    虽然朱允炆在众多皇子皇女面前,辈分最低,年纪也不算最长,但他的座位却是最靠前,且正对着先生的桌子。


    这种象征意义,每一个皇子皇女都明白。


    这是给未来储君座的位置。


    虽然大哥朱标已经很多年不来文华殿听讲,但这个位置就算是空着,也轮不到他们这些“其他”皇子皇女们座。


    哪怕朱标大哥死了,也依然轮不到他们。


    只能由朱标大哥的长子,当今皇帝陛下的长孙座。


    也只有他拥有这个资格!


    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大明的诸多皇子,只有朱标大哥是马皇后与父皇的亲生儿子。


    至于他们,顶多算是“其他”。


    当然,他们对朱允炆也是服气的。


    这孩子不仅彬彬有礼,行礼如仪,哪怕对他们这些刚出生就过气的皇子皇女,也非常客气,一直执晚辈礼。


    因此,众人也希望他能当上皇太孙。


    最起码,他将来当了皇帝,不会太亏待他们,能给他们一块小小的封地,让他们做一个逍遥自在的藩王。


    每天朱允炆一进入文华殿,再给一众皇子皇女行过礼后,都会第一时间打开书本,自顾自的读起来。


    然而,今天他却一反常态。


    书本倒是打开了,可他的眼睛总是不住的飘向门口,像是在等什么人。


    有消息灵通的皇子,见到朱允炆如此做派,心中已然有了猜想。


    可能他在等父皇钦点的伴读呢吧?


    不过话说起来,他这个伴读确实威猛。


    大明军演,汇集了京营四十八卫,外加十几位藩王的卫队,这家伙非但不落下风,竟然还拔了个头筹。


    虽然陛下没有排定名次,给了诸卫和诸藩王颜面,但大家一致公认,玄武卫当属第一!


    陛下将此人钦点为皇长孙伴读,其用意可见一斑,这是仿照太子朱标的待遇,提前给朱允炆这大侄子培养班底呢!


    不出意外,此人必定是未来大明军方执牛耳者,是朝廷中实打实的掌权派。


    他们这些藩王,要想在封地能过上好日子,也少不了要巴结此人!


    不说别的,单说就藩之时的卫队划拨,里边就有老大的学问。


    要是能从他手里要上三五百个火铳手,就算陛下将他们封到穷乡僻壤,也不用担心自身的安全啦!


    因此,在朱允炆的带头下,所有年长的皇子都伸长了脖子,满怀期待的瞪着两只大眼珠子,紧张的盯着门口。


    可以说,秦牧虽然人还没到,却已然成了当之无愧的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