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你养的是啥军队呀,一年要三十万两银子?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面对老黄头满是期待的小眼神,秦牧神秘的笑着摇摇头。
“天机不可泄露!”
朱元璋闻言不由撇了撇嘴,一脸的鄙夷状,反手抢过秦牧边上的汤碗,直接倒进自己的碗里,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爱说不说!”
“像谁稀罕似的!”
“哼!”
朱老头拿袖子擦了擦嘴,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就要走。
秦牧见外边的天色也不早了,有些担忧的劝道。
“黄爷爷,您要是没啥事,就留在我们玄武卫屈就一晚上算了。”
“这么晚了还回城,劳累不说,万一出点什么事可咋办?”
朱元璋闻言笑骂道。
“咱能出啥事!”
“你少气咱几次,咱就烧高香喽!”
朱元璋嘴上这样说,但对于秦牧的提议确实动了心。
他也想留在玄武卫,跟大孙多相处一会儿。
秦牧见到老黄头犹豫,直接笑嘻嘻的拖着他下了楼,然后回到自家的小院里。
朱元璋被秦牧连拖带拽,虽然老脸一直板着,但心里却是万分开心的。
这就是孙子在跟爷爷撒娇,想留爷爷在自家住一晚的孝心啊!
二虎和李振石见状,一边为朱元璋感到高兴,一边心里惴惴的想着,他们俩晚上睡哪儿?
秦牧那小院肯定就一张床,睡他们爷孙二人还成,他们俩是肯定没地方的。
好在秦牧并未忘了他们俩,直接指了指玄武卫军营的方向。
二虎脑子转的飞快,突然想到玄武卫卫生所里的病床。
他们俩晚上可以睡在那儿啊!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可是护卫,要是把马车停在秦牧小院的外边,给皇爷守夜吧。
朱元璋被秦牧拖到床上,又在秦牧殷勤的伺候下烫了个脚,这才舒舒服服的躺在秦牧卧室的大床上。
“大孙!”
“你这床修的是不是有点大?”
“黄爷爷,你不是说给我娶仨媳妇呢吗,床小了装不下呀!”
朱元璋听到这话,笑骂了秦牧一番。
“你个小猢狲,原来在这儿等着咱呐,哈哈哈!”
“你放心,咱答应你的事绝对会办,赶明就让郭慧替你去提亲!”
秦牧听到“郭慧”两字,立马开口问道。
“黄爷爷,郭慧是谁,朝廷里的大官吗?”
朱元璋闻言心中一凛。
郭慧可是郭慧妃的闺名,自己一不小心,咋把这茬给忘了。
“啊!”
“没啥,算我的一个朋友,在皇帝面前挺有面子的,她去提亲准能好使!”
“哦哦……”
“那孙儿就不自己去外边找媳妇,擎等着您老给我娶国公家的贵女喽!”
“嗯嗯,你个小猢狲就擎等着吧,哈哈!”
朱元璋由于下午睡了一个时辰,因此躺在秦牧家柔软的大床上辗转反侧,翻了好几个身都睡不着,不由直接坐了起来。
秦牧见状也跟着坐了起来,并靠在老黄头的肩上。
“怎么了黄爷爷,是不习惯我家的环境吗?”
朱元璋摇摇头道。
“这算啥?”
“想当年咱在战场上,倒头就睡,哪管身底下枕着的是土块还是死尸。”
“咱只是睡不着,在想一些事罢了!”
“对了大孙,你为啥这么执着于赚钱呀?”
“如果只是经营玄武卫,应该用不了多少银钱吧?”
秦牧听到这个问题,不由翻身下了床,去西屋的书房里拿来一个圆滚滚的地球仪。
“黄爷爷,如果只是养玄武卫的话,一年有三十万两银子就差不多了,确实不费什么钱。”
朱元璋还没从地球仪的震惊中回转呢,听到秦牧的这句话,直接吓了一跳。
“你养的是啥军队呀,一年要三十万两银子?”
“你真当朝廷是摆设吗?”
“朝廷能给你拨三千户军户,就会给你划拨足够的田产土地,足够你养活这些人了!”
“而且,三十万也太多了些,咱在添点,都够打一次北征了……”
朱元璋一生进行了十几次北征,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竭力将总兵力控制在十万以内。
因为人数太多的话,大明的财政也支撑不起。
正常来说,他组织一次北征,其全部的物资、装备、人员赏赐、抚恤的花费,总共也才一百万两银子。
秦牧只是养三千多军户,一年就要花掉三十万两银子,着实吓到他了。
平均到每一个军户身上,那花费竟然高达一百两银子。
若是大明都按照这个标准供养军户,那大明一百万的军户,每年光军费就得高达一万万两白银!
大明一年的税收才多少?
粮食、物资等全部折算成现银,也就两三千万两。
把这些钱全作为军户的粮饷,也才只够支撑三四个月!
面对朱元璋的质疑,秦牧无奈的叹了口气。
“黄爷爷,如果只是为了让军户活着,我还用操这么大的心吗?”
“我是想让我手底下的军户活的有尊严!”
“我不能给他们以信仰,就只能尽力去装备他们,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我玄武卫要成为大明最尖锐的一柄尖刀!”
“北上可拒蒙元之骑兵,南下可荡平沿海之倭寇,拱卫京师可震慑天下之不臣!”
“唯有如此,才不负孙儿苦心训练他们一次!”
朱元璋听了秦牧这番话,只感觉豪情顿生,仿佛回到刚刚参加反元义军之中。
他那时候也是热血青年,恨不得以身许国,将蒙元驱逐出中华。
即使他当上大明的皇帝,也几乎隔个一两年,就对蒙元扫荡一遍,就是想将草原上这个毒瘤彻底清除,还大明后世子民一个万世太平。
然而蒙元就如草原上的野草一般,杀之不尽,除之不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几十年下来,蒙元虽然几次被大明打的奄奄一息,可转过年他们依然能卷土重来,对大明的北部边疆构成威胁。
因此,这几年他已经放弃有生之年灭掉北元的这个念想了。
这个重任只能交由后继之君来完成了。
看秦牧眼下这嗷嗷叫的雄心斗志,他死后应该是不用为大明的北部边疆担心了。
“大孙,你有此心是好的!”
“你放心,咱会替你盯着户部,让户部尽快给你玄武卫的军户分发田地,不会把这三千多军户的压力,全压在你肩上!”
秦牧听懂黄老头如此说,不屑的耸了耸肩。
“老黄,我这可是三千军户呢,你觉得户部能给划拨多少土地?”
“要是按照一户三百亩的数量来算,三千户军户,那可要九十万亩土地啊!”
“咱南京城周边总共才多少良田?”
“而且南京周边的土地,几乎都是有主之地,你从谁手里抢地,那都是要了谁的命!”
“就算户部看在您老和陛下的面子,对我玄武卫特别照顾,硬是给凑齐了九十万亩良田。”
“可放眼天下,我大明上百万的军户,他们家家户户都有分到三百亩的土地吗?”
“我之前在宫里跟黄子澄置气,说过皇帝代表的是最后的公平和正义。”
“如果皇帝因为您老的关系,对我玄武卫格外关照,那对天下其他地方的卫所军户就是不公!”
“他们也曾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凭什么他们不能满额发放土地!”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上不由一阵僵硬。
原来这孩子怼黄子澄的话不是随便说说,他的心中是真的有着一颗公平正直之心啊!
他不仅这样要求别人,对自己也同样如此!
这种公心,不正是咱大明继承人应有的气魄和胸襟吗!
然而,这孩子对大明的了解太少了。
咱大明总共才多少在册的土地,按照他这个分法,就是将全天下的土地分给军户,那也远远不够呀!
“大孙,你知道咱大明总共有多少在册的土地吗?”
“咱大明现在总共才三亿九千万亩土地……”
“咱要是全分给军户,那咱大明的其他百姓不活啦?”
秦牧闻言嘿嘿一笑,对着朱元璋转了一下地球仪。
“所以呀,我不打算要朝廷给的地了。”
“只要朝廷给我几面水师的军旗,我打算自己赚钱养我手下的军户!”
“对了,黄爷爷,您之前不是说认识崇明水师的将领吗?”
“您老能不能卖个面子,给我弄几面水师军旗?”
“呃呃……”
朱元璋闻言一阵愕然,敢情这小猢狲在这儿等着他呢!* ..